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中秋佳節
字數:5754 加入書籤
八月十五,皇帝把各親王皇子都喚到了宮裏來共度中秋, 已嫁的昱榮公主也來了。寶兒是寧王的嫡長子, 皇帝特地囑咐也要一同帶來。
餘競瑤擔心寶兒哭鬧,沈彥欽安慰她, 此次同去的孩子很多, 昱榮也是帶著孩子的。
今年人倒是很全, 不過想想也知道為什麽,連失兩個枕邊人和一個兒子, 皇帝心裏一定很怕寂寞,尤其是這團圓的日子。
往年的中秋宴都是皇後一手經辦的,皇後去了便是貴妃。如今貴妃也去了,默默居處後宮的嫻妃不得不接手此事。
嫻妃的父親是沈程明的幕僚,一路忠心追隨,為他出謀劃策奪了皇位,可還沒等到登基大典的那日就因病離世了。閉眼前,沈程明向他保證, 一定會照顧好他的獨女,於是便娶了她,直接封為嫻妃, 連餘貴妃都沒她的殊榮。
不過嫻妃喜清靜淡泊, 她明白皇帝娶她的意義:一是要給父親一個交代, 二是以證自己對功臣的仁厚。所以皇帝對她,尊重大於喜歡,她也向來不爭皇恩, 二人相敬如賓,孕育一位公主。皇帝獨寵貴妃後,公主也遠嫁江南,從此她便深居簡出,不與其他宮妃走動,潛心向佛了。
如今後宮無主,也隻能由賢德的她挑起這個擔子了。
餘競瑤聽說過她,但一直未曾相見。
入了宮,寧王一家三口給皇帝請安,寶兒小身子要給皇祖父行跪拜裏,一彎,撲通坐在了地上,寧王去扶他,皇帝卻大笑起來,瞧著他憨憨可愛的模樣,讓寧王把他抱了過來。
寶兒很乖,坐在皇帝的懷裏一點都不怕,兩人瞪視。皇帝忍不住又笑了,捏了捏他的小臉道,“嗯,像,跟你小時候一個樣。”說著,他瞥了沈彥欽一眼。“朕這幾個兒子裏麵,數老三長得最好,孩子也是頂俊的。這眉眼,大了定是個英氣逼人的小皇子。”
話一落,餘競瑤的心驀地突了下一。這是口誤,還是別有用心?“小皇子”,皇帝的兒子才應該是“小皇子”,寶兒不過算個世子而已。
聽皇祖父誇,寶兒聽懂了似的,拍了拍小胖手笑了,“爺,爺”地又喚了幾聲。皇帝以為是在叫自己更是開心了,一連賞了他好些珍物。又抱著他給身邊的嫻妃哄著。
餘競瑤這才撩起眼皮看了看這位嫻妃。嫻妃年紀和貴妃相仿,容貌及不得貴妃,勝在氣質典雅,眉眼間蘊著一種溫婉寧靜;她的美毫無保留地展示,卻沒有逼人的氣勢,像一朵安靜盛開的白牡丹。
“果然和寧王一般俊秀,不過這小嘴巴,和王妃很像呢。”說著,望向競瑤,一眼搭上了她投來的目光,對著她笑了笑,餘競瑤回笑,低頭。
皇帝愛不釋手,抱著寶兒,漫不經心道,“我和嶼兒投緣啊,不若就留在宮中一段日子吧。”
餘競瑤心頭猛然一緊,驀地抬起頭,看著還在逗著寶兒的皇帝。她肯定不能答應,但也不敢拒絕,急得她攥著自己的衣襟,偏頭睨了一眼站在自己身側的沈彥欽。
沈彥欽的神經也緊繃起來。皇帝這是何意,明知道自己就這麽一個孩子,是餘競瑤拚了命保下的,孩子就是妻子的命,他們不可能分開的。
“父皇,亭嶼年紀尚小,離不開母親,還請父皇體諒。”沈彥欽鎮定道。
皇帝笑了笑,“怎麽?怕宮裏照顧不好嗎?他是皇孫,待遇等同皇子,有我在,讓嫻妃幫忙照料著,你有何不放心。”他看了一眼嫻妃,嫻妃抿唇淡淡一笑,意味深長地瞥了一眼王妃。
“宮中自然比寧王府要好上千百倍,但寶兒早產,自幼身子弱,怕換了地方又沒了娘親陪,他一時難以適應。”沈彥欽懇請道。
“總有適應的時候。朕會用心照顧的。”皇帝笑意收斂,把寶兒放在自己的腿上。見抱著自己的人臉冷了下來,寶兒不解,看了看堂下站著的父母,皆是一臉的凝重,有些怕了,嚶嚶地叫了起來,兩隻大眼睛蒙了一層水霧。
