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戰俘

字數:5012   加入書籤

A+A-


    鹹陽城內正在進行緊急的人員撤離,而義渠軍已經兵臨城外,叫嚷著要讓曾經不可一世的秦軍出城迎戰。

    司馬錯帶兵固守鹹陽,麵對義渠的挑釁也隻能壓抑此時此刻滿腔的憤怒,期待著函穀關的大軍能夠趕回鹹陽,一解此時困境。

    張儀臨城而望,城下就是浩蕩的義渠大軍,一個個趾高氣昂,跨坐馬上。

    城中最後需要轉移的一撥百姓已經出城,留下的都是誓死要保衛鹹陽城的,此時雖在危難之中,但軍民同心的情景還是令張儀和一班臣工頗為欣慰。

    羋瑕要主持主持秦宮安穩,便沒有親臨城門——鹹陽的中心不可亂,哪怕鹹陽城北義渠破了,代表秦國顏麵的秦宮也必須穩如泰山。

    義渠軍隊在城外叫囂了一陣卻得不到回應,他們也知道自己是和遠在函穀關的秦軍搶時間,因此沒再多費唇舌,立即擊鼓,準備對鹹陽城發起攻擊。

    城牆上的秦軍已經做好了禦敵準備,麵對將要攻城的義渠軍,他們已經做好了拚死的準備。

    一切在響徹鹹陽城的戰鼓聲中蓄勢待發,義渠軍衝向城門的那一刻,從後方突然衝出了一大批軍隊,猶如泄堤的洪水,迅速向義渠軍撲殺過來。

    是大王回來了!”有人望見那些士兵穿著秦國的軍服,激動之下大喊道。

    司馬錯聞聲望去,果真發現那是秦國的部隊,一時興奮道:“我軍已從函穀關趕回救援,全軍整裝,出門迎敵!”

    軍令一至,守在鹹陽城內的秦軍立即收整完畢,城門打開之時,全軍上陣,和從後方趕來的援軍前後夾擊,將義渠軍團團圍住。

    張儀在城樓之上看著立刻發生變化的局勢,那些瞬間就被打得落荒而逃的義渠軍簡直成了笑話,他便朗聲笑了出來。

    從函穀關趕回的援軍先鋒由嬴華帶領,此時她正在城門下,聽見張儀的笑聲,她抬頭喊道:“相國當心別笑啞了,還得靠你這張嘴去三晉討好處呢。”

    被嬴華這樣的取笑,張儀也不動怒,而是半探出了身朝嬴華道:“公主還不去多拿幾個人頭回來,否則這戰功就不夠分量了。”

    我可不缺這個。大王他們就在後頭,等會義渠軍撤了,相國記得去接人,否則治你個瀆職之罪。”言畢,嬴華不等張儀開口就衝向了追擊義渠軍的隊伍之中。

    本是困頓危局,因及時趕回的援軍而化解,張儀見大軍遠去,立即命人準備迎接嬴駟的隊伍,親自領隊,出城相迎。

    不久之後,嬴駟帶著後續部隊趕到。不比嬴華趕回救場的匆忙,剩下的部分人馬雖然經過連日奔波已經露出疲態,但顯然要悠閑一些。

    張儀立即將嬴駟迎回秦宮,羋瑕等人前來接駕,隨後嬴駟道:“一切等把義渠趕回該去的地方再行商議。”

    嬴華帶領秦軍將進犯的義渠軍一路趕出秦國境地還不夠,一路上堵截剿殺了將近半成的義渠軍,可謂大獲全勝。她再回到鹹陽時,嬴駟已經擺好了洗塵宴,慶祝秦國轉危為安。

    經曆大難之後,所有人都輕鬆了不少,除了心事重重的魏黠和高昌,嬴華卻也一副並不盡興的模樣。

    宴席之上,嬴駟不便發問,便在翌日的書房小議上問道:“怎麽打了勝仗還愁眉不展的?是打得不過癮?”

    生氣。”嬴華道,“先不說義渠偷襲的事,五國壓境時,我們去和燕國溝通,得到的是什麽樣的結果?現在五國戰敗,提出媾和,燕國又表現出力促合談的樣子?如此牆頭草一般,不好好打一場,讓燕國知道咱們的厲害,將來還有他們反戈一擊的時候。”

    高昌當時沒和嬴華說實情,但嬴駟卻是知道的,原本和燕國戰後定盟的時還要稍作緩和,如今被嬴華當眾提出來,嬴駟也就不得不因此而感到為難了。

    張儀立即出來打圓場道:“公主隻當那燕國膽小,又隔著咱們秦國遠,仗著有三晉作為地理位置上擋箭牌就有恃無恐。等回頭咱們和三晉談妥了條件,去掉了他前頭的這塊屏障,再好好教訓他們。”

    相國說話都不用打腹稿,張口就來了?”嬴華雖有頂撞,卻不是刻意針鋒相對,道,“相國教教我,要怎麽教訓燕國?”

