鄴城陷落篇

字數:5010   加入書籤

A+A-




    5月,曹操下令毀去土山、地道,改用鑿塹圍城之法。塹壕周長40裏,一開始挖得很淺,人可以直接跨腳過去。審配在城頭遠遠望見而笑,也不以為意。誰知在一夜之間,曹操竟下令軍士們連夜趕工,將塹壕挖至兩丈之深,然後引漳水以灌鄴城。審配這下悔不當初,隻能困守孤城。城中餓死者過半。

    7月,袁尚率兵萬餘,回救鄴城。先命主簿李孚入城去通知審配。李孚在曹軍的重重包圍下成功入城,與審配相見。城中守軍悲喜交加,鼓噪大呼萬歲。曹操知道後道“李孚的任務不僅是要入城,還要出城去向袁尚報告城中的情況。我們就等他出城時抓他”李孚也不敢冒險,於是他想了個辦法:讓審配將城中數千老弱集中起來。晚上,讓他們每人手持白幡,分別從鄴城南麵三個城門而出,去向曹軍投降。李孚也扮作降人,混在其中,突圍而去。

    諸將皆以為鄴城是袁尚軍的老家,此次回援,必將死戰,不如避之。曹操卻不以為然“袁尚若從大路而來,我當避之。若循西山小路而來,說明其心已怯,正可一戰成擒”而袁尚此次回軍,果然是循西山而進,來到鄴城已東17裏的陽平亭,在滏水邊紮下營寨。

    一天晚上,城內外同時舉火相應。審配從城北殺出,與袁尚一起夾攻曹軍。結果反被曹操擊敗,審配逃回城中、袁尚逃到曲漳邊紮營。在曹軍未形成合圍前,袁尚已派原豫州刺史陰夔、陳琳二人來見曹操乞降。被曹操拒絕,袁尚連夜逃往祁山,曹軍緊追不舍。袁尚的部將馬延、張顗投降曹操。袁軍大潰,袁尚逃奔中山國。袁軍輜重及袁尚本人的印綬、節鉞、衣物,皆被曹操所得。曹操下令將這些東西取示城中。頓時守軍士氣大沮。審配急忙下令道“曹軍已疲,我們堅守死戰,必能退敵。且幽州袁熙二公子也必會來相助,何憂無主”後來有一次曹操曾至鄴城下行圍,審配還安排伏弩,準備狙殺曹操,最終沒能成功。

    8月2日晚,審配之侄、東門校尉審榮打開鄴城城門,迎曹軍入城。審配在巷戰中被擒。被俘前下令殺盡囚於獄中的辛評家屬。身在曹軍中的辛毘趕往解救,已不及。所以看到審配被綁進來,辛毘氣得以馬鞭擊其頭而罵。審配道“皆是汝輩,引外人破我冀州,恨不能將你也一起殺了”

    審配被押著來見曹操。曹操問“當日孤行圍之時,城上弩箭為何如此之多啊”審配卻回答了四個字“猶恨其少”曹操道“卿乃忠臣,何不降我”但審配意氣壯烈,終於橈辭,隻一心求死。加上一心為家人報仇的辛毘在旁號哭不已,曹操最終決定成全審配。袁軍中有一降者張子謙,素來與審配不和。他笑對審配道“如今你與我相比如何”結果被審配厲聲斥道“你是降虜、我是忠臣。你怎配與我相比”臨行刑前,曹操滿足了忠臣審配的最後一個要求“我君袁尚在北,不可令我向南而死”

    8月,曹操進入鄴城,首先去祭祀袁紹之墓,哭涕甚哀。在袁紹墓前,曹操回憶起當年二人一同起兵反董時的一段對話。袁紹問曹操“若事不成,則方麵何所可據”曹操反問“足下以為何如”袁紹說“吾南據河,北阻燕代。兼戎狄之眾,南向以爭天下”曹操則說“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禦之,無所不可”