餘競瑤知道兒子是要哭了,真想衝上去把寶兒抱回來,但那是皇帝,她不敢,手攥得越來越緊。
“朕想留孫兒幾日也不可嗎?”見二人不語,皇帝冷言道。
沈彥欽上前,依舊不鬆口,“得父皇喜愛,是亭嶼的福氣,若是父皇想念亭嶼,讓王妃多帶他入宮便是。更何況父皇朝政繁忙,不應再為兒孫的事操勞。”
“朕意已定,你不用再說了。”皇帝話剛說完,寶兒瞧這氣氛害怕,憋不住“哇”地一聲哭了出來。皇帝何嚐哄過孩子,皺起了眉頭。嫻妃趕忙接了過去,抱在懷裏哄著,對皇帝道,“這孩子怕是餓了。陛下,臣妾帶他下去哄一哄。”皇帝點頭,嫻妃從座位上起身,睨了一眼緊張的餘競瑤喚道,“隻怕都是生人也哄不住,不如王妃同去吧。”
餘競瑤忙福了福身,隨嫻妃退到了昭陽殿的暖閣。二人一離開,沈彥欽還欲說什麽,皇帝示意他停止,此刻,睿王來了。皇帝眼神一亮,帶著二人先行去了禦書房。
暖閣中,隨行的乳母要給寶兒喂奶,餘競瑤拒絕了,自己帶著寶兒去了次間。兩刻鍾過後,她整理了衣衫帶寶兒出來。嫻妃明白她的意思,她想告訴自己寶兒離不開母親。
二人帶寶兒去了昭陽殿旁的錦溪園,乳母和宮婢陪寶兒玩著,嫻妃拉她坐在了亭子裏。
“這是我和王妃第一次見麵,昔日你和寧王的事倒是沒少聽說,知道你是個有主意的人,連你父親都奈何不了你。”嫻妃端雅笑道。
餘競瑤知道她指的是自己嫁人的事,垂目笑了笑。“娘娘見笑了,我哪裏有什麽主意,如今也不過是個為人母的婦人罷了。”說著,她看了看正在撲蝴蝶的寶兒。
嫻妃會意,笑著點了點頭,目光也跟了去。“相夫教子,人之常倫。”
見她提到這了,餘競瑤便抓住機會,道,“嫻妃娘娘也知這是人之常倫,妾身和寧王就這麽一個兒子,若是留在宮裏,父不能盡其責,母不能養其身,這不是……”她想說這有悖人倫,可她不敢說。
嫻妃明白,淡雅而笑,“可你不是尋常人家啊。”
餘競瑤一時語塞。
見她雖不言,像雨打的嬌花,珠水盈盈,卻還在撐著不肯低頭。嫻妃拍了拍她的手道,“你可知道皇帝今年為何宣這麽多人進宮共度中秋?為何讓孩子們都來了?”
“許是為了熱鬧吧。”餘競瑤淡淡應。
“對啊。”嫻妃讚同地回了一聲,“他是太孤單了。咱們說說交心話吧,其實皇帝也很可憐,結發妻子去了,長子沒了,不管他們是不是有罪,畢竟都是至親啊。這貴妃再一去,他更是空了,我聽內臣說,他思念貴妃,多少次夜裏去貴妃的寢宮徘徊。”
餘競瑤沉默了,嫻妃徑直說下去。
“陛下對貴妃用情至深,若不是當初她自縊而亡,這貴妃的尊位定還是她的。所以想象得出,陛下的心裏有多苦。添人添喜,新寵秦美人總算有孕,我以為他能暫且忘記悲痛了,誰知養到五月了偏偏就沒了,難免不是往他心口撒鹽。說句大不韙的話,陛下畢竟年紀大了,心也不似昔日銳利了,如今越發地喜歡孩子。這就是為什麽他想留下小世子,也難得世子和她投緣。”
嫻妃這是在給陛下當說客,不管她所言是真是假,自己寧背不孝的名聲,也不能把寶兒留下,她不能鬆口。“這孩子,剛剛接觸覺得可心招人疼,若是留久了,必會惹陛下娘娘煩的。寧王說得是,陛下若是喜歡,我多帶他入宮就是。”
“你也說,若是久了,他就知道這孩子不是好哄的,便給你送回去了。”嫻妃接了她的話道。
送回去,餘競瑤隻動半個心思也知道皇帝意不在此。他缺皇孫嗎?翌王的兩子還養在宮中,還有睿王的孩子,雖是庶出,也是皇孫。他想留寶兒,為的隻是喜歡?既然留下了會輕易給自己送回去?
