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選擇5
字數:4564 加入書籤
戀上你看書網 630book ,最快更新浴血榮光最新章節!
9李立三和他的“立三路線”為何失敗
陳獨秀力圖使**獨立於共產國際沒有做成,繼陳獨秀之後,第二個想獨立自主於共產國際大幹一番的是李立三。李立三的個性跟陳獨秀非常相像,而且他比陳獨秀更過的是什麽?李立三的脾氣更加暴烈。李立三革命之堅決與脾氣之暴烈,盡人皆知。
1920年年初,李立三赴法國勤工儉學,在船上和別人下象棋,象棋輸了他竟然把棋盤一掄,棋子撒了一地。在法國勤工儉學時,爐前翻砂工,別人不願幹,他幹,出大力流大汗,他都樂在其中。他的師傅是法共黨員,21歲的李立三從師傅那裏接受了**思想,積極參加到學生運動和爭取華工權利的鬥爭之中,而且情緒激昂。提到反動勢力,他就喊:“推翻!打倒!殺掉!”因敢闖敢拚,橫衝直撞,留法學生送他個綽號——“坦克”。
另外,李立三還有一個鮮明特點,演說感染力極強。當時國共合作,李立三加入國民黨中央委員會,國民黨中央委員會大都是一些老委員了,資格老,年歲大。讓這些國民黨中央委員特別感到耳目一新、為之一振的,就是兩個加入國民黨中央委員會的**新銳,一個是李立三,一個是**,講話口若懸河。
李立三在我們黨內有兩個非常大的功勞,現在很多年輕人甚至很多黨員可能都不知道。第一個是1922年的安源路礦大罷工,這是黨在早期組織大罷工唯一成功的先例。李立三是安源路礦俱樂部的主任,是這次大罷工的主要領導者。當然,後來李立三犯了路線錯誤,對於這次大罷工,我們更多講的是**。**同誌也是當時安源路礦大罷工的領導者,也起了很大的作用,但安源路礦大罷工的第一號人物還是李立三。
我們黨早期的黨員,很多都是來自於安源路礦的礦工,安源的礦工黨員在我們黨內占了很大的比例。1924年年末中國**隻有黨員900人,其中安源煤礦的黨員就達300人。這是李立三對我黨一個非常重要的貢獻。後來“二七”大罷工失敗,五卅運動失敗,很多黨員被殺,我黨損失很大,唯有安源路礦大罷工是我們黨大革命時期碩果僅存的一例。
對此,**曾說這實在是幼稚的中國勞工運動中絕無僅有的事。
這一勝利對全國工人運動影響巨大。京漢鐵路罷工失敗後,各地工會組織全遭封閉,被迫轉入地下,唯有組織嚴密的安源路礦工人俱樂部,工人階級勢力強大,反動當局不敢貿然鎮壓。鄧中夏在《中國職工運動簡史》中說,安源路礦是碩果僅存的世外桃源。
1926年,李立三又到武漢領導工人運動。在武漢,碼頭工人出身的向忠發隻是名義領袖,實際主持工作的是李立三。當時人們說,隻要向忠發、李立三一聲令下,武漢三鎮30萬工人要進可進,要退可退。
當時還有人說,李鏡蓉(李立三的父親,李立三因積極投身革命與父親不和)少了一個叛逆的兒子,革命卻多了一員不妥協的猛將。
這員猛將對中國革命的貢獻絕不僅僅止於工人運動。
安源路礦大罷工成功後,李立三的第二個可能不為眾人所知的貢獻也隨之而來,那就是我黨我軍曆史上著名的八一南昌起義。
20世紀90年代出版的《中國**曆史大辭典》在“李立三”一條中評價說:“蔣介石、汪精衛相繼叛變革命後,李立三參加了八一南昌起義,並擔任**前敵委員會委員、革命委員會委員和政治保衛處處長。”
這是辭典裏的記載,事實上打響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第一槍的八一南昌起義,李立三絕不僅僅隻是個參加者,更是這一起義的最早提出者。
1927年7月20日,李立三路過南昌,因為汪精衛在武漢也背叛了革命,李立三要把武漢的革命力量撤到上海去,南昌隻是個路過的地點。結果李立三到了南昌之後,發現賀龍的第二十軍、葉挺的第十一軍都在南昌附近,就立即給中央寫了報告,意即在軍事上趕快集中於南昌,動員第二十軍與我們一致舉行南昌暴動。
這是李立三給我黨帶來的又一大功績,即時發現曆史時機,並能成功策動,為黨的革命打下堅實基礎。
