蕊宮仙史

字數:3284   加入書籤

A+A-




    譯著:

    乾隆四十八年春,金溪有位舉人叫楊英甫的,做“扶鸞(亦稱扶乩——譯者注)”請仙的占卜遊戲。果有女仙降臨,通過占卜人之手署名為“蕊宮仙史”,自稱是北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間的人,抱恨早逝,魂遊昆侖山西王母居住的閬苑,得以遇見西王母的女兒、 三天真皇之母上元夫人,夫人命其居住蕊珠宮,掌管玉女名籍,如此等等。此仙女做詩填詞,操筆就來,其詞句淒豔絕倫。問她生前的事,始終不願流露。堅持再三,僅僅寫了一個字:“噫!”煙霧繚繞燈花明滅之中,隱隱可聞低泣之聲。繼而,又有一位叫黃素水的來到,也是女仙,與蕊宮仙史是中表姐妹,二女都有文采。黃素水於是寫了蕊宮仙史閨閣中的故事數十則,每則故事都不同凡俗且賞心悅目。我的堂兄木虛,曾親手抄錄成冊,可惜我沒能記全,現將大略內容記述如下:

    仙史本姓薛,名瓊枝。湘潭人。年方十七,已是文才、美貌雙絕。她從小跟隨擔任杭州太守的父親一起到了杭州,並以杭州為家。她的居所叫“問花樓”,樓下就是西湖,西湖那些雲樹煙波的美景,憑欄可接。姑娘天性喜愛蘭花,親手栽植了千百株。所穿著的衣袖、裙衩之處,都喜歡繡上一些蘭花。或將蘭花畫為卷冊,每幅畫花葉兩旁,都題寫了詩句。她曾對人說:“此花風韻高逸,幽香久遠,自當是我們這類人轉世脫胎的,應倍加珍惜愛護,不要將她們與雜化栽種在一起。”樓閣中藏書數百部,姑娘每天總是將自己打扮得整整齊齊的,點上檀香打開書來讀。

    但逢風清日美,總要乘畫舫遊覽於萬花之中,吟詩賞勝不知疲倦。既而雅興猶未盡,為防他人知其根底,就於清靜的夜晚改換裝束,紫衣烏帽,騎上一匹雪白小馬,數十名侍女,一概著綠衫佩短劍,騎馬跟從。此時秋荷盛放,白日裏的音樂喧囂,至晚靜息,湖水如鏡,月華如練。一行女子留連於湖亭水榭,自創新曲,聯聲合唱,歌聲在樹林回蕩,水鳥驚飛。興意酣暢之時,進而撥劍起舞,參差頓挫,與歌聲相呼應。至此,劍光、月光,花光、水光,交相輝映,連湖中的—草—木,似乎都在歌舞相和應。湖麵上的船隻多如螞蟻,群集在亭子周圍,寂然無聲地觀賞。第二天,滿城人爭相傳誦,以為是天上的仙子下凡,並沒有人知道她們原來是本州太守的女兒和她的侍女。

    後來,姑娘從湖上得到一軸畫卷,畫麵的一邊有作者題寫的詩句,詩是這樣的:

    “夢裏胡山是也非,向人楊柳自依依。

    六橋日暮花成雪,腸斷碧油何處歸。”

    姑娘讀後滿腹悲緒神情沮喪,就不再出門。每當細雨斜入窗簾,花瓣飄落丹墀之際,便對著鏡子自言自語,眼淚沾濕衣襟。她也從此病倒,並且越來越沉重。這天強行支起身子拿起紙筆,作了一幅簪花仕女圖的自畫像,又隨即毀去。改畫成仙子圖,身著仙裝,倒持一柄玉如意,旁邊站立一個侍女,捧著一隻膽瓶,瓶內插著一枝尚未開放牡丹。自己對著畫麵凝視很久,在大哭中離開了塵世。

    她著有《問花小稿》四卷,但已經失傳。“降壇詩”卻有很多,大家最喜歡的是她的絕句。

    如《懷湘君》:

    “數行征雁起平沙,暮雨江寒杜若花。

    欲撥空舲迎帝子,濕雲封處竹枝斜。”

    再如《答黃素水》:

    “歸真猶許住蓬萊,回首前塵亦可哀。

    莫問問花樓外樹,六朝金粉已成灰。”

    還有“片雲同我墜,明月向誰多?春日媚楊柳,野風香菜花”這樣的詩句。仙子啊!

    這個故事是從吳蘭雪那裏得來的,我十分喜愛它,一並記載在這裏。

    附原作:

    乾隆癸卯春,金溪楊孝廉英甫,為扶鸞之戲。有女仙降壇,署曰“蕊宮仙史”,自敘為宋祥符間人,齎恨早逝,遊於閬風之苑,獲遘上元夫人,命居蕊珠宮,掌玉女名籙,雲雲。為詩詞,操筆立就,淒豔絕倫。叩其生時事跡,終不肯言。固請再三,輒書曰:“噫!”篆煙燈穗中,隱隱有彈淚聲。繼有黃素水者至,亦女仙也,於仙史為中表姐妹,並有文藻,遂雜書仙史閨中軼事數十條,皆雋異可喜。予從兄木虛,手錄成帙,惜不盡記憶,今紀其略雲:

    仙史姓薛氏,名瓊枝。湘潭人。年十七,才豔絕世。隨父某守杭州,遂家焉。所居曰“問花樓”,俯臨西湖,雲樹煙波,憑檻可接。**蘭,手植千百本。衣袖裙衩,皆喜繡之。或畫為冊卷,花葉左右,題句殆遍。嚐謂人曰:“此花逸韻幽香,自是我輩後身,當倍加珍護,毋令與眾芳伍也。”閣中置書數百函,竟日靚妝,焚香展對。

    風日清美,輒命畫舫造萬花叢中,吟賞忘倦。既恐有蹤跡者,遂於清夜易裝,紫衣烏帽,乘白雪駒,侍女數十人,皆綠衫短劍,累騎從行。於時芙蓉秋放,笙管暮停,鏡水澄鮮,佳月流素。徙倚湖亭,自製新曲,聯袂歌之,聲振林樾,鷗鷺驚翔。興酣,更撥佩劍起舞,陸離頓挫,與歌聲相應。於是劍光月光,花光水光,交相映發,湖中—草—木,皆有歌舞之態。萬舟如蟻,集觀亭外,寂然無嘩。翌日,爭傳以為真仙下臨,皆莫知其為太守女也。

    久之,從湖上得畫卷一,旁有題句雲:

    “夢裏胡山是也非,向人楊柳自依依。

    六橋日暮花成雪,腸斷碧油何處歸”。

    惘然神傷,遂不複出。每當疏雨垂簾,落英飄砌,對鏡自語,泣下沾襟。疾且篤,強起索筆,自寫簪花小影,旋即毀去。更為仙裝,倒執玉如意一柄,侍兒旁立,捧膽瓶插未開牡丹一枝。凝視良久,一慟而絕。

    著有《問花小稿》四卷,今無傳本。降壇詩甚多,眾尤愛其絕句。《懷湘君》雲:

    “數行征雁起平沙,暮雨江寒杜若花。

    欲撥空舲迎帝子,濕雲封處竹枝斜。”

    《答黃素水》雲:

    “歸真猶許住蓬萊,回首前塵亦可哀。

    莫問問花樓外樹,六朝金粉已成灰。”

    又有“片雲同我墜,明月向誰多?春日媚楊柳,野風香菜花”之句。仙乎仙乎!

    ——此篇得於吳君蘭雪,餘絕愛之,並錄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