    對袁氏一門女眷,曹操極加慰勞,並還其寶物,賜雜繒絮,稟食之。同時,曹操與卞夫人所生的長子曹丕今年已18歲,由曹操做主,迎娶袁熙之妻、23歲的甄氏為妻(袁熙死於三年之後的207年9月,實在不知該如何評價甄氏這種“重婚”?曹操真是不尊禮教之人!另外,野史更大肆渲染這位甄氏與曹丕、曹植兄弟之間的三角戀情。甚至有傳言:未來的魏明帝曹叡是曹植之子。但筆者查了一下各人的年齡,覺得實在不太可能:曹叡在次年205年就出生了,說明曹丕和甄氏是在鄴城落城後不久就結婚了。此時的曹植才13歲,應不會對這位比自己大10歲的嫂嫂產生什麽感情吧?要生個兒子就更不可能了)

    9月,曹操下令免去河北百姓今年的租賦,並嚴申抑製豪強兼並之法,以收民心。漢獻帝劉協下詔封曹操為冀州牧。曹操讓還之前擔任的兗州牧。

    牽招曾奉袁尚之命往上黨郡督運軍糧,可沒等他回來,袁尚就已敗逃中山國。牽招就去勸說並州刺史高幹迎接袁尚,二人並力拒敵,但高幹不聽。牽招無奈,隻能投奔曹操,被任命為冀州從事。

    許攸恃功驕嫚,有一次曾當眾叫曹操的小字,還當眾宣稱“若非有我,爾等不得冀州也”最終激怒許褚,被殺。

    曹操辟冀州名士崔琰為別駕,對崔琰道“昨天我查了冀州的戶籍,發現光甲兵就有三十萬。的確不愧為大州啊”崔琰正色道“如今天下分崩,袁氏兄弟日夜操戈,致使冀州百姓暴骨荒野。本以為您率王師會來解救他們。存問風俗,救民塗炭,可你現在最關心的竟是甲兵數量,這未免他讓冀州百姓失望”曹操立即改容稱謝,尊為上賓。

    10月,高幹以並州投降曹操,仍被曹操任命為並州刺史。

    趁曹操攻打鄴城之機,袁譚反叛曹操,攻取甘陵、安平、勃海、河間等郡國。並攻打中山國的袁尚。袁尚敗走涿郡故安縣,去投奔二哥袁熙。袁尚餘部被袁譚收編,還屯平原郡的龍湊。10月,曹操給袁譚寫信,指責他負約,並將袁譚之女送還,取消婚約。隨後出兵征討袁譚。12月,袁譚敗走渤海郡南皮縣,在清河邊紮營。曹操則入主平原郡,平定諸縣。

    12月,漢獻帝下詔賜三公以下各級官吏金帛。此後三年一賜,以為常製。

    本年,曹操封公孫度為武威將軍、永寧鄉侯。公孫度怒道“我是遼東王,封什麽鄉侯啊”將此印綬藏於武庫、不予接受。公孫度死後,其子公孫康繼立。封其弟公孫恭為永寧鄉侯。

    牽招曾在袁紹手下時領烏桓之事,於是曹操為搞好與烏桓之間的民族關係,便派牽招前往柳城招撫。正值烏桓峭王選了五千騎兵,想南下去幫助袁譚。還有公孫康也派使者韓忠給峭王帶來單於印綬。峭王於是決定大會群臣,聽聽牽招會說些什麽“昔日袁公曾以天子之命封我為單於,現在曹公又說會表奏天子,封我為單於。可現在遼東也派人給我送來了單於印綬。我究竟該聽你們誰說的呢”牽招怒斥韓忠,甚至拔刀欲斬之。峭王見要弄出了人命,急忙赤腳下座,抱住了牽招,為韓忠求情。牽招也給了峭王麵子,放過了韓忠,但逼得峭王辭遼東之使,罷南下之兵,向曹操表示臣服。

    本年,孫權的三弟、丹楊太守孫翊被部下媯覽、戴員二人所殺。以為當年被孫權所殺的主人、吳郡太守盛憲報仇。

    在吳郡丹徒縣京口駐紮的孫河(孫堅族子。出後姑俞氏。隨孫堅、孫策父子征戰有功,孫策命其複姓為孫)聞變後,火速趕往丹陽郡治宛陵縣,想處置事變。結果又被媯覽、戴員二人殺死。二人遣使往九江郡聯絡許都朝廷任命的揚州刺史劉馥,請他移駐九江郡與丹陽郡交界的曆陽縣,以便自己用丹楊郡歸附朝廷。