我們後來說,南昌起義的前方總指揮是周恩來同誌,但是南昌起義的早期組織和策動,李立三在其中起到非常大的作用。當時**中央總書記是向忠發,向忠發是個弱勢人物,他是工人出身,水平不高,對黨的鬥爭曆史知之甚少,總體來說,領導力和駕馭能力都比較差。李立三後來是以**中央宣傳部部長的身份,代行**中央總負責人的職務,實際上就是**的主要領導人。他建議中央搞南昌暴動,就是要通過這個暴動計劃,促成中國革命的成功。
當然這裏麵還隱有一條,就是我們上麵說的,李立三同陳獨秀一樣想脫離共產國際,不同的是他采取的是堅決的行動。
不過,李立三也惹了很大的禍。
他不僅想獨立於共產國際,甚至想把共產國際給指揮了,這一下把共產國際惹火了。結果不僅給他本人帶來了非常大的麻煩,也給當時的中國革命都帶來了不小的影響。這就是我們所說的“立三路線”。
10主張“斬首”理論的李立三如何脫離中國革命現實
李立三看不起**的農村根據地。
他認為“鄉村是統治階級的四肢,城市才是他們的頭腦與心腹,單隻斬斷他的四肢,而沒斬斷他的頭腦,炸裂他的心腹,還不能置他的最後的死命。這一斬斷統治階級的頭腦,炸裂他的心腹的殘酷爭鬥主要是靠工人階級的最後的激烈爭鬥——武裝暴動”。
正是基於這一點,20世紀20年代末期就主張“斬首”理論的李立三,脫離了中國革命現實。
後來,一意孤行的李立三搞出了一個“立三路線”來。
當時正值蔣、馮、閻大戰,就是蔣介石、馮玉祥、閻錫山在中原展開大戰。李立三認為這是空前的世界大事件,世界大革命逼近到我們麵前了,中國革命已經到了一蹴而就的時刻。他一麵部署中心城市武裝暴動,一麵重新編組全國紅軍,攻打大城市。
這是要采取大幹的方法。
怎麽幹呢?
李立三提出中國革命勢將成為全世界革命的最後的階級決戰,蘇聯必須放棄五年計劃,積極準備戰爭,而且蒙古在中國暴動勝利的時候要立即發表宣言,加入中華蘇維埃聯邦。蒙古當時“獨立了”1,也得回來。當時西伯利亞有10萬中國的工人,蘇聯應該迅速武裝西伯利亞10萬工人,從蒙古穿過來援助中國,向敵人進攻。
1
1911年12月蒙古王公在沙俄支持下宣告獨立,1917年沙皇滅亡後複入中國版圖。1921年蒙古人民黨成立後,在蘇俄紅軍的支援下奪取了政權,同年7月建立君主立憲政府。1924年11月26日廢君主立憲,成立蒙古人民共和國。1945年美、蘇、英3國首腦雅爾塔會議規定“外蒙古(蒙古人民共和國)的現狀須予維持”,作為蘇聯參加對日作戰的條件之一。1946年,當時的中國政府承認外**立。
很顯然,李立三這次暴動脫離了中國革命的實際,中國革命當時並沒有形成**,隻是他說形成了**。最糟糕的是,李立三這個計劃把共產國際一下惹火了,他是想以中國革命為中心,讓蘇聯革命配合中國革命,讓蘇聯停止五年計劃,全力援助中國武裝暴動,而且要把蘇聯好不容易從中國分割出去的蒙古再重新拿回來加入中華聯邦。這個設想嚴重脫離了當時中國革命的實際,也給當時還在發育期的中國革命帶來了嚴重的損失。
指揮共產國際,指揮蘇聯放棄五年計劃準備戰爭,這種想法對蘇聯、對共產國際、對斯大林來說無疑太狂妄了,所以當時共產國際以最快的速度和最根本的手段進行了幹預——停發**中央的一切活動經費。這是我們黨建黨初期受到的最嚴厲的製裁。當時李立三的中央辦公地在上海,包括租房子的錢,各種各樣的活動經費,主要都是由共產國際提供的,被停發了經費的李立三在中央的工作立即陷入了困境。
陳獨秀想獨立,李立三想獨立,都沒有獨立成,這兩個人的經驗和教訓都至少證明一個什麽問題呢?那就是一個政黨、一個社團獨立與否很多時候並不在於領導人的主觀意念如何,而在於你是否具備客觀條件和領導人能不能創造性地具備這樣的客觀條件。當時的中國**人要想改變這種對共產國際的依附關係,不僅有賴於政治上、軍事上鬥爭經驗的日益成熟,而且有賴於經濟上一定要找到立足之地,這是最起碼的條件,否則你是根本不行的。
就在李立三沉湎於“會師武漢,飲馬長江”之時,蔣介石從河南前線向南京發出密電,要求立即發布武漢行營主任何應欽為“鄂湘贛三省‘剿匪’總指揮”的委任令。同時嫡係教導第三師首先抽調南下。
中原大戰尚未結束,蔣介石已經開始準備“剿匪”戰爭了。
對蘇區曠日持久的“圍剿”,由此拉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