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漢水
字數:4911 加入書籤
公元554年九月,西魏宇文泰正式向梁帝蕭繹宣戰。蕭詧(通:察)在江陵以北遙遙相望,並與西魏約定,攻下江陵,願為傀儡。
……
起初蕭詧雖然依附了西魏,但是仍然有二心。他命令人偷偷去看大將軍楊忠的軍隊數量和結構。
楊忠知道他的野心,所以在穰城外築台,命令二千多人的騎兵繞著城池轉圈,自己則在台上大搖大擺地閱兵。蕭詧的探子看了大驚失色,以為有三萬人,報告給蕭詧的時候添油加醋,嚇得蕭詧以為宇文泰始終在提防他,所以就打消了野心,繼續老老實實地給宇文泰做附庸。
九月,大軍從長安出發,於謹以軍令,將全軍次列在樊(襄樊)、鄧(鄧州)兩地。而梁朝的廣州刺史王琳與大都督王僧辯等人則在隔岸觀火,似乎並不願為蕭繹賣命。目前假稱還在征兵階段。
趙烈所在部隊先行從荊北出發,欲與蕭詧會合於樊城。
旌旗遮天蔽日的,連行軍踏出來的滾滾塵土都被那些旌旗狠狠壓在下麵,絲毫散逸不出去。作為世兵,也作為前軍府兵的一部分,卻沒有馬匹供給。不僅要赤腳走到漢水渡口,還要等待船隻接送。
並非沒有馬匹,隻是一時難以抽調。不過過不了多久,包括趙烈在內的所有士兵都要騎上戰馬,跟從前軍行動。
依照趙烈記憶中的想法,西魏大軍是要渡江的。他本來以為是長江主幹,誰知道竟然跑到了漢水,這裏麵的事實和他臆想的差了不說十萬八千裏,也差不多了。
到了江邊,除了一部分漁夫所有的小船,根本就看不到幾艘大船。四千多世兵,比長安的軍隊來的早上兩天,卻被堵在了漢水以北。蕭詧似乎根本不理會這些世兵,可能他們還不夠精銳吧。
漢水邊上有很多老翁垂釣,他們跟沒事人一般,竟然比蕭詧還蠻橫,厭煩的態度就好像軍隊打擾了他們垂釣一樣。也不知道誰幹的才是正事。
如果這場仗裏有水戰,那可能會很慘。因為趙烈手裏的弓很輕,他過去在徐家拉起來的弓很多,但是大都在一石一下。這個弓雖然很精致,而且貨真價實,但是依這麽個重量,怕是連五十米都射不出去,還得算上弧線落地以後的距離。
如果真的在水上打仗,恐怕這麽弱小的弓,拉弓射箭飛到半道兒,就會隨風飄蕩,從船頭給吹到船位,而後默默地落入大江裏,自己則隻能挽著弓,和敵人麵麵相覷。
南朝人的弓弩很是強悍,唯一打不過北方的隻有騎兵。所以南人數次北伐,但是卻都無功而返的其中一個原因,就在於此。
當然從側麵也可以看得出,梁朝的陳慶之北伐洛陽所率領的七千騎兵,已經是整個梁朝的最精銳的家底了。
蕭衍沒有殺了陳慶之,已經是法外開恩了。不過蕭衍必然知道問題出在哪裏,所以從根本上就不是陳慶之的問題,當然,作為條件,陳慶之永遠不能再參與家國大事了。
趙烈的伍長摸了摸自己隊伍下的小子身上穿戴的護心鏡,看起來不倫不類的,實際上很讓人羨慕。
製作護心鏡不簡單,人們打刀打矛,技術含量通常比較低。老師傅做刀,不要求精致的話,一天鍛打出來幾十把也不是問題。
但是盔甲和護心鏡卻是另一回事兒,首先護心鏡得校準尺寸,尺寸大了甩不開動作。並且坐在馬上會戳到一些地方,讓人很難與它磨合。那些將領級別才有的護心鏡,都有很多的夾層與非同尋常的堅硬度。作為保命的裝備之一,它的作用甚至可以抵擋城頭上幾斤重石頭的下落撞擊。
當初徐家祖宗送給趙烈的鋼頭矛才不過幾千錢的造價,而趙烈自己打的這麽個護心鏡就有一萬三千錢之多。如同後世的那些軍用裝備,貴的不是一般人家能武裝的起的。而那些世家身份的年輕中級將校手裏握著的馬槊,價格是護心鏡的幾十倍,卻還要再翻上一番。
眾人還在等待船舶,不多時,從上遊過來一大批戰艦,遠遠望去,旌旗飄飄,當做龍首的先軍船上弄了一麵三尺有餘的大布,布上精細地編織了一個大大的蕭字,那些戰艦飄泊了估計有三五十裏,但旌旗遮天蔽日的,後麵隊伍綿延不絕,根本看不見隊伍的盡頭究竟在何方。
眾人都站在那裏默默地看著遠處緩緩駛來的戰船,唯獨趙烈心驚膽戰,萬一這個蕭是蕭繹,那這四千人豈不就交待在這裏了?
