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之死篇

字數:5183   加入書籤

A+A-




    220年1月,曹操來到洛陽。這時,孫權突然將關羽的首級送來。曹操這時雖已66歲,且即將去世,但多年的政治軍事鬥爭仍讓他一眼就看穿了孫權的這一嫁禍之計。想讓劉備認為關羽之死、荊州之失是曹操的一手策劃,而發兵去向曹魏報仇。老謀深算的曹操豈會上這個當?立即下令在洛陽城外以王侯之禮厚葬關羽的頭顱。

    做完了這最後一件事,23日,一代英雄曹操終於於世長眠。陳壽在《三國誌》裏這麽評價魏武帝“漢末天下大亂,雄豪並起。太祖運籌演謀,鞭撻宇內。攬申、韓之法術,該韓、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矯情任算,不念舊惡,終能總禦皇機,克成洪業者,惟其明略最優也。抑可謂非常之人,超世之傑也”司馬光在《資治通鑒》中則是如此評價“知人善察,難眩以偽。識拔奇才,不拘微賤,隨能任使,皆獲其用。與敵對陳,意思安閑,如不欲戰。及至決機乘勝,氣勢盈溢。勳勞宜賞,不吝千金。無功望施,分豪不與。用法峻急,有犯必戮,或對之流涕,然終無所赦。雅性節儉,不好華麗。故能芟刈群雄,幾平海內”

    最高統治者的去世,在任何國家都是一件影響巨大且深遠的政治事件,在天下尚未統一的三國時期就更是如此。死者還是曹操。在這個世界上,強人往往具備幾種動物的凶猛性格,那就是虎一樣的威勢,豹子一樣的速度,老鷹一樣的眼力,狐狸一樣的狡猾。這麽一種強人的去世會帶來什麽?可想而知!且還死在了洛陽、世子曹丕因留守國都鄴城而不在身邊,無法柩前繼位。這一切,都使得當時的宮中、軍中一片騷動。

    在這樣的關鍵時刻,賈逵、徐宣、陳矯、司馬孚等人的挺身而出,終於穩定住了局勢。但從這一緊張尖銳的矛盾衝突中,我們也看出了從三國鼎立到魏晉一統的曆史發展必然趨勢——魏晉人才濟濟,遠非蜀漢和東吳能比!不過下屬官員的才華出眾,從另一方麵也潛伏著特有的危機。司馬孚正是晉宣帝司馬懿的三弟,而賈逵之子賈充、陳矯之子陳騫都是未來西晉王朝的佐命功臣。他們的果斷與堅決正展示了士族勢力的強大。江山纏遞的苗頭,在曹操逝世之際也許就已分明顯露了出來…

    有曹氏宗族中人建議將諸城守全部換成出身譙、沛的家鄉人。被徐宣厲聲反駁“如今遠近一統,人皆忠心。若專任譙、沛之人,必傷親衛之心”曹操當年平定黃巾起義後收編的第一批老部下青州兵於此時發生兵變,擅自解散歸家。眾人皆認為應前去征討。被賈逵阻止,且命沿途郡縣供給食宿,任其歸去。而對曹操的葬禮,群臣都認為應秘不發喪,賈逵卻認為這種大事絕對瞞不住,與其讓大家疑神疑鬼的去猜測,不如公開發喪。

    以上都是為穩定人心做的一些緊急措施。不過眼下最重要的還是要讓曹丕火速繼位,掌握權力,才能穩定大局。為實現這一目標,洛陽、鄴城、許都三地都紛紛緊急行動起來。在洛陽,麵對率兵趕到,逼問先王璽綬所在的曹彰,賈逵回答得大義凜然“國有儲君,先王璽綬這種事情,絕不是君侯所能問的”同時,安排司馬懿等人將曹操的梓宮緊急送回鄴城。

    在鄴城,司馬孚麵對號哭不已的曹丕,諫道“先王已晏駕,天下恃殿下為命。殿下應上為宗廟,下為家國,不必效匹夫之孝”麵對號哭不已的群臣,司馬孚道“先王晏駕,天下震動。諸位應早立嗣君,以鎮萬國。但哭有什麽用”群臣提出要讓太子曹丕繼位,需要天子的詔書或者魏王的遺命,才能名正言順。陳矯道“先王薨於外,天下惶懼。現在還能再講究什麽禮法?太子應立刻繼位,以係遠近之望。且洛陽方麵形勢不明,曹彰、曹植兄弟都在那裏,萬一生變,此社稷之危也”

