兗州之難篇

字數:5043   加入書籤

A+A-




    12月,司空趙溫罷官。27日,衛尉張喜升任司空。

    本年,琅琊王劉容去世,暫時國除。

    194年1月13日,漢獻帝劉協下詔大赦天下,改元興平。17日,14歲的劉協行元服禮。2月1日,有司奏請立後。劉協下詔拒絕“皇妣至今未能好好下葬,朕哪有心思管後宮之選”於是5日,劉協生母王美人被追封為靈懷皇後。7日,改葬文昭陵。10日,劉協行籍田禮。

    陶謙抵擋不住曹操的猛攻,向田楷求救。田楷派劉備前去救援。劉備自有兵數千人,陶謙又撥給4千丹楊兵,開始與曹軍作戰對峙。最後曹軍糧食吃完,退兵而還。劉備則離開田楷,歸附陶謙,被陶謙任命為豫州刺史,屯駐小沛。

    3月,馬騰、韓遂秘密聯絡諫議大夫種邵、侍中馬宇、左中郎將劉範等朝中大臣,準備偷襲長安,誅殺李傕等人。最後密謀泄漏,種邵等人逃出長安,出奔右扶風郡治槐裏縣。馬騰、韓遂則在長平觀被樊稠、郭汜及李傕的侄子李利擊敗,退還涼州。之後叛軍又攻打槐裏縣,種邵、劉範被殺。但李傕等人也並不想把關係搞得太僵,於是4月,便以漢獻帝劉協的名義下詔赦免馬騰、韓遂二人,並封馬騰為安狄將軍、韓遂為安降將軍。

    夏天,曹操命荀彧、程昱留守濟陰郡鄄城縣,自己再次率軍攻打陶謙。攻下五座城池,略地至琅邪、東海郡,所過殘滅。又在郯縣之東擊敗劉備,攻陷襄賁縣。陶謙恐懼之下,欲逃往揚州丹楊郡。可突然,曹操撤軍了…

    曹操撤軍的原因是作為根據地的兗州突然發生了叛變。這場叛變和兩個人有關:張邈、陳宮。

    張邈少時好遊俠,與袁紹、曹操皆是好友。也曾是當年的討董諸侯之一。因曾以正義指責過身為盟主的袁紹,被袁紹忌恨,命曹操暗殺之。曹操不聽。此次曹操東征徐州,曾以全家老小付托“我若不還,爾等可往依孟卓(張邈字孟卓)”然而張邈心中卻始終因當年袁紹曾命曹操要殺自己一事不安。陳宮則秉性剛直壯烈,屢次頂撞曹操,心中也早已存下不可與曹操共事之念。而二人選擇的外援則是因李傕之亂逃出長安,輾轉於袁術、張楊、袁紹帳下的呂布。一年前,呂布舍袁紹而複投張楊之時,曾路過張邈的陳留郡。二人宴敘盡歡,臨別時還把臂訂盟,約定緩急相救。

    而促使張邈、陳宮選擇投靠呂布、反叛曹操的直接原因則是前九江太守邊讓因譏議曹操,而全家被曹操所殺一事。邊讓素有才名,在兗州士大夫群體中頗有聲名。他如此被殺,在兗州士大夫集團裏引發了恐懼。陳宮便與許汜、王楷、張邈、張邈之弟張超共謀叛操。

    曹操東征徐州時,命陳宮留守東郡,陳宮秘密將呂布迎入,任兗州牧(《三國演義》中,陳宮因曹操殺呂伯奢一家,並說出‘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而與曹操分道揚鑣,就是純粹的家言)

    張邈派部下劉翊來見荀彧“呂將軍此來,是相助曹將軍攻打陶謙的”然而卻瞞不過荀彧。荀彧急召駐在濮陽的東郡太守夏侯惇。夏侯惇到達的當晚,便誅殺謀叛者數十人,才將鄄城形勢穩定下來,但濮陽已被呂布占去。

