漸生情

字數:3703   加入書籤

A+A-




    女子聽他話語中略帶幾分哀傷,思索片刻後,低聲說道:“家父愛才,自當應允之,你且先跟著林同吧。林同,給這公子找個巾帕,擦一擦臉。”說罷,放下車簾,不欲多說,畢竟是陌生男子,多有不便。

    “多謝小姐收留之恩,日後蕭某自當報答。”聽聞此言,蕭如晦神色突然就放鬆下來,感激地道謝,然後接過林同手中的巾帕,擦了擦臉上的血跡,方緊挨著王大和林同坐在車前。

    回城途中,蕭如晦方知,車中女子乃是此縣城知府小姐杜妙菱。今日恰逢生母忌日,來此山中的明覺寺為母上香。心中不禁想到,竟是知府小姐,難怪一言一行如此氣度高雅。

    一個時辰後,馬車行至一座宅院門前,王大對著車廂道:“小姐,到了。”

    片刻後,車簾被拉起,當先走下兩個十三、四歲的丫鬟,皆身穿水紅棉襖兒,青緞子背心,下車後將手遞於車門前。片刻後,便有一隻精致白皙的手伸出,輕放其上,慢慢走下馬車。

    待到得門前,杜妙菱又回身叮囑道:“王大你自去放馬車,林同你帶這位公子去客房安頓,送一些換洗衣物及日常生活用品,待我將此事告知父親,他自會見你。”

    王大和林同連連點頭,帶著蕭如晦朝後院走去,此事自不必提。

    接近晚間,蕭如晦方被叫到大院正堂,進門隻見房屋正中黃花梨木太師椅上坐著一端方男子,年約四十,唇方口正,髭須輕盈,額闊頂平,皮肉天倉飽滿,心想這便是杜知府了,端得好生威儀。

    “蕭如晦見過知府大人。”蕭如晦雙手合攏,身體微傾,行了個禮。

    杜知府滿臉含笑,從椅中站起,走到他身邊,雙手虛扶,沉聲說道:“