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熙福
字數:4240 加入書籤
劉保來接典熙的時候, 典熙心裏還畫胡, 因著上一回的離開,再出現就是四年後,典熙總是對墨扶的離開有些引誘, 生怕墨扶回去就把她忘記的幹幹淨淨。
劉保帶著死人的平頂紅木車轎就停在山門口,車轅上掛著掌心大的牌子,上麵寫了個寸大的墨字, 讓人一目了然車中人的身份。上完了早課典熙便收拾了點行頭, 為了不被人瞧見,典熙特意繞過舍利塔,兜了幾圈才帶著冬葵和青果下山了。
據說那日回來之後冬葵和青果受了好一頓呲噠, 要不是瞧著伺候她久了, 典熙又不喜歡生人,恐怕早就身首異處了。
典熙第一次這樣光明正大的下山,隻不過不理解的是為何她一定要扮成男人的模樣,劉保送來了一套青山直裰的男裝,說是讓她穿著這身出去,她以為是因為怕被人識出她公主的身份, 雖然有些排斥,但也就照辦了。
景山後大街是個難得離鋪子街近還特別安靜的一條街道,後麵便是燕王的府邸, 離皇城也就一刻鍾的馬乘。典熙乘著轎子,隔著紗簾看著外麵熙熙攘攘的人群,像是頭回進京般好奇的東張西望, 路過那胭脂鋪子,她偶然間打簾伸頭往外瞧,途遇幾個買脂粉的女兒家,看見她都直了眼似的,目光循著她的轎子,一直瞧著她走遠才緩過來神。
劉保在外駕著馬車道:“督主說了,小姐前兒廟會不盡興,特意買了些許的小玩意送給小姐,到了晚上督主從職上回來了,再上醉夢館去包桌酒菜,這回保準小姐吃個夠。”
典熙退回到轎子裏,上次去廟會自己和青果身上零花有限,手裏買什麽都緊巴巴的,如今傍著墨扶,他揮金如土,她心裏樂開了花:“醉夢館去不去皆可,在家裏吃也是好的,你們督主出門讓人便聞風喪膽,上次我瞧著那徐公子一聽你們督主大名,臉色都變了,可見是在朝中有多威風了。”
劉保語氣平穩下來,聲音有些低沉:“小姐有所不知,當年皇後發難,前殿閣學士劉惟庸上書皇上說咱督主幹政,幸好督主反應快,讓東廠在老家查他的底,結果發現劉惟庸千金買官,私自圈地,前兩年案子解了,劉惟庸罷免,一連牽扯幾十個官員,這才把那‘反閹’的風頭壓下去,徐恒就是那時候上來的,說到底,沒咱們東廠,哪有徐恒什麽事,累死那老不死的也坐不到現在這個位子上。”
典熙隔著門臉聽著,不禁感歎道:“這朝中的人變來變去,到最後便宜的都是別人,肯定是不如咱們自己的人手貼心,當年我還在宮裏的時候,總覺得那些個大臣們都帶著偽善的麵具,揭開麵具都是青麵獠牙的魔鬼,沒一個好東西。”
在她的印象裏大臣們總是板著一張臉,表麵上看著談笑風生,卻是笑裏藏刀,穿著赤羅衣的衣冠禽獸。冬晨李天不亮的早朝,大臣們就像夜遊歸來的羅刹,他們刀子嘴刀子心,吐沫星子淹死人。
劉保說:“小姐這話是說對了,司禮監和東廠雖然不受人待見,但辦事都是光明正大的辦,上頭有萬歲爺給的名頭,咱們行得直坐得正,您再瞧瞧朝中的那些大臣,嘖嘖,一個個道貌岸然的模樣,誰不知他們背地裏幹得那點窩囊事兒。”劉保不自覺的呸了一口:“小的現在還記得當年東廠辦的一個案子,是前戶部侍郎許兆穀,當年他兒子在京中犯了法,結果讓許兆穀藏到老家去了,本來這事兒過去也就過去,偏生那混小子不老實,在老家青遙郡那頭強搶民女,還打死了人,這下紙包不住火了,一連鬧上京城,帶著他老爹的官也沒了。”
東廠特權監察百官,是太祖時候就授予的權利,典熙隻知道東廠辦案,司禮監掌管各宮,如今兩個最有實力的部門都在墨扶手裏把這,耳眼通天,京中人無一不知無一不曉。
劉保在前頭喊了聲“停轎”,典熙就著劉保的攙扶下了轎,劉保特特準備了小杌子給她墊腳,估摸著是她不喜歡踩“人凳”才這麽做的。
墨扶的私宅是真大,要比建福宮大多了,光是門臉就有五間,裏麵的正殿和配殿還不定多少呢。
劉保打了個請的手勢請典熙進去,甫一進門的正殿叫銀安殿,是墨府會客的地方,銀安殿麵闊四間,殿頂上是親王祖製的青綠琉璃瓦,殿前一口鍍金大崗,估摸著得三四個人才能合抱得住,典熙伸頭往裏瞧,發現裏麵養著幾隻遊弋著的紅鯉,劉保解釋道:“督主說了,開門見水,是好好兆頭。”
典熙點點頭,四處打量著,自覺得挺了挺胸脯,總有一種女主人的作派,順著抄手遊廊往裏走去,不禁感歎:“這宅子得多大?”