    豫州剌史郭貢率兵數萬來到鄄城城下,要見荀彧。荀彧不顧夏侯惇等人的反對,前往相見,終於嚇退了這數萬兵馬。

    此時,兗州各郡縣皆已投降呂布。隻有濟陰郡鄄城縣、東郡範縣、東阿縣這三座縣城還在曹操手上。荀彧、程昱、夏侯惇等人一麵把這一消息急報曹操,一麵死守這三座縣城。呂布的部署是由陳宮攻打東阿縣、氾嶷攻打範縣、呂布自己攻打鄄城縣。荀彧則決定由自己固守鄄城、範縣由範縣縣令靳允來守、東阿縣則由東阿人程昱去守。程昱在往東阿縣急趕屍,特意經過範縣,去見了靳允,勉勵他用心守城。靳允流涕表示雖然現在自己一家老小都在呂布手上,但自己仍不敢有二心。最後靳允設下伏兵,刺殺氾嶷。

    程昱派兵守住倉亭的黃河渡口,陳宮不能飛渡,就此被阻在黃河北岸。當然,程昱仍是不敢怠慢,第一時間趕到了東阿縣,見到了縣令棗祗,布置防禦。

    呂布親自攻打鄄城縣也不能攻克,隻得回兵濮陽縣。

    曹操在得知後方不穩的情況後,也火速撤兵趕了回來。一見程昱就拉著他的手說“不是先生建功,恐怕我曹操回來連家都沒有了”任命程昱為東平國國相,屯於範縣。然後針對呂布的部署,曹操一針見血的指出“如今兗州差不多都在呂布的手裏了,然而他卻沒能占據東平國,斷絕任城國亢父縣、泰山郡這些我從徐州撤兵回來的必經之道,利用地利之便來襲擊我,反而西屯濮陽,真是有勇無謀。看著吧:我馬上就去攻打濮陽,消滅呂布”

    5月,漢獻帝劉協下詔:封郭汜為後將軍、樊稠為右將軍,並開府如三公,與太尉朱俊、司徒淳於嘉、司空張喜、車騎將軍李傕並為六府,皆掌選舉之權。但實際上,選舉之權隻是操在李傕、郭汜、樊稠三人之手,而朝廷三公所舉,終不見用。

    6月1日,劉協下詔:因涼州的敦煌、酒泉、張掖、武威這河西四郡距涼州州治漢陽郡隴縣遙遠,且有河寇,故將此四郡從涼州分離出來,另設為雍州。任命邯鄲商為雍州剌史。

    2日、3日,京師長安兩次地震。30日,日食,大蝗。漢獻帝劉協避正殿,下詔寢兵,不聽事五日。

    7月7日,太尉朱俊罷官。13日,太常楊彪升任太尉,錄尚書事。19日,楊定被封為安西將軍,開府如三公。

    三輔地區大旱。從4月一直到7月沒下過一滴雨。劉協避正殿祈雨,又派使者去審冤獄,釋囚徒。當時稻穀賣到了50萬錢一斛,豆麥賣到了20萬錢一斛,長安城中人相食。劉協便命侍禦史侯汶取出太倉府中的米豆賑濟貧民,卻發現餓死者人數如故。劉協心疑賦恤不實,便決定親自試驗。他下令取來米豆各5升,就在自己眼前熬粥。最後發現這10升的米豆隻能熬成二盆稀粥。劉協大怒,下令將侯汶杖責五十。

    8月,馮翊羌反叛,被郭汜、樊稠擊敗。

    9月,司徒淳於嘉罷官。

    曹操率兵夜襲,攻破呂布部將在濮陽縣之西的營寨,然而還未來得及高興,呂布就親自帶兵殺到。兩軍自清晨戰至黃昏,數十會合下來,曹軍中無人能是呂布的對手,情勢甚急。曹操緊急下令當場招募勇士,司馬典韋挺身而出,冒著如雨的箭矢,手持雙戟,衝進呂布軍中。曹軍其他將領也保著曹操,跟在典韋身後,終於衝開一條血路撤了回去。回去後,曹操立刻封典韋為都尉,讓他率親兵數百人,專在大帳左右護衛自己。

    曹操取得濮陽城中首富田氏的內應,得以從東門進入城內。剛一進城,曹操就下令在東門放火,以示破釜沉舟之意。然而即便如此,由於青州兵抵擋不住呂布騎兵的強攻,引發曹軍大敗。曹操本人甚至左手手掌也被燒傷,還墜下馬來。多虧司馬樓異將自己的坐騎讓與曹操。呂布手下的騎兵與曹操正麵遭遇而不識,反而向曹操本尊詢問“曹操何在”急中生智的曹操回答“前麵騎黃馬者便是”這才僥幸逃脫。回到軍營後,曹操欲安定軍心,連夜親自檢點兵馬,吩咐打造攻城器械。之後,曹、呂二軍對峙有百餘日之久。因當年大蝗災,兩軍糧食各盡,互相罷兵。9月,曹操返回鄄城。呂布則退到濟陰郡乘氏縣,卻被當地人李進擊走,於是又退到山陽國。