    於是特事特辦。一天之內便具官備禮,將曹丕繼承王位所需的一切全部辦好。第二天一早,由王後卞夫人發布命令,太子曹丕繼魏王位,大赦。卞夫人被尊為王太後。

    而在許都,漢獻帝劉協在華歆的逼迫下寫下詔書,封曹丕為丞相、魏王、冀州牧。

    1月,漢獻帝劉協下詔:改元延康。

    2月4日,曹丕下令廢除池苑之禁,減免關津之稅,皆複什一。

    5日,漢獻帝劉協下賜諸侯王、將相以下粟萬斛、帛千匹及金銀。又派使者巡行各郡國,一旦發現有違法及暴虐者,直接上奏。

    16日,曹丕任命太中大夫賈詡為太尉、禦史大夫華歆為相國、大理王朗為禦史大夫。是為魏國三公。

    2月,曹丕命鄢陵侯曹彰等諸弟全部返回自己的封國。並下令將作為曹植同黨的丁儀、丁廙兄弟等丁氏男丁全部誅殺。

    2月,曹丕下令設置散騎常侍、侍郎各4人。並規定:諸宦者擔任官職不得超過諸署令。並將此禁令著於金策,藏之石室。

    2月,士族代表、尚書陳群向曹丕提出九品官人法。建議在各州郡設置中正官,由中正官對本州郡內的各類人才品評等第,按賢愚分為九等,以此作為選拔人才做官的依據,從而全盤否定了曹操一貫主張的唯才是舉原則以及漢朝一直以來實行的察舉製。曹丕出於其個人想篡漢自立,欲求得士族官員支持的目的,慷慨的予以批準施行。九品中正製在起初相比於察舉製,還是有一定積極意義的,但很快就淪為士族階層壟斷做官權利的製度,造成‘上品無寒門,下品無貴族’之弊。此弊一直延續了魏晉南北朝近400年,直至隋文帝楊堅用科舉製來取代它…

    3月,曹氏的故鄉譙縣突現黃龍。有一個叫殷登的人回憶起44年前,也有‘黃龍見譙’的同樣一幕,同時他還記起當年太史令單飆對光祿大夫橋玄說過這樣一番話“此地當有王者興。不出50年,此景當複現,那時就是王者出現的時候了”對於這番忽悠,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曹丕信了。還特地召見殷登,賜穀300斛。

    3日,前將軍夏侯惇升任大將軍。11日,曹丕下令:封已去世的毛玠、王修、涼茂、袁渙、謝奐、萬潛、徐奕、國淵等人的子孫為郎中。

    3月,穢貊、扶餘單於、焉耆、於真王皆遣使奉獻。

    4月12日,渤海郡饒安縣報告有白雉出現。曹丕下令免除饒安縣田租;渤海郡百姓每百戶賜牛、酒,大酺三日;命太常官以太牢之禮祭祠宗廟。

    25日,大將軍夏侯惇去世。

    5月3日,漢獻帝劉協下詔:追尊曹操之父曹嵩為太王、母丁氏為太王後。又封曹丕之子曹叡為武德侯。

    5月,左馮翊的山賊鄭甘、王照二人及盧水胡率眾來降。曹丕大喜,封鄭、王二人為侯。

    5月,西平郡的麹演起兵,公開反對由曹丕派來的涼州刺史鄒岐。張掖郡的張進、酒泉郡的黃華也各自將本郡太守杜通、辛機拿下,自稱太守,與麹演聯同一氣。武威郡的三種胡也乘機複叛。武威太守毋丘興急忙向金城太守、護羌校尉蘇則求救。當時有郝昭、魏平兩位將軍正屯兵於金城郡,但他們非奉詔是不得出兵的。蘇則的部下們則認為賊勢太盛,須待大軍集合完畢,方能出去救人。

    為此,蘇則專門召見眾人開會,指出賊勢雖盛,但彼此之間未必同心。而等待朝廷詔令及大軍集合的時間,便會給叛軍磨合的時間。所以平叛宜速不宜遲。郝昭等人被當場說動,先發兵將武威三種胡的叛亂平定,然後與毋丘興合兵,攻打張掖郡的張進。麹演得知消息後,便率3千步騎趕到,以助戰為名,實欲為變。但被蘇則看穿,誘斬麹演,其黨散走。接著,蘇則率諸軍圍攻張掖。城破,張進被殺。酒泉郡的黃華立刻意識到下一個目標將是自己,急忙遣使乞降,河西得以平定。