    成功殺死孫翊、孫河二人之後,媯覽、戴員便開始有些得意忘形。媯覽甚至大模大樣的入居軍府之中,還欲逼取孫翊之妻徐氏。徐氏既為保清白,又要為丈夫報仇,於是道“得等到月末,設祭除服之後,方可聽命”媯覽也同意了。徐氏秘密召見孫翊昔日親近舊將孫高、傅嬰、徐元等29餘人,涕泣盟誓合謀,要為孫翊報仇。

    月末晦日,設祭之時,徐氏哭泣盡哀。結束後卻立即除服,薰香沐浴,言笑歡悅。媯覽暗中觀察,沒發現任何異常,便放下心來。卻不知徐氏早已秘密將孫高、傅嬰二人藏於自己房中,之後再召媯覽入內。媯覽進房後,徐氏先是向其一拜,隨後便大呼“二君可起”孫高、傅嬰便從房中衝出,將媯覽殺死。其餘人則在外麵同時動手,將戴員殺死。隨後,徐氏又換上縗糸至之服,以這兩人的首級祭奠亡夫孫翊。

    當時,孫權正在豫章郡椒丘城。得知事變後也匆匆返回丹楊郡,下令將媯覽、戴員及其餘黨全部族誅。提拔孫高、傅嬰二人為牙門,其餘人也都各有賞賜。丹陽太守則由堂兄孫瑜繼任。

    孫河17歲的侄子孫韶在伯父死後,收攏餘部返回京口,嚴加守備。孫權在丹陽郡處事完畢後便返回吳郡,半路特意前往京口視察。一天晚上來到了京口。孫權下令紮營,同時進攻城池。孫韶早有準備,紛起守禦。孫權自然不會使雙方真的打起來。見已達到目的,便派人去說明情況,雙方各自止鬥,一夜無事。第二天,孫權親自入城去見孫韶,封孫韶為承列校尉,統率孫河舊部。

    205年1月,曹操親征南皮,數次擊敗袁譚之後,曹操想要緩圖,被議郎曹純勸止。曹操親自擂鼓,曹軍個個爭先,終於攻下南皮城。袁譚在出逃路上被殺。

    曹操下令將郭圖及其妻子斬首。又命自稱冀州主簿的李孚入南皮城,告諭官吏百姓,各安故業,不得相侵,城中乃安。

    之前奉袁譚之命前往樂安國運糧的王修聽說袁譚正被曹操圍攻,急忙組織青州各地兵馬,準備去救袁譚。可在北海國高密縣,王修就聽到了袁譚的死訊,不禁下馬號哭“無主,何歸”隻能去見曹操,請求為袁譚收屍。曹操準其所請,並讓王修仍回樂安督運軍糧。

    此時,袁譚所部諸城皆已降服,唯有樂安太守管統不降。曹操就命王修去將管統的首級拿來。王修不忍殺這樣一個亡國忠臣,便將管統押回去見曹操,並代為求情。最後曹操也赦免了管統,又任命王修為司空掾。

    郭嘉建議曹操多多征辟青、冀、幽、並四州名士為自己司空府的掾屬,以收人心。曹操悅而從之。甚至當年為袁紹起草《討曹操檄》的陳琳也被赦免,與建安七子中的另一人阮瑀一起被任命為記室。

    王鬆占據涿郡,聽從部下劉放的建議歸順曹操,曹操任命劉放為參司空府軍事。

    袁熙的兩個部將焦觸、張南反叛,將袁熙、袁尚兄弟逼得無法立足,逃奔遼西烏桓。焦觸自封幽州刺史,脅迫轄下的諸郡守、縣令,背袁投曹。他陳兵數萬,大會諸人,殺白馬盟誓“敢違者斬”眾人皆不敢違。隻有別駕韓珩大義凜然,誓不降曹。焦觸最後也沒為難韓珩,放了他一馬。而投降的焦觸、張南等人都被曹操封為列侯。

    4月,黑山起義軍首領張燕率部下十餘萬眾投降曹操。被封為安國亭侯。

    4月,幽州刺史、涿郡太守被故安人趙犢、霍奴所殺,三郡烏桓也出兵攻打漁陽郡獷平縣的鮮於輔。8月,曹操親征,斬殺趙犢等人。並揮軍渡過潞水,去救獷平之圍,烏桓兵逃出塞外。

    9月,漢獻帝下詔賜百官尤貧者金帛。

    9月,曹操下令整頓冀州風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