    10月,曹操轉屯至東阿縣。這時袁紹的使者忽然來到,說袁紹想請曹操徙居鄴縣他的地盤上。曹操新失兗州,軍糧又將盡,見有這樣的好事,便想答應了。不過程昱堅決反對寄人籬下,最終勸服曹操。

    10月,衛尉趙溫升任司徒,錄尚書事。

    12月,分安定郡、右扶風為新平郡。

    年初,馬騰、韓遂密謀攻李傕不成,害死了作為內應的劉焉長子劉範,劉焉次子劉誕也被牽連入獄而死。唯一還在世的少子劉璋在其父好友、議郎龐羲的幫助下逃出長安,入蜀與父親相見。益州州治廣漢郡雒縣因遭遇火災,被燒得一幹二淨,劉焉決定將州治遷往蜀郡cd縣。這把大火燒掉的不僅是雒縣,還有劉焉的生命。不久,劉焉就在對兒子的思念中,疽發背而去世。益州本地大吏趙韙等人共同擁戴溫仁的劉璋繼任益州刺史,但長安朝廷卻下達詔書,封扈瑁為益州刺史。劉璋部將沈彌、婁發、甘寧等人奉扈瑁為主,起兵攻打劉璋,失敗後逃入荊州。最後,漢獻帝劉協還是下詔封了劉璋為益州牧。劉璋任命趙韙為征東中郎將,率軍駐於巴郡朐忍縣,準備攻打荊州劉表。

    本年,徐州牧陶謙去世。臨終前吩咐自己的別駕麋竺“非劉備不能安此州”於是陶謙死後,麋竺便率州人來到小沛,要迎劉備為徐州之主。劉備辭不敢當“袁術近在九江郡壽春縣,袁家又是眾望所歸,你們可讓他兼領徐州啊”但典農校尉陳登、北海國國相孔融等人都反對袁術,劉備這才答應暫領徐州。

    兩年前,馬日磾、趙岐二人奉詔,持節鎮撫關東。來到壽春後,袁術卻絲毫不給麵子。趙岐守誌不橈,袁術還有些忌憚。而馬日磾較為軟弱,袁術便不放在眼裏。詐言借節一觀,便奪節不還。且要逼馬日磾做自己的軍師。馬日磾不願,一再求去,袁術始終不允。最終氣得馬日磾嘔血而死。

    本年,被喻為“小霸王”的20歲的孫策正式登上曆史舞台,開始建立未來三分天下的江東孫吳政權的基業。在江都結納豪俊,有為父孫堅複仇之誌。

    丹楊太守周昕與袁術不和,袁術任命孫策的舅舅吳景為丹楊太守,讓他帶兵去攻打周昕,奪下丹陽郡。又任命孫策的從兄、當年孫堅死後掌管孫堅餘部的孫賁為丹楊都尉。孫策將母親、弟弟托給部下張紘照顧後,自己單身到壽春來見袁術。涕泣請求袁術將當年孫賁交給他的自己父親的舊部歸還。袁術當然不肯“你舅舅和從兄現在都在丹楊郡,那裏是三吳要地,必有精兵,你不如去那裏召募”

    孫策於是與呂範、族人孫河等人一起先到吳郡曲阿縣接來了母親、弟弟,然後便去丹陽郡投奔舅舅吳景。並在當地招募到數百士兵,不料卻被一個叫祖郎的涇縣賊帥所襲,傷亡過半。無奈之下,孫策隻得再去見袁術。涕泣拜求之下,袁術終於答應將其父孫堅餘部千餘人還給孫策,並封孫策為懷義校尉。

    孫策得到其父舊部後,別立一營。有一次,孫策部下一騎士有罪私逃,逃進袁術軍營的內廄之中。孫策派人就在袁術營中將此人斬首。隨後親自來見袁術謝罪。袁術也不予計較。經此一事,眾將始知孫策的膽略,軍中益畏憚之。袁術部將喬參、張勳皆傾心敬服。就連袁術本人也感歎“使術有子如孫郎,死亦無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