    敦煌郡位於涼州7郡中最西北的一角。當時正逢太守馬艾去世,功曹張恭被眾人推舉,代行長史事。張恭便派其子張就前往許都,請朝廷派繼任太守前來。然而前往朝廷的道路已被遮斷,張就自然而然便落入叛軍之手。但張就寧死不屈,還給父親偷偷寫信,讓他勿以自己為念,當堅持忠義之心。張恭收到信後,便發兵攻打酒泉郡,又派200鐵騎及府中官屬,沿著酒泉郡北界一路向東,去迎接朝廷派來的新太守尹奉。最後涼州叛亂平定後,尹奉也得以平安到任,張就被救出,張恭被賜爵關內侯。

    6月7日,曹丕在鄴城東郊閱兵。26日,浩蕩南巡。霍性上疏勸諫,曹丕不但不聽,反而下令將其處死。

    7月6日,曹丕頒令,命百官有司各務其職,務盡規諫。

    7月,孫權遣使奉獻。武都氐王楊仆率族人內附,被安置於漢陽郡。

    7月,蜀將孟達因與劉備養子劉封不和,率部曲四千餘家,並拉著上庸太守申耽一起來投降曹丕。也不知出於什麽原因,曹丕甚是喜歡孟達這個降將,與其同輦。並封孟達為散騎常侍、建武將軍、平陽亭侯。將房陵、上庸、西城三郡合並為新城郡,封孟達為新城太守,委以西南之任。劉曄勸諫,曹丕不聽。又命夏侯尚、徐晃二人率兵去與孟達一起攻打劉封。劉封兵敗,逃回CD。

    劉封本為羅侯寇氏之子。劉備汝南兵敗後,剛到荊州投奔劉表之時,劉禪尚未出生,劉備膝下無子,便收養劉封為子(劉備為養子取名“封”為親子取名“禪”,足見其早有稱帝野心)諸葛亮顧慮到劉封個性剛猛,恐萬一劉備去世之後,劉禪將無法駕馭得了劉封,便力勸劉備趁機殺掉劉封。劉封就這樣無辜而死…

    20日,曹丕到達譙縣。在邑東大擺宴席,犒賞六軍及譙縣父老,設伎樂百戲,官吏百姓紛紛上壽,日夕而罷。

    7月,曹丕任命賈逵為豫州刺史。當時天下初定,許多州刺史都不能正常行使權力。而賈逵則率先做出了榜樣:豫州境內二千石以下各級官員,凡是驕縱不法的,全部彈劾奏免。又外修軍旅,內治民事,興陂田,通運渠,贏得官吏百姓一致稱道。曹丕也十分認可“賈逵乃真刺史”於是賜爵關內侯。並布告天下,當以豫州為法。

    10月1日,曹丕頒令:戰亡的士卒將一律由各郡國負責收葬,官為設祭。

    10月,左中郎將李伏首先上奏,請曹丕順應天意民心,登基稱帝。被曹丕拒絕。隨後,侍中辛毘、劉曄、尚書令桓階、尚書陳矯、陳群、給事黃門侍郎王毖、董遇等人聯名上奏,又被曹丕拒絕。9日,太史丞許芝以魏當代漢的各項讖緯上奏,再被曹丕拒絕。然後是辛毘、劉曄、散騎常侍傅巽、衛臻、桓階、陳矯、陳群、給事中博士騎都尉蘇林、董巴等人聯名上奏;督軍禦史中丞司馬懿、侍禦史鄭渾、羊袐、鮑勳、武周等人的聯名上奏,無一例外的都被曹丕拒絕。

    13日,漢獻帝劉協召集群臣,告祠高廟,命禦史大夫張音持節、奉璽綬詔冊,宣讀禪位詔書。18日,魏王曹丕上書辭讓。20日,劉協第二次禪讓。22日,曹丕第二次上書辭讓。25日,劉協第三次禪讓。27日,曹丕第三次上書辭讓。28日,劉協最後一次禪讓。這次曹丕總算“勉為其難”的同意了,下令立即在穎陰郡的繁陽趕築受禪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