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室虎
字數:3271 加入書籤
譯著:
同鄉中有一個人叫陳獻,是一個刁頑耍奸為非作歹的人,屬於喜歡暗地裏使壞,而表麵看不出來的那一類。人們很忌憚此人,沒有誰敢把他怎麽樣。
一天夜裏,他夢見有一個人來對他說:“大王讓你去。” 陳獻問:“你又是什麽人?”對方回答:“我是‘倀’啊。” 陳獻在不知不覺中跟著他去了。來到一處深山,隻見樹木茂密。他們隨之進入一個石室,裏麵有一個頭像老虎的人蹲坐在大石頭上。倀上前說道:“陳獻到了。”並讓陳獻跪在虎頭人跟前。虎頭人說:“你可知道我的山中已經沒什麽吃的了嗎?” 陳獻叩頭哀求饒過自己。虎頭人說:“你生性粗野橫蠻,行為又肮髒,一點人味兒都沒有。雖然可以填飽我的肚子,但我害怕弄髒了自己。”接著說:“今天召你的魂魄來,隻能暫時送到廚房小炒,僅僅作一道小菜罷了。要想成為我的主食,還得經過一千次的劫難才有可能。”陳獻嚇得不得了,不知該怎樣回答。
帶他來的倀鬼,這時已上前脫去他的衣服,拉到廚房,用切肉刀細細切,隻剩下骨頭而已。陳獻痛楚萬分,哀呼,並不被倀鬼理會。切好後,裝上大盤上桌。旁邊是兩隻大豬。虎頭人抓取豬來吃,每吃完一個豬蹄,或一塊豬肉,就用盤中陳獻的肉少許送下。陳獻雖然痛得死去活來,但意識一直很清醒。全部被吃盡,陳獻才從噩夢中醒過來。
第二天夜裏,陳獻又做相同的噩夢。像這樣將近三年,夜夜不間斷。心裏對此非常厭惡,始終也沒好對人說起。
有一天夜裏,虎頭人對他說:“你一千次劫難已滿,骨頭的味道應該好一些,可以作我的主食了。明日正午時,你好好洗個澡等我。”陳獻請求說:“我雖然不是個好人,應當獲罪;然而大王像這樣做,是不是過於虐待了呢?”虎頭人說:“這還差得遠去了。有些人需要經曆一萬劫、幾千劫的,少一點的有幾劫、幾十劫不等。都是天曹下達的命令,根據本人作惡的程度來決定。”於是指著倀鬼說:“他就是一個萬劫者。以你所為,還不隻千劫。但你的老婆**為娼二十年,醜名四播,你不過是因為她從事低賤的行當才得到減少劫數罷了。”於是拿出一本書,讓他看看。書上所列的都是應當被吃的人的姓名,有的是陳獻平日認得的,陳獻自己的名字也在上麵,說的劫數也相符。一會兒,陳獻拿著書辨解說:“天下像我這樣的人還少嗎?東村的餘阿三,罪過和我差不多,為什麽這本書上沒有他,況且那人還是壽終正寢的呀。”虎頭人說:“天曹的刑罰,人們不可能都知道。你所說的餘阿三,我早就知道:他死後已經變成了豬,要讓人宰割一千個輪回,難道比你受到的處罰輕嗎?”陳獻又哀求,說:“我現在知罪了,願改惡從善。大王難道不能饒過我嗎?”虎頭人說:“本倒也有原宥你的意思。奈何你的冤孽太重,天曹有命:千劫已上的罪人按例不予赦免,萬劫罪人按例不減刑。我同情你今天所恢複的一絲善念,況且還做了我三年的下飯菜,哪能沒有一點情意呢?你屬於千劫罪不能赦免,但我可以按例給你減刑。你本當是明天就要被吃掉,現予寬限一個月。一月之後,你自己上吊去死,我再來吃你的屍體,這樣就不至於讓你受生吞活剝支解之苦。這就是減刑。你先回去吧。”陳獻馬上就醒了。
從此,他神色沮喪,已知死期快到了。常常對人們講述這些經過,聽的人都兩腿打顫。
這天早晨,陳獻在自家庭院房簷的椽子上上吊了。妻子見後大驚,立即解救,卻已經死了,馬上喊來了鄰居們。大家剛剛聚攏來看視,忽然一隻黑虎衝進門來,眾人避讓之際,老虎竟叼著陳獻的屍身跑了。
非非子評論道:李青蓮先生自稱是海上的釣鼇客,說是用天下無情無義的丈夫做釣鼇的餌料。但有反對的人說:“這種餌料,魚都不吃,何況是鼇呢?”這正是詩經《小雅巷伯》第六章中詩人表達的旨意啊。(譯者注:詩經《小雅巷伯》第六章為“彼譖人者,誰適與謀?取彼譖人,投畀豺虎。豺虎不食,投畀有北。有北不受,投畀有昊!”大意是:嚼舌頭的害人精,是誰教你昧良心?抓住長舌害人精,丟給荒山豺虎吞。如果豺虎不肯吞,丟到北極喂野人。如果北極也不要,還交老天來嚴懲。)然而,用彩虹當釣線,用彎月作釣鉤,將“餌料”在東海裏浸泡三年之久,則一身腥穢可稍稍去除,氣味也會略有改變,用來喂鼇,鼇還會不吃嗎?這隻老虎也用了三年時間去除腥穢,說明它明白其中的道理了!
