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護國
字數:4283 加入書籤
皇上似乎解決了天大的難題似的,談不及千恩萬謝也差不離了,跟寧貴嬪扯了好一會兒的話又囑咐趙直筌晚上到建福宮裏去,才讓寧貴嬪回去。
皇上心情爽朗,好像解決了天大的事兒,寧貴嬪現在就是他的救世菩薩,他巴不得留她在身邊,雖然寧貴嬪一直表現的很寡淡,但他知道她心裏有事,三五年不是個短時候,也許在人的一生當中來講一眨眼就過去了,但就一位帝姬來講,這可能是她同自己母親最後的這幾年了。
皇上特特的陪寧貴嬪走了一段路程,黃錦華蓋遮住炎炎的烈日,兩人並肩走在午後的永巷裏,皇上恍惚覺得一瞬,現在同他走在一起人才是他的皇後。
看著寧貴嬪帶著夕霧消失在雨花閣,皇上轉過身來,墨扶看著皇上心情怡然,施施然上前道:“皇上好性兒,今兒看起來像是年輕了十歲還不止。”
皇上喲了聲:“就你嘴巴抹蜜了似的。”說著挺了挺胸脯,又正正腰上的白玉透犀束帶,斜著眼問道:“你當真覺得朕今兒看起來年輕?”
墨扶半帶諂媚的笑意道:“臣看皇上不止年輕了十歲,想當年臣伺候皇上的時候,在練武場上龍精虎樂的風采尚曆曆在目呢。”
皇上折回乾清宮的路,絮絮道,“當年朕還在潛龍的時候,朕的幾個皇兄還在,哥兄弟裏幾個,就數顯王最慵懶,回回上武場都開小差,武將師父總告狀到父皇那裏,如今想起來啊,年輕的時日不複返呐,唉,對了,顯王是今兒啟程回去?”皇上回過頭來問道。
“回去了,由寧王護送到雲峰山腳下,早上顯王還想來看看皇上,因著內裏煩著,就沒來叨擾,另外.....世子殿下臣一定會安排妥當,不讓顯王那頭揪咱們的不是。”
“寧王?”皇上納罕了一陣才想起那日宮後苑裏,世子魁不經意提到了寧王,他不自覺的哼了一聲:“毓寧的手如今是伸的越來越長了,這京城不夠他籠絡的,還把手伸向了晉中。他是覺得朕快不行了,急著上位了不是?”
“臣惶恐。”墨扶連忙作揖道:“皇上萬歲,哪有不行的一說,若不然......臣再給皇上選幾個秀女進宮伺候如何?”說著便換上了一副訕笑的表情:“臣聽說平章政事的侄女潘韻勝今年已到了二八之年,坊間傳聞其琴音如昆山玉碎,人更是傾國傾城,潘家裏要為其覓得良婿,臣思量來思量去,這天底下,還有比皇上更尊貴的人嗎?”
“墨卿你整日代朕批紅,怎麽還關心起家長裏短來了?”皇上問道。
墨扶說:“東緝事廠為皇上監視朝野上下,尤其是世襲罔替、皇親國戚,若是這些人結成一股強力的紐帶,到時候皇上的皇位怕就不會舒坦了。”
皇上點點頭,“嗯,你剛才說誰?潘家?”皇上咦了一聲:“莫不是容妃的表妹?”
“回皇上,正是容妃娘娘的表妹。”墨扶道:“臣以為與其讓潘家出去聯姻,不如和皇家聯姻,讓潘氏一族,死心塌地的為皇上做事。”
皇上思量來思量去,擺擺手:“朕一把年紀,早就過了那楞頭小子的青蔥年歲了,不過你剛才是說她琴彈的不錯?”
“正是,潘家小姐師從空穀大師,琴音妙不可聞。”皇上對政事似乎總是興致缺缺,不過在找樂子這方麵可以稱得上翹楚了。
“那......改日宣進來,朕聽聽她彈曲兒。”
墨扶嘴角勾起一絲不可察覺的笑意,這男人總是先看過,看過之後又有人提起這一茬,就會想到那方麵,看得見又吃不著,心裏得惦念著一陣了,拱手道了聲:“遵旨。”末了又問道:“皇上,關於典熙帝姬去護國寺的事兒......”
“人選已經定下來了,其餘的你看著辦就行,小熙這孩子朕冷落了許久,打算擬一個封號給她,你心裏可有眉目?”皇上同他走在乾清宮的抱廈,一副憂國憂民勤政的模樣,他雖然對不擅政,但反而更重情一下,也許是兒時六親絕情,所以對這方麵有特殊的追求,況且寧貴嬪不求名分,那典熙那頭一定要補償上。
“臣心裏有譜,可還需要皇上定奪。”墨扶恭恭敬敬道。
“想好封號了?說來聽聽。”皇上心情大好,樂享其成這種事皇上幹的是爐火純青,什麽事都不需他插手,還坐著天下最尊貴的位子。
“皇上覺得......護國公主如何?”