“聽聞下月宮中要選秀,陛下福澤深厚,必是子嗣興旺,小皇子還會有的,請娘娘勸陛下寬心。”
嫻妃看著餘競瑤不語,隨即失聲笑了出來。都說寧王妃主意多,人也倔強得很,當初為了嫁三皇子,不惜和父親鬧翻。如今她是領略到了。
“我聽說過王妃生小世子吃了許多苦,當娘親的,哪一個舍得和孩子分開。惠榮公主十六歲嫁人,那麽大了,明知道是喜事,可我這做娘親的還是哭了幾天幾夜,兒女是母親的心頭肉啊。”嫻妃歎了一聲。餘競瑤聽出了契機,心思一轉,也跟著歎了起來。
“可不就是自己的心頭肉,我毀婚約而嫁,父親怨我,可再怨他也一樣地疼我,天下沒有不疼兒女的。亭嶼七月早產,還不到四斤,喘氣都若有若無的。我是沒日沒夜地將他貼在胸口,讓他聽著我的心跳,感受我的溫度,讓他知道娘親在一直陪著他,從來都沒放棄過,這才把他給養活了。多少次夜裏我突然驚醒,趴在他麵前小心翼翼地聽他的心跳,瞧他是不是還有呼吸,摸他是不是……還熱乎著。”餘競瑤哽咽了,眼淚默流,一對一雙地,盡含酸苦,看得人心疼。“娘娘可知道,如今亭嶼都快滿周歲了,我還會做噩夢,夜裏還是會去摸摸他,是我嚇怕了。”餘競瑤說的不假,甚至寶兒在乳母那睡,她驚醒後也要去看一看才能安心。
都是為人母的,情到深處,嫻妃被觸動,心裏一酸,眼淚也上來了。她瞪著眼揩了揩眼角,隨即笑了,“我明白你的難處,我會幫你勸勸陛下的。”她頓了住,有話,她不知道該不該和這個第一次見麵的王妃說。畢竟對她不了解,不過一個母親能愛子如此,心性也不會差。“看在你為母不易的份上,我幫你,可你要知道,我幫得了你一次,幫不了你兩次。”
這話讓餘競瑤微驚,握著絹帕的手懸在半空一滯,瞿然望著嫻妃。嫻妃緩緩喘息,想來想,沉了語調,喟然地對她道,“親情能救人,也能害人啊……”
獨自回到宴席,餘競瑤也沒心思聽歌賞舞,飲了杯桂花茶便什麽都吃不進去了,心思都在兒子身上。她心不在焉地把一顆顆紅白軟子的石榴剝出來,放在沈彥欽的麵前,一聲不語。
沈彥欽心也亂著,但見不得妻子黯然失色,握住了她的手,讓她停了下來。“有我在,不會有事的。”他淡淡道。餘競瑤看著他,顰眉淺笑,點了點頭。
一直到宴席散了,眾人退出皇宮,隻寧王和王妃留了下來。皇帝遣人把寶兒送到了二人麵前,餘競瑤接了過來,交給了乳母。此刻,她鬆了口氣,心裏後怕,又酸又疼,真恨不得把孩子貼在懷裏好好地親一親。
“嫻妃今兒和我講了,王妃屬實不易,是朕欠考慮了,孩子帶回去吧。不過朕確實喜歡嶼兒喜歡得緊,王妃記得多帶寶兒入宮來,畢竟是親祖孫,不然朕可就要出宮去見他了。”皇帝說笑,可餘競瑤是聽不出一點親切的意思,心裏寒得很。
王妃心寒,寧王更是。他聽得出,這話是說給自己聽的。“親祖孫”,今兒在禦書房,他可是給自己講了多次了。
作者有話要說: 爭取晚上再更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