第75章 認識男神的第七十五天

字數:4587   加入書籤

A+A-


    正如程暉所猜測的那樣, 王樂彬從他打電話時的語氣中敏感地察覺到, 《萬物唯聲》節目組眼下正處在困境之中。

    在拿到詳細的節目策劃之後,王樂彬一邊研究,一邊通過公司和自己的人脈多方打聽, 很快了解到問題所在。

    節目的確是個好節目,有趣也大膽, 在眼下各種依靠台本和後期剪輯製作出的綜藝節目中, 顯得格外不同。相對應的,風險也不小,尤其是眼下參與節目的嘉賓的困境,必須要得到妥善的解決。

    但這不是一個人就能做到的事。

    所以, 在與程暉正式麵談之前, 王樂彬已事先將這個節目的資料拿到了自己的上司那裏, 接著又與綜藝節目的製作部門碰了頭,仔細研究了一番,最終拿出了一個初步的方案。

    這個方案不是沈休個人參加一檔節目, 而是將整個節目都由陶氏與新浦市電視台雙方共同合作製作。

    程暉眉毛微不可查地一抬, 下意識地就想拒絕。他為這個節目花費了太多心血,眼看著隻差最後一步, 陶氏卻在這個時候提出合作,他有種自己辛辛苦苦種出的果實要被別人搶走的錯覺。

    王樂彬似乎看出了他的想法,抬起右手,微微下壓,阻止了他準備說出口的話, 直接開口道:“程導,不知道除了我們沈休,現在確定參加節目的還有誰?”

    程暉心裏發苦,他們各處聯係了大半個月,眼下也隻有四五個人表示出了一些興趣,要說真正確定參加的,還一個都沒有呢。不過他也不會直接將這些情況一五一十地說出來,隻是說:“因為節目的特殊之處,我們需要對所有參加者的身份保密。”

    王樂彬勾了勾嘴角,道:“那我換一個問題,您能告訴我,有幾個人嗎?”

    程暉腦海中瞬間出現了好幾種說法,可以將這個問題繞過去。但他眯了眯眼睛,看著王樂彬胸有成竹的表情,心下了然,恐怕陶氏對節目組的情況已經打聽清楚了,他再怎麽繞圈子估計也無濟於事。他頓了頓,轉而問道:“您的意思是?”

    王樂彬伸手從辦公桌一側抽出兩個文件夾,遞給程暉和他的助理,道:“我們初步的想法都寫在裏麵了,請看。”

    文件夾中沒幾張紙,文字也不多,但寥寥數語,卻勾畫了一個令程暉十分驚訝,卻忍不住會心動的合作方案。

    在這個方案中,陶氏的義務包括出資、安排旗下藝人作為嘉賓出場,此外還主動提出會協助節目組在圈中尋找其他公司的合適的藝人。

    而他們需要的回報,卻隻是節目收入的分成和獨家網絡轉播權——實話說,這個轉播權對於新浦市電視台來說,幾乎可以算作陶氏提供的另一項好處了。即便陶氏不在這裏提,等到節目真正製作完畢播出時,電視台也要尋求網絡轉播渠道的。

    程暉合上文件夾,手指輕輕點了點,笑道:“這個方案裏寫的條件十分優厚,我甚至找不到拒絕的理由。”

    王樂彬道:“這是我們公司的誠意。”

    程暉腦子正轉得飛快,陶氏明明占據著絕對的主動,為什麽會提出這麽好的條件?其實他們隻要再等一等,等他們節目組解散,他們完全可以低價將整個節目的版權全部收購,全權掌握節目的製作播出。

    轉瞬間,他也差不多想明白了答案。收購版權自行製作固然是一條路,但是版權的價格不會太低,節目的製作又需要花費更長的時間和更高的成本。但是現在與電視台合作則不同,他們節目組籌劃至今,很多前期工作已經完成,陶氏與他們合作將會節省不少時間,同時也能以出資人的身份在節目組擁有一定的話語權,如果想要以此作為推出公司藝人的穩定平台,也同樣可以輕鬆達到目的。

    程暉心中大概有數,心情輕鬆了不少,道:“雖然我覺得不錯,但這事還需要台裏的領導拍板。”

    王樂彬點點頭:“我也隻是轉達一下公司的意見,希望程導可以將這個方案拿給貴台負責人看一看。”