“護國?”皇上停下腳步,回頭看了看墨扶:“純禧尚封護國公主,這個封號要給典熙,是不是有點太尊貴了些,大燕朝四百多年還沒出過幾個護國公主。”
“純禧長公主雖然為皇上嫡女,可再在隻是生養在深宮中,並為對大燕有實際的作為,若一定要說,恕臣直言,純禧帝姬隻能算得上大燕朝最為端莊賢淑的公主,況且,臣私以為典熙帝姬此次身負皇命為國祈福,原本比不得皇子們尊貴,所以在這上頭更是不能叫人拿了短處說嘴,莫不成我大燕朝此次是隨隨便便找了一個人去護國寺嗎?那樣不能彰顯皇上的誠意,心無誠意,老天爺怎會聽見皇上的心聲,福澤天下呢?更何況典熙帝姬此番前行頂替的人是皇上,自然是應當尊上加尊的。”
皇上咂了咂嘴,似乎明白了裏頭的道理:“似乎有些道理。”
墨扶趕緊趁熱打鐵道:“不是有些道理,皇上也說了,皇上前些年有些忽視了典熙帝姬,奴才們不說,皇上也應當知道典熙帝姬頭幾年過得是什麽樣的生活,此時不大力加封,掩蓋公主的鄙薄過去,沒準送去護國寺也無甚大用。”護國寺可不是什麽好玩的,每日吃齋念經,敲敲木魚,此時不邀功封賞,還要等到什麽時候呢?
“護國......”皇上喃喃了一會兒:“雖然有些勉強,但就這麽辦吧,傳朕的旨意,擇日封典熙為護國公主,擇吉日替朕於大隆善護國寺內為國祈福。”
“那皇上可要親臨護國寺?”墨扶又問道。
“典熙去了朕就不去了,一來一回,勞民傷財的,不好。”皇上想也未多想,連忙搖搖頭,他倒不是怕勞民傷財,而是萬萬不願折騰那麽遠的去處的。
說話間,皇上同墨扶回到暖閣裏,墨扶理所當然的點點頭:“那臣就傳一位王爺同去罷,寧王去了雲峰山,想必回來的話也應當是勞累,皇上覺得這回傳賢王前去如何?”
皇上合了眼睛躺在暖榻上,“就讓老三去吧,也好給毓寧警個醒兒,別太拿自己當回事。”說著好像想起什麽事兒似的又睜開眼,呆呆的望著簷上的金龍和璽彩畫,“墨扶,你知道朕為什麽沒立太子嗎?”
墨扶心裏明鏡兒似的,可是明顯瞧著主子爺有話要講,就順勢給了個台階:“臣愚鈍,皇上是覺得各位王爺比不得先太子殿下?”
皇上複又從暖榻上坐了起來:“其實論才智謀略,朕的幾個兒子不分伯仲,朕原本以為前朝李貴妃的事兒過去那麽久,諸人都會引以為鑒,早早立下太子,別人就不會有非分之想,未想到......反而害了毓稷。”說著他歎了口氣,隆德十年死的是自己的唯一嫡子,對於皇上來講心裏有刻膚傷懷的痛:“朕......不太喜歡心術不正或是心思深沉的人,也許這對於為帝王者來講必不可少,可朕就是不願意看到朕的兒子們這樣,整天算計這個算計那個,到頭來機關算盡,卻人財兩失。這讓朕心裏不踏實,這人呐,一旦被權利蒙蔽了雙眼,他們六親不認,你就瞧瞧現在,哪個兒子不是算計朕的皇位,他們的心思......”說道痛心疾首處,皇上的之間抵在心口上:“朕心裏門兒清著呐。”
“皇上明鑒,其實不光是各位皇子,此次典熙公主身為皇上親封的護國公主,肯定也會有多方勢力出手阻攔,皇上還要即刻下旨才好,朝野上有東緝事廠作為皇上的耳目,皇上便可高枕無憂,一旦各路王侯有風吹草動,臣定當即可回稟皇上。”墨扶拱手道。
“這群人......頭前下旨敲定人選的時候一個個噤若寒蟬,百般推脫,這下好了,聽說親封護國公主,一個個的又要橫加阻攔。”說著便對墨扶道:“你就傳朕的旨意,無論內閣呈上什麽讓朕的三思的旨意朕統統不看,全都給朕扔到灶坑裏引火去!”皇上凝視著麵前年輕的掌印,“不過你們東廠是朕最放心的。”皇上的嘴唇翕然,想說什麽卻沒有繼續說下去,“罷了,朕乏了,傳趙直筌進來伺候朕小憩一會兒。”
墨扶道了聲遵旨,便領命出去了。
作者有話要說: 親戚家小孩子來找我給她講英語......心好累,沒時間碼字了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