附原作:
裏人陳獻,無賴子也,多陰惡,而外複無狀。人憚之,莫敢誰何。
一夜,夢一人來曰:“大王召爾。”獻問:“汝何人?”曰:“吾倀也。”獻不覺隨之行。至一山,林本深邃。入一石室,一虎頭人踞石而坐。倀前曰:“獻至。”使跪於前。虎頭人曰:“汝知我山中無食乎”獻叩頭乞哀。虎頭人曰:“汝性獷悍,行複腥穢,實無人味。雖當果吾腹,而懼汙吾。”曰:“今召爾魂至,暫充庖廚,作蔬菜耳。若以為吾糧,非曆千劫不可也。”獻惶懼,不知所對。
倀鬼已前褫其衣,執之爨室,牛刀縷切之,餘其骨而已。痛楚萬狀,哀呼,終不顧。切既畢,盛以大盤。旁係二封豕。虎頭人取食之,每食一蹄,或一臠,輒以盤中物少許下之。獻雖痛極昏暈,知識終不昧。食盡,乃醒矣。
次夜,又夢之如初。如是將三年,無間夕。心甚惡之,未嚐告人。
一夜,虎頭人謂曰:“汝千劫已滿,骨味當少佳,可以飯我矣。明日正午,可沐浴俟我。”獻請曰;“某雖不善,當獲罪;麵大王若此,不太虐乎”虎頭人曰:“是猶未足為甚也。尚有萬劫、數千劫者,下而至於數劫、數十劫不等。皆天曹所命,視其惡而斟酌焉。”因指倀鬼曰:“此萬劫者也。以汝所為,尚不指千劫。然汝妻**娼且二十年,醜聲四播,故汝得從末減耳。”因取書一冊,令觀之。皆列當食者姓名,頗有平日相識者,而獻名亦在,劫亦符合。獻遂執書辨曰:“天下如某者亦豈少哉東村餘阿三者,罪與某略同,何不列名此書而考終牖下”虎頭人曰:“天曹之刑,不可備知。然所雲餘阿三,吾固聞之:彼已為豕矣,宰割千生,豈減於爾”獻又哀請,曰:某今知罪矣,願改行從善。大王獨不能赦某乎’虎頭人曰:“頗亦有所赦。奈汝孽太重,天曹有命:千劫已上者例不赦,萬劫者例不減。吾哀汝一念之複,且佐吾盤餐者三年,豈得無情?當從例減汝。汝分於明日當食,今且寬一月。一月之後,汝當自經死;吾來啖汝屍,不致汝生受支解之苦:此所以減也。汝姑去。”獻倏然已醒。
自是神色沮喪,知死期將至。每為眾人言之,聞者皆股憟。
一日晨起,縊於庭椽。妻驚見,解救,——已死矣,——大呼鄰人。眾方集視,忽一黑虎衝門來,眾皆辟易。虎竟攫獻屍以去。
非非子曰:李青蓮先生自稱海上釣鼇客,謂以天下無義丈夫為餌。而辨之者曰:“是餌也,魚且不食,而況於鼇哉”此《巷伯》之六章詩人之旨也。然懸之虹蜺之絲,掛之明月之鉤,臨東海而漂之三年之久,則腥穢略除,氣味少變,以之享鼇,鼇其吐之乎?斯虎也,其知之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