當船隻停靠在岸邊的時候,整個大營一共四千三百人,已經站好了隊伍,等待登船。
楊忠等人當晚分配了軍隊以後,便回了長安。西魏大塚宰宇文泰當日宣戰以後,將最精銳的五萬士卒交給大司空於謹後,整個軍隊算是徹底開動。
楊忠作為前軍,要起到先登穩固的作用,不然就等於沒有用處。而蕭詧的戰船,來的也正是時候。當趙烈等部隊登上戰艦的那一刻,楊忠與宇文護也率領騎兵,匆匆趕到。
船雖然是木製的,但是在這麽個沒有炸藥的年代裏已然很是堅固了。船上大批量地配裝床弩,那韌性十足的裝置很讓趙烈興奮,但是卻不敢碰觸一下。
船上的老兵嘻嘻哈哈,毫不在意腳下的船晃悠的讓人心裏發顫。趙烈還好,沒有太大反應,而有的新兵剛剛上來,就已經暈了。
旱鴨子很可怕,想要和常年在江邊的人打仗,得付出不少代價吧!
船上蕭詧的兵比較瘦小,但是看上去還算有點力氣。南人多水士,北人多騎兵,相對瘦小的身材,有的時候也是水中的優勢,相比於高大的人在水中,多了很多的靈活。
漢江水不算很寬,不過這種地方卻搭不上橋。因為水比較深而且很急,別看是春夏之交,正是水少的時候,但這段水流卻比較讓人難受。
隊主也暈船,一米九開外的個頭,慌忙扶著趙烈的腦袋就往船外嘔吐。那頭盔本來就不怎麽結實,讓他一抓,差點就變了形。
不行,不行,俺坐了很多次船,坐一次吐一次。”隊主也不擦擦自己胡子上掛著的嘔吐物,邊說邊搖頭,那大黃牙看的趙烈心慌慌著,躲又躲不開他那張臭嘴。
來回也就一刻鍾,隊主上了岸雙腿打擺子,趙烈本來就個矮,他還偏偏扶著趙烈。單手就能給趙烈提溜起來的力氣和龐大的身軀,讓一個不足一米六的小夥子,費了不少力氣。
大胡子將軍便是楊忠,身長七尺有餘,雖然史書裏誇他胡子漂亮、個頭又高,但是在趙烈看著,這種人跟那些姑娘親不得嘴,一啃姑娘,一嘴的胡子,很讓人難堪。
趙烈問道:“連馬都沒有,怎麽打仗?”
過了漢水,眼前就隻剩下江陵了,雖然兩地相距甚遠,但是已經沒有什麽天塹,能把西魏的軍隊困在外麵了。
漢水和長江主幹將江陵和襄陽夾在中間,而江陵則背水築城,看似是發展經濟,促進信息交流的好地方,實則犯了兵家大忌,就是背水結城。
天助西魏,甚至可以這麽說。因為戰國時期武安君白起攻打的楚國郢都,就是如今的江陵城,後世稱之為荊州的地方。
這種地形很容易遏製住敵人的援軍,而且就在白起當年就是利用長江水的秋潮,直接淹死了楚國幾十萬百姓和數十萬大軍,水甚至已經過了高樓裏楚王的腳脖子。
傳說梁皇帝讀了十幾萬卷書?”趙烈問隊主,整個隊伍隻有趙烈能隨意跟隊主答話,一來是因為趙烈的爺人緣不錯,二來便是因為他利用了後世一個小小的農具。有時候隊主讓趙烈給他揉腰,假托什麽和娘們兒快活多了,實際上就是憋的自己動了手。
我咋個知道,我隻知道梁皇帝在江陵藏了很多的小娘們兒。這邊……”隊主接茬道。
……
蕭詧作為附庸之時他的卑服,但是作為進攻江陵的條件,他不僅要提供糧草,還得提供戰馬。
於謹等人渡了漢水,當即命令大將軍楊忠率領精銳騎兵八千,先行南下,直接斷了江陵以西的江津水港,截斷敵人上下遊的援軍和其來去的要道。
……
趙烈分得了一匹好馬,黑色的身軀帶著些許的白色斑點,很是好看。高頭大馬,趙烈要踩很久才能跨上去。
而隊主的馬雖然與趙烈的馬無異,讓他騎上卻顯得那馬瘦弱不堪。
作為輕騎兵,得多置備弓箭弩矢,不像那些重騎兵,不僅馬比輕騎兵的大兩圈,連那些盔甲都比他們的皮甲精致的多得多。
你會騎馬嗎?”隊主一邊糾結把刀掛在哪,一邊問趙烈。
旁邊那些軍士看著趙烈費勁巴力地往馬上蹬垮,笑的前仰後合。
你們他娘的沒見過矮子騎馬?”趙烈算是半開玩笑。
隊主忽然很是嚴肅:“令行禁止!”
眾人忽然都翻過馬背,抽出自己的弓矢和長刀,那些馬匹似乎很受刺激,紛紛蹬蹄磨掌,嘶吼不斷。
趙烈的護心甲反射出來的光芒,好像探照燈一般,直直地照向江陵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