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六章 冤魂大鬧永安宮
字數:5323 加入書籤
觀音菩薩怒了。
是動了真怒……
觀世音,得自在。
從來隻有她讓別人不自在,從來沒有人能讓她不自在。
“哼!”
觀音菩薩咬牙怒哼,“寶國公,算你狠!”
然而,此時,如來佛祖的諸多布置全廢,她束手束腳,也隻能怒哼一聲。
其實,觀音菩薩見寶國公勢大滔天,她在長安施展不開手腳,處處受製於人,於是想利用涇河龍王在長安城內鬧出點風波,再渾水摸魚,而且這隻是臨時起意,然而萬萬沒想到,那個寶寶居然如此狠辣,竟然直接殺了她的棋子。
借刀殺人反被殺,觀音菩薩吃了一個大大的癟。
木吒深感憋屈,恨恨道:“涇河龍王好歹是行雨天官,豈是說殺就殺的,哼,阿史那杜爾要為此付出代價。”
……
涇河龍王的頭被掛在了城門上。
不出半日,全長安的人都知道阿史那杜爾斬殺了一個妖怪。
東土大唐人族昌盛,妖魔鬼怪什麽的,反而十分稀少罕見,傳說一般的存在,眾人聽說後,個個抖索精神,紛紛跑到城門前開開眼界。
老百姓純粹看個熱鬧,樂嗬樂嗬就好,不過那些修行者則是來看門道,這一看不得了,許多人顏色變了。
哪裏是什麽妖怪,分明是龍頭嘛。
人間帝王是天子,真龍,而河海中的龍族,則是業龍,乃真龍之守護。
永安宮柱子上盤繞的那些五爪金龍,不但是皇權的象征,其實也是皇上氣運的守護神。
因此,自古以來,天子與龍,密不可分,關係匪淺,鐵哥們。
放在民間,有龍王廟,有拜龍王爺的習俗,祈求龍王爺保佑年年風調雨順,多子多孫等。
所以,在中原浩土,龍與人的關係是極好的,龍是權力,富貴,吉祥的象征,隻有拜龍的,少有屠龍的,除非是惡龍。
阿史那杜爾在涇河邊殺了這個龍,很多人斷定,這龍就是涇河龍王。
問題來了……
涇河龍王是正規行雨天官,多年來,為長安城行雲布雨,沒有功勞也有苦勞。
而且,涇河就在長安的城腳下,很少鬧水患,涇河水族也是供養漁市的重要來源之一,可以說,長安百姓對涇河龍王的印象還是不錯的。
擅殺涇河龍王是要被治罪的。
“這涇河龍王,被阿史那杜爾當成妖怪殺了,死得可夠冤枉。”
茶館裏,一些修行者聚集在一起,遙望著城門上那顆血淋淋的龍首,搖頭嗟歎。
“隻怕皇上要問阿史那杜爾的罪嘍。”
有人格外篤定的說道,“至少得給涇河水族一個交代才是。”
“哈哈,要我說,這怪得不阿史那杜爾,人家是突厥人,隻崇尚天上的雄鷹,哪裏管你是妖怪還是龍王,統統一刀砍了。”有人提出不同的見解。
眾人聽了,想想也是,不禁有些哭笑不得。
換了是別人擅殺龍王,哪怕是誤殺,朝廷肯定要懲戒一番,以平息涇河水族的憤怒,可動手的偏偏是來自突厥的都布可汗,太宗皇帝極為寵信的紅人,這就得另說了。
於是,文武百官聽了這件事後,沒有一個進言要皇上降罪,一個個全當笑話看,隻當是阿史那杜爾生性好戰,閑來無事跑到涇河邊發揮餘熱。
簡直不拿龍王爺當回事。
這件事也很快傳到了太宗皇帝那邊,結果,太宗皇帝聽了,啞然失笑,哈哈道:“阿史那杜爾真是活潑好動啊……”
而阿史那杜爾對於自己錯殺涇河龍王這件事,非但沒有一絲悔意,還大肆放言:“老子殺條龍跟殺豬似的……”
橫得不要不要的。
然後,阿史那杜爾真地宰殺一頭豬,在自家院子燒烤,還請來寶國公,薛仁貴,一起來嚐嚐他的廚藝。
有傳言說,寶國公和薛仁貴讚不絕口,為了搶肉吃,甚至大打出手。
熱鬧了一天,朝中終於有人上書,赫然是宰相殷開山。
令人瞠目結舌的是,殷開山居然請求太宗皇帝嘉獎阿史那杜爾。
沒天理了!