    打啊,打到燕國怕,打到他們對著咱們秦國畏首畏尾。”張儀道,像是一切已然如他所說的這樣,卻又在稍後收斂了這狂放之態道,“這是遲早的事,但眼下還需要耐心等待。”

    我就知道相國又在許將來了,這次,沒親眼看見,我可不信。”嬴華不以為意道。

    相國說話何時食言過?”嬴駟道,“食言的情況倒也有,都是迫不得已對付外人的,可不跟自己人玩虛的。”

    嬴華看著這君臣二人一唱一和,心裏的氣已是消了不少,又道:“大王想好這次和五國合談的條件了麽?”

    嬴駟看了一眼張儀,張儀隨即出麵道:“要地啊,想要多少要多少。”

    要是不給呢?”

    打啊。”張儀又複剛才那副狂傲模樣,道,“三晉這次被打得要多慘有多慘,咱們要不著燕、楚的好處,就要三晉的,他們不給,就接著打。打到他們交地,打到他們打不動。”

    雖說有些誇張,但張儀所言也絕非空口之詞。這次五國盟軍中三晉可以說是慘敗而歸,魏國的軍事實力受到了絕對的打擊,趙國和韓國也受到重創,此時如果秦國態度強硬,他們不是妥協就是再次交戰。如果交戰,隻可能再添死傷。

    秦國兩度從五國盟軍壓境的困境中抗了過來,秦軍悍勇的名聲便得到了更為有力的傳播。而以這強悍軍隊作為後盾,秦國對三晉發起了頗為嚴苛的媾和條件。

    麵對秦國過分的要地條件,韓國率先提出的異議,並且堅決不予秦國土地。如此一來,如張儀所言,秦軍發動了對韓國的進攻。

    五國攻秦之後不久,秦、韓兩軍便在修魚發生了正麵的衝突。又是十數萬人的交火,持續了將近半個月的時間,最後以秦軍打敗韓軍結束,五萬韓軍被俘,韓國大將軍申差也落入秦軍之手,震驚天下。

    此戰秦軍幾乎以打壓性的形式一路碾壓韓軍,申差出於無奈才被迫投降。自此之後,秦軍之名幾乎令各國聞風喪膽,暫且便無人再敢欺秦。

    喜訊傳來時,嬴駟正在看公子蕩和公子稷比武。兩個孩子煞有介事地舉著木劍對陣,並沒有因為平日的兄弟情分而有所謙讓,尤其是公子蕩,更是展現出在武力進攻方麵的天賦。

    一局比試結束,公子蕩獲勝,嬴駟將他二人都招到身邊,道:“二弟教得好,我秦劍的威風可是從你們這兩個娃娃身上都露出來了。”

    我一定會好好練習,把舅舅的本事都學到,將來和舅舅一樣,帶兵打仗,保衛秦國。”公子蕩道。

    那我要跟相國學治國之道,經典倫理,將來和當哥哥文武合璧。”公子稷道。

    幾個大人正被孩子們的話逗得開懷,魚城捷報恰好傳到,嬴駟看過軍報之後大喜道:“嬴華果真沒有令寡人失望,這就把韓軍打得沒了下招,這會兒申差和五萬韓軍俘虜都在魚城,等著聽後發落呢。”

    五萬俘虜不是小數目,大王想好怎麽處置了麽?”羋瑕道。

    嬴駟正要說話,卻忽然覺得頭疼不止,魏黠立即命人傳來太醫,說的也都是從來的老話。

    此時羋瑕已經帶著公子蕩和公子稷離開,房中隻剩下魏黠和嬴駟。看著此時正被嬴駟拉著的手,魏黠低低歎了一聲。

    寡人還沒死呢。”嬴駟正合眼躺在榻上,說完這話,他睜開雙眼看著魏黠,竟有些責怪的意思。

    魏黠看他這副模樣,忍俊不禁道:“大王說話越來越沒邊際了,什麽死不死的,我可不是在感歎你的身體。”

    是為了韓軍俘虜的事?”見魏黠正色點頭,嬴駟便立刻坐起身,也不要魏黠幫扶,停頓了一會兒,問道,“你怎麽想?”

    軍國大事,你問我一個婦人?”

    你摻和的軍國大事還少?”

    被嬴駟堵得沒話說,魏黠幹脆道:“還是把相國他們請來和大王一塊商量這件事吧。”

    見魏黠要走,嬴駟忙拉住,道:“你過去也不是這麽扭捏的人,問你就實話實話,就咱們兩個,不帶外人。”

    魏黠輕輕撇開嬴駟的手,去搬了小幾放在榻前,又拿來筆墨擺好。

    嬴駟不明所以,問道:“你這是做什麽?”

    魏黠把筆遞給嬴駟,道:“咱們把想法各自寫下來,寫完了放一塊看看。”

    盡管這做法有些迂回,嬴駟卻也明白是魏黠希望他可以自己有過考量之後再用旁人的想法作為參考,便笑著從魏黠手裏接過筆,看著魏黠坐去案邊的身影,道:“你這心思我都快猜不出來了。”

    魏黠沒有搭理他,而是拿起筆專心地寫了起來。

    嬴駟看魏黠專注的模樣不去打擾,也懶得再拿竹簽,便直接在自己掌心寫下了處置俘虜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