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對賬
字數:2765 加入書籤
二人笑著答應下來,煥景邀請她們一起上了那輛青帷的馬車,與他和卓秋堯同乘。
煥景的隨從依舊還是那日的小僮,存在感極弱,低眉順眼一語不發卻始終如影隨形,那小僮與卓秋堯的小廝、杏兒和漢妝四人在後麵另一輛馬車上。
待馬車起步,才聊了沒幾句,卓秋堯忽然取出兩本賬冊來,若有所思地對許黛君道:“我聽煥景說,江南宛家世代皇商,想來四郎走南闖北,對生意賬本自然是熟悉的,若是四郎得空,可否幫在下看看這兩本賬冊可有問題?”
許黛君見對方出其不意有備而來,且目光含有認真地審視之意,倒也不慌不忙,接過遞來的一本厚厚的賬冊,掀開扉頁一看,原來是綢緞莊的生意。
一旁的宛雨程這才意識到讓許黛君冒充她四哥有風險,不禁暗暗地著急:可從未見小君君做過一筆生意、理過一份賬啊,這可如何是好?
宛雨程自己尋思著如何解圍,卻見許黛君並不多問,還真的一頁一頁地細細看下去,未出十頁似乎發現了一個極大的漏洞,隻聽得問道:“車上可有算盤麽?”
卓秋堯聞言便從身後取出一隻算盤來,放在小桌子上,許黛君頗有深意地看了他一眼,隻將算盤順手一帶齊了珠子,低頭劈裏啪啦撥起來,將那處賬從前頭十步到後十步撥了兩遍,確準了問題,又要來朱筆將那一步圈了出來。
再望後翻賬冊,又陸續發現十來處計算有誤,或前後對不上,甚至明顯有作假痕跡的地方。不到一個半時辰,將那賬冊從頭到尾捋了一遍,這才還回去道:“卓兄家的生意往來數目不小,賬本平日裏審核時還需要仔細些才好。”
卓秋堯接回賬冊,翻到許黛君朱筆圈出的地方認真看過,心下驚歎,方訕笑了一下道:“四郎果然心細如發,一眼洞穿迷霧。”
許黛君施施然道:“不值什麽,看慣了而已。”
宛雨程見狀不覺抿嘴一笑,起初她緊張得什麽似的,沒想到小君君手指飛快,將算盤撥得撫琴一般流利,倒是自己虛驚了一場。
不說宛雨程,連卓秋堯也著實震驚,他與堂表兄們合夥幾處生意,也有四五個年頭了,這底下送上來的賬冊平時他也愛捉摸,那麽多問題卻沒看出來。
然而許黛君也並不是吹噓,從財大畢業之後,六七年間她一直在會計事務所負責審計工作,又比別人努力,業餘還兼職了一家進出口貿易公司的財務經理。
若說做生意,她的確是不會的,但是論審計,那原本就是她的專長,至於珠算,當年在學校她可是比賽時拿過獎的,口訣什麽的早已爛熟於胸,多年不用,拿來卻照樣順手。
不過許黛君的審核時,宛雨程為了遮掩心下不安,倒也沒閑著,手上拿著另外一本賬冊隨意翻閱,當下心頭一定,倒是對著某一頁紙凝神想了許久,她雖然對生意不甚了了,卻也覺察到了異常:“奇了。”
卓秋堯一愣,循聲問道:“五郎有何發現?”
我不過是問問罷了,並不是很懂這些。為何一樣的銀霜炭,進貨之時,有時以簍計,有時卻以斤計呢?出手時為何卻又統一論斤售賣?”宛雨程好奇地盯著卓秋堯。
卓秋堯哦了一聲,一笑解釋道:“五郎有所不知,簍與重量是可換算的,這不妨事。”
許黛君卻聽出問題所在,接過宛雨程手中的那一冊賬本,在算盤上換算得了結果,這才向宛雨程遞過去一個讚許的眼神。
卓兄,有句話叫做失之毫厘,差之千裏。”許黛君將賬冊推給卓秋堯,“一斤半斤看起來在銀錢上所差無幾,可架不住量大,先不說別的,就這兩萬斤銀霜炭,換算之間也差了四千多兩銀子呢。”
卓秋堯見許黛君在計算時,已有一種不祥的預感,又經她明白坦然地一點撥,登時有些上火,原來自己長久以來,竟是處處被有意欺瞞。
卓秋堯對許宛二人已很有些服氣了:“多謝四郎、五郎,原來生意上竟還有這許多講究,為兄此番真有茅塞頓開之感。”
他見身旁的煥景悠然地輕搖折扇,嘴角噙著一絲不易覺察的微笑。幸虧今日聽了煥景的話,來時帶上了賬冊等物。
許黛君和宛雨程聞言也都謙虛了一句,畢竟不是宛四郎與五郎本人,也是有些心虛的呀。
待馬車駛入嘉寧山莊,已是夜暮披垂,東南兩處的山丘與樹林隻能看見柔和起伏的黑色曲線,而西邊遠處地平線上,隱約尚餘一層橙藍白相間的光芒,莊子極大,莊內卻靜悄悄地,不過好在已是燭火通明。
若說沒人,可一身青衣的莊頭親自迎接,影壁前立著三四十個莊丁,除了偶爾兩聲鳥叫,卻連聲咳嗽都不聞。
青帷車緩緩停下,待後頭的小僮與小廝、杏兒和漢妝下了車,再來伺候煥景幾個下車。那莊頭剛要下跪,卻被煥景的小僮手臂一擋攔下了,莊頭見那小僮搖了搖頭,當下便明白了幾分。
小僮扶煥景下車時,輕聲道:“少爺小心。”
待煥景站定,莊頭便上前一步行了禮,又壓低聲音道:“大少爺,方才家中有信使來報,二少爺帶了人也在過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