“回公主的話,宅子是前朝豫親王的宅邸,後來賞給了前掌印黃振黃公公,後來黃公公卸職前,有轉贈給了我們督主,所以這究竟多大,小的們不好說,但大概和燕王府差不離罷。”
京中王的府邸總是和藩王不同,總是那些同萬歲特親近的人才會在京中有宅子,更何況還是常在京中住的親王,總是不能失了皇家的體麵,這墨府原本是豫親王的宅邸,估摸著是小不了,規製等同於親王了。
“我小時候去過你們司禮監內書堂,當時引路的好像是小張德順,那時候他說起墨掌印總是住在內書堂,不常回府中,如今我到這兒一瞧,打掃的還算幹淨。”說著她轉過身問劉保:“敢問劉公公,我住哪間?”
劉保往裏頭引了引,道:“督主特特的為公主安排了個鼓樓,就在湖旁邊,風景別致的很,公主到了就知道了。”
典熙隨著劉保往宅子裏走,鵝卵石鋪就成的小路蜿蜒曲折,細看那鵝卵石都是等同大小的赤羅色和青藍色,路兩邊的院子打理的都很精致,看起來就如墨扶的人一樣,墨扶也總是那麽精致的人,一個盤扣都馬虎不得,讓人看上去總那麽神清氣爽。
兩邊的蜀檜和榆葉梅長得枝繁葉茂,把視線擋的嚴嚴實實,一直都是曲徑幽深的景致,偶爾現假山一角,讓人窺不見全貌,不料出了拱月門之後卻是一麵靜如碧玉的湖水,像嵌在這深宅大院裏似的,視野一下開闊起來,倒有一種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氣氛,劉保搖手一指,對著那湖邊的六麵重屋的樓閣道:“公主,那就是督主為公主安排的熙福閣。”
典熙快步的循著湖邊小路而去,來到熙福閣外,瞧著門楣上的“熙福閣”三個金字,似乎是最近才掛上去,劉保道:“公主來得急,熙福閣沒來得及重新修葺,這牌匾是督主昨兒晚上寫的,問公主可喜歡。”
典熙自然曉得這名字的含義,一看這人表達心意的方式也忒**了點,倒有些難為情了:“傍湖而居,果真雅致。”
劉保看著典熙眉間帶笑的,就知道公主心情不錯,連忙道:“公主快進去看看吧,上頭景致更好。”
典熙提袍推開門就進去,六麵的檻窗,夜裏熱了推開相對的兩扇,又是在湖邊,過堂風穿堂而過,指定是熱不著她的,熙福閣一共四層,因為是樓閣,所以沒有正常的殿堂要寬闊,一樓隻有一套蟠龍細雕的紅木圓桌,上麵放著一套景泰藍琺琅茶盞,典熙對著身後的青果道:“青果,回頭把我的紫茄泥砂壺換上。”
青果屈膝:“是。”
劉保上了樓:“公主請。”
熙福閣的二樓是書房,特製的圓形紫檀書架環繞著上升的樓梯,每一個台階都是一架書架,上麵擺著典熙這輩子也沒見過的書,隨手抽出一本,發現是《往生咒》,典熙回頭看向劉保:“怎麽?你們督主也看佛經。”
“回公主的話,督主早年信佛,對這些佛經了如指掌呢。督主手上的菩提子,便是護國寺的住持湛元大師贈予的。”
“我曉得你們東廠在朝中的名聲並不是很好,不曾想護國寺的湛元住持竟然與他交好。”典熙喃喃道,覺得有些不可思議,將《往生咒》重新放回書架上。
劉保一邊往上走,一邊道:“佛家普度眾生,人家開了天眼,曉得究竟誰善誰惡呢。”
典熙同冬葵麵麵相覷,總是覺得劉保話中有話,這些年她雖然在宮外不怎麽聽聞他們在宮中如何辦差,可當年她還在靜怡軒的時候可就知道東廠的番子如羅刹,索命無形,劉保說這話倒真讓人覺得是惡人先告狀了,值得她好好琢磨一番,想當初早年太監不識字,自從成立了內書堂,教授太監家門識字讀書,如今這些人,是越來越有文化了,幫著皇帝打理奏折已經夠了不得的了,出了個墨扶這樣的鬼才,怕是內閣首輔頭疼好些年了。
作者有話要說: 還是沒在12點前碼完,大家久等了,我這兩天加班來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