至於理由嘛,是……
殷開山大義凜然,痛心疾首,曆數涇河龍王累累罪狀,包括隋末戰亂年間,涇河龍王吞食流民,於貞觀元年連降三日大雨,致使長安城出現內澇,還有某年某月,三名少年到涇河遊泳淹死,有二人屍體至今未發現,疑似被涇河水族分而食之等。
太宗皇帝看了,接連點頭,居然真地嘉獎阿史那杜爾,封其為“屠龍勇士”。
阿史那杜爾感激涕零,比起榮華富貴,他更崇尚力量,信仰雄鷹,看重“勇士”二字。
木吒傻眼了,徹底傻眼了,毛個情況!
“師父!”木吒忍不了,真是出師不利,仔細想想,自從出了靈山之後,似乎就沒遇到過什麽好事情,沒有一件事能順順利利,“這個寶寶欺人太甚,我們跟他拚了,大不了魚死網破。”
“不可意氣用事。”觀音菩薩搖頭,“他現在是如日中天,而且還在蒸蒸日上,我們則是逆流而行,不過……”
木吒眼神一亮:“師父,不過什麽?我們還有什麽底牌沒出?”
觀音菩薩冷冷笑了笑:“有一件事,寶國公改變不了,太宗皇帝時日無多了。”
木吒振奮道:“太宗皇帝駕崩之後,等他的魂魄到了地府,那是我們的地盤,三天後再讓他還陽,哈哈,到那時,世道將大變,管他是寶寶還是寶國公,都回天無力。”
觀音菩薩點頭道:“且讓他張狂一時,這幾日,我們就盡量陪他玩,不管輸多少,我們都輸得起。”
說話間,城隍惶恐來報,涇河龍王的魂魄不肯入地府,龍王爺大鬧城隍廟,要討個公道,城隍惹不起這尊冤魂,便向觀音菩薩來求救。
聞言,觀音菩薩微微一笑道:“涇河龍王想鬧,那就讓他好好去鬧。”
城隍一怔。
……
夜。
繁星漫天。
永安宮,禦書房。
太宗皇帝忙了一天,終於批閱完奏章,他想站起來回寢宮休息,猛地一陣頭暈目眩,搖搖晃晃。
“皇上!”老太監嚇得揪心顫抖,急忙上前扶住,“皇上,你怎麽了?”
“我沒事。”太宗皇帝揉了揉太陽穴,然後擺手道,“就是有些累了。”
老太監心裏難受,皇上從來都是精力旺盛,幾時累過?可是近來,大皇子離世,皇上痛失愛子,表麵上平靜,心裏遭受的煎熬卻是難以想象,須發白了許多,眼神慘淡無光,時常無端走神,就連朝中大臣都發現皇上不對勁,暗暗擔憂。
隻不過,皇上一生爭強好勝,從不在人間顯露孱弱的一麵,一直強撐,然而,再強大的意誌終將隨著身體的衰弱而枯萎。
“皇上,傳禦醫吧。”老太監扶著太宗皇帝坐下,憂心忡忡地道。
太宗皇帝喘了幾口粗氣,隻感覺陣陣疲倦襲來,堅持不住,倒在椅子上,閉眼睡去。
就在下一刻,太宗皇帝聽到了淒厲的號泣之聲從宮門外傳來,刹那到了近前,太宗皇帝定睛看去,頓時愕然。
一個無頭屍,懷裏抱著一顆龍首,欺近到麵前,高叫道:“唐太宗,你縱容凶臣殺我,還我命來!還我命來!”
太宗皇帝大驚:“你是那涇河龍王!”
“不錯,就是我。”涇河龍王凶惡滔滔,“袁守城奪我涇河水族氣運,阿史那杜爾害我性命,唐太宗,我死的好冤,我不甘心,走走走,隨我去見閻王,好好理論理論……”
涇河龍王拉住太宗皇帝就要走。
這時,漫天金光灑來。
涇河龍王悚懼,看也不看一眼那金光是什麽,便徑直逃走了。
太宗皇帝隱約見到那金光包裹著一個光頭和尚,然後他猛地清醒,發現自己仍然坐在椅子上,冷汗遍體,麵無人色。
一口氣提不上來。
太宗皇帝氣結,再次昏倒,慌得老太監驚聲尖叫:“皇上病倒啦,來人啊,快傳禦醫,傳禦醫……”
永安宮一片大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