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慧禪師
字數:1408 加入書籤
譯著:
本族先祖四橋公,在雲南嵩明縣做官時,與僧人文慧是好朋友。僧人去世後,四橋公也卸任回家閑居。幾年後染上疾病,百治不愈。忽然有一天,文慧僧來家為他看病,兩人相見如同往昔一樣歡樂。文慧僧從袖中取出一副藥方,竟藥到病除。僧人離去後,四橋公才意識到他早已不在世。族人都感到驚訝認為僧人成神了,特意為其修建寺廟加以供奉,稱呼為“文慧禪師”。凡遇水旱之災,入廟祈禱很有靈驗。也能在人們扶乩(譯者注:扶乩,參見《英巨山神》譯文中的注釋)時降臨乩壇,顯示藥方,治病救人,沒有不立馬見效的;如果屬於不治之症,乩則不作回答。
有個族人侍強好鬥,手腕被刀刃所傷,通過扶乩祈求藥方,乩說:“不治”。族人某憂傷哭泣,反複祈求之下,乩說:“走出寺門,隨手摘一根草葉貼在傷口上。”某按照乩書所說去做,疼痛立止,經過三天,創口已愈合了。隻有貼草葉的地方結成了痂,跟肉連在一起。某很討厭這道痂留在手腕上礙眼,就用指甲撕掉,頓時鮮血湧出,狂流不止,不一會兒就暈絕過去。這才明白乩言“不治”的意思,最終就是“沒治”。
那一年,土匪楊益茂挨村搶劫掠奪村民。族人門商量避亂的事,請乩問逃難的方向。乩說:“還走何方”,問了三次,回答都一樣。大家都理解為“我們該當被滅族,沒地方逃命了”,大家麵麵相對嚎啕大哭。不久,匪徒大批殺來,村子全都化成廢墟。匪禍平定後,全族有一半人存活下來了。原來由此往西南有個村叫“何坊”,是土匪唯一沒有騷擾的地方,凡是前往這裏避難的人都得以幸免,這才理解乩語“還走何方”是“退走何坊”的隱語,因不能理解而罹難的人,是自己的命數哇。
現在文慧禪師臨乩已經不再流傳,從前入廟祈禱的鼎盛香火也因不很靈驗而逐漸衰微。
附原文:
先族祖四橋公,官嵩明時,與僧文慧相善。僧沒後,公解任家居。數年染疾,百治不效。忽僧來診視,相見如平生歡,袖出醫方,一藥而瘳。僧既去,公始悟其死也。族人相訝以為神,為建寺棲之,稱為文慧禪師。遇水旱之災,祈禱甚應。能降乩示藥方,治人疾病,無不立愈,其不治者,乩不答。
有族人好鬥,刃飭其腕,乞方於乩,乩曰“不治”。某憂泣,固請不已。乩曰:“出寺門,隨手摘一草傅之。”如其言,痛立止,經三日,創已合矣。惟傅草處凝血為痂,附於肉。某厭其贅,以手爪去之,血湧出不止,須臾昏絕。知乩言“不治”者,終不治也。
土寇楊益茂剽剠村落。族眾謀避兵,請乩問所向。乩曰:“還走何方。”三問,答如初。僉謂“我族當赤,無所逃命矣”,相與號哭。無何,寇大至,村裏為墟。寇氛既靖,存者尚半。蓋族之西南有村曰“何坊”,寇所未經,凡避此方者皆免,始悟乩之隱告也,其不得免者數也。
今其乩失傳,靈亦少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