    程暉幹脆地應下了,和王樂彬隨意聊了兩句,便帶著助理返回電視台。

    和他看見方案時的想法差不多,台裏的管理層本就對節目的前景有些擔憂,陶氏主動提出合作,分擔風險,也沒有提出什麽過分的要求,內部討論了幾次,便決定接受合作的提議。

    當然,這種合作不是簡單說一說就可以的,兩邊很快各自派人開始討論具體的合作條款、簽訂協議,以及後續的種種工作。

    眼看距離節目正式開始錄製還需要一段時間,沈休不可能什麽都不做,白白等著,王樂彬又開始為他安排其他的通告。

    就在情人節前幾天,他忽然收到消息,國際知名的奢侈品品牌joe最近將要選一位國內代言人。

    joe是個比較老牌的法國品牌,旗下業務涵蓋了服裝、化妝品、首飾等等,在國際上名聲很響,但進入國內市場比較晚,在國內的市場占有率一直不高。隨著國內購買力的不斷增長,joe總部自然坐不住,最近幾年一直在加強對國內市場的開發。joe之前一直用的是他們的全球代言人,今年決定選擇一位國內明星代言化妝品條線,正是為了配合他們針對國內市場的新一輪動作。

    這是一個極好的機會,但可想而知,競爭也會尤其激烈。

    僅王樂彬自己知道並確定的,就有至少五個一線男星有意爭取,女星則更多。還有好幾個已經代言了同類型其他品牌的明星,甚至有些後悔。

    沈休與他們相比,咖位還是差了一截,無論是出道的時間、作品數量、粉絲數,都沒有太大的優勢,更不用說前幾個月為了拍《何先生傳》,他一度連日常的通告新聞都沒有。

    不過,機會就在眼前,能不能爭取到是一回事,就此放棄競爭卻不可能。

    王樂彬毫不客氣地找上公司的宣傳部,請他們將沈休在出道以來的幾個作品中最好的宣傳照重新整理集合,做成了一本精致的小冊子,作為簡曆的一部分,送到了joe的國內總部。

    這個主意是沈休自己定的。

    王樂彬原本的想法和以前差不多,重新單獨拍照或者錄一段視頻,這也是大多數人會選擇的做法。畢竟joe以前沒有在國內選擇過代言人,沒人知道他們現在有什麽想法,也沒有可供參考的對象。

    “既然這樣,我想不如更大膽一些。”沈休這麽說道,“無論找什麽樣的攝影師,能拍出的照片或者視頻片段都是類似的,但我曾經表演過的角色卻不同,性格、身份、氣質都不一樣,或許這其中就有他們想要的那種。”

    這種方式其實更多時候,是用在電影或者電視劇試鏡當中的,通過自己曾經表演過的角色來向導演展現自己的演技。被沈休借用在這裏,倒也似乎沒什麽不妥。如果joe隻看中代言人在圈中的地位或者粉絲號召力,那麽不管沈休怎麽做,他都拚不過那些一線。但如果對方對代言人有自己的定位和設想,那麽沈休展現的個性越多,機會也就越大。

    王樂彬這樣一想,便沒有任何猶豫了。

    joe集團國內總部的市場部辦公室裏,此時已經堆了滿滿一桌各路明星的各種材料,而這些已經是經過初步篩選了的。

    這張辦公桌後,一個棕色卷發、褐色瞳孔的外國人正皺著眉毛一一翻看。他的動作極快,基本上每一分材料隻掃上一眼,隻看近照,停留不超過三秒鍾,他就會扔進左手或者右手邊的塑料儲物箱裏。

    儲物箱差不多到人的膝蓋高,左邊的那個已經快裝滿了,右邊同樣大小的,目前卻隻放進去了不到十份。

    不到十分鍾的時間,滿桌的材料就被他分成了兩部分。他舒了一口氣,指了指左邊的箱子,用帶著口音的英語對等在一邊的人說:“請把這些都拿走處理掉。”

    “全部?都不需要了嗎?”

    “oui.”他應了一聲不再管,自己轉過身,將右邊箱子裏薄薄鋪了一層的那些材料搬回到桌上,這才坐下仔細看起來,這一次,他對每一張照片都會細細看上一遍,隻是表情仍然毫不放鬆,時不時還會搖頭歎氣。

    還剩下二十六份。

    站在他身後的員工在他整理時數得很清楚,一百份出頭的材料,在短短十分鍾內,就淘汰了一大半。其中有多少是平時受人追捧的花旦小生,多少人曾賣出無數寫真、海報。但現在,他們的資料和照片就仿佛垃圾一般,被人拉走處理掉。

    而留到現在的26份裏,最終也隻會留下唯一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