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大鬧芙蓉樓(四)
字數:3448 加入書籤
“奴才不覺得委屈,反而謝主子再次救命之恩。”她從來未給主子惹過麻煩,都怪那個死太子,刺殺沒死,又來芙蓉樓大鬧。忽然,莫名委屈,眼眸有些濕潤。
武延秀輕輕摘下落在她的發髻上的梅花瓣,道:“剛才匆忙,差點忘記給你這個膏藥,你每日抹著,很快便能恢複原貌。恢複原貌以後,切記不可再出現李重俊麵前,否則,我也保不了你。”
他此時境遇,本不該給她解毒。不然被韋皇後知道,他的人露了臉……他定會被發難,甚至連累她。可見她如此模樣,他實在是不忍心,便將早就準備好的解藥拿了出來。如果真的出了什麽事,都由他為她擔著罷了。
她此時心想的卻是,主子碰了她的發髻,剛又為她挺身而出,難道主子也喜歡她?弄得她整個人暈暈的,大冬天的,還能中暑了?
武延秀又道:“早點去休息吧。”
“謝主子,奴才告退。”還未等她行告退禮,武延秀已經離開了後院。
此時,她不禁有些懷念在突厥的日子。在突厥的時候,她們每天和主子在一起。主子教她說中原話,還教她和青提認字讀書。
主子回到長安後,他總是心事重重,除了暗殺行動前他會出現,一般很少能見到他。主子府邸她也是去過寥寥幾次,都快不記得上次是什麽時候了。
她轉身臥室門口,又看了眼青提的房門,平日這個時辰,他應該正在練刀法。今日毫無動靜,應該是傷的太重,還在休息。
她將兩扇房門合上後,仔細瞧著自己。
肩上的白色披帛被撕開了一個大口子,寬廣的袖口處幾滴血漬已經風幹,襦裙上還留著那該死太子李重俊腳踩的痕跡。
她輕輕歎了口氣,慢慢褪去上身短衫,又將胸前的衣帶解開,褪去了襦裙。換上緊袖的胡服,黑色長靴。
換完後如釋重負,心想襦裙還是不適合她。
一個傾身躺在木塌上,抹了武延秀給的藥膏。剛沾上涼涼的,過了片刻,臉也不那麽緊繃了。想著武延秀方才說的那些話,她迷迷糊糊又睡了過去。
等她再醒來是,床榻前一個麵貌秀麗的女子,正關心地看著她。
她揉了揉眼,道:“素溪,你什麽時候來的?”
“我剛來,看看你。”
她想到經過那太子一折騰,芙蓉樓的人都知道她是殺手點金榜榜首了。不過剛才大殿上所有人看她和以往看她沒什麽變化。這讓她心裏很舒服。
“經過那太子一折騰,芙蓉樓都知曉我和青提是殺手了吧。”
“芙蓉樓的人本就知道你們不是普通人,心裏早有準備。也早已經把你們當一家人了,知道了也好。”素溪安慰道。
“那月辰閣背後到底是誰?為何將我定為榜首?他們也沒經過我允許,就給我弄了個這麽麻煩一個稱號。”
素溪笑道:“榜首青殺,上榜理由,輕功極佳,兩把短劍勢猶如落雨,至今未有破法。賞金高達萬兩,暫無人超越。”
她撅著小嘴,抱怨道:“哎,隻能怪主子把我賞金定的太高了。”又無奈歎息聲,問:“對了,昨天為何和那羽林軍打起來?”
素溪想到芙蓉樓被弄得那太子弄得如此狼狽,就忍不住怒道:“他們口口聲聲要封我的樓,說我有違背大唐律法的買賣。我見他們無憑無據,豈能讓他們說封就封,本是語言上纏鬥了一會,沒料到他們先動手了,後來就打起來了。”
“啊?我還以為他們是來抓刺客的,你怕搜查到我和青提,所以才……”
“你還說,看那太子把你認出來,我都快嚇死了,幸好主子及時出現。”素溪嬌嗔道。
“那你當真有見不得人的買賣?”她試探性問道,也不是非知道不可,總覺得今日之事背後還有隱情。
“你啊,少知道點好。”
“不說算了,哼。”
“呦嗬,我們青殺姑娘來脾氣了……好了,有好事告訴你,過幾天青施出台,位置都給你留好了。”
“好吧,看在你盡心伺候爺的份上,暫且放你一馬。”她打了個哈欠,又躺回塌上。
“那奴家,先謝謝爺體諒。”見她又要睡了,素溪將被子為她蓋上,又將爐火換了新的,這才離開了房間。
這幾日天氣多變,時而漫天落雪,時而豔陽高照,院子裏殘存的積雪被融化成水,酉時一過,水再凝結成冰。
如今她的傷勢已無大礙,青提臉色也不再像黃蠟似的,但還是不能陪她玩,這讓她倍感無聊,想起來今日正好是青施出台唱曲,便起身去湊熱鬧。
陣陣冷風呼嘯而過,吹的回廊嗚嗚直吼,木橋邊的梧桐樹枝狼藉滿地。
她裹著黑色鬥篷邁著大步,一陣凜冽的冷風迎麵撲來,將鬥篷吹得鼓鼓的,風中好像帶著銀針一般,狠狠地刺向她的臉上,胳膊上。
進了芙蓉樓,一股暖氣籠罩著整個大殿,池塘後方一丈高的壁畫,雕刻著瀑布,瀑布呈湍流急下之態,好似能聽見“嘩嘩”流水聲。
那約十人寬的池塘,由兩處水池對稱而成,一處冒著夜明珠大小般的水泡,咕嘟咕嘟的,一群小金魚圍著五顏六色的雨花石繞來繞去。
另一處水池中央坐落著一隻金蟾,金蟾周圍堆滿了銅錢,像幾座小山丘一般。池塘四周鑲嵌著琉璃,琉璃在紗燈下閃爍著黃色,綠色的光暈。
大殿正南方,壘著一個圓台,圓台高約達到一個平常男子腰間。
圓台上鋪著紅色毛毯,圓台後幾個姑娘和男子皆著紅色衣衫,分別拿著琵琶,羌笛,箜篌等樂器。
圓台前方擺著橫縱各二十餘桌椅,坐滿了黑壓壓的人。他們身著錦緞衣袍,也有些緊袖常服,紅色的,藍色的,白色的,綠色的……看的她眼花繚亂。
她將鬥篷遞給小梁子,小梁子笑嗬嗬把她領到一個角落,座位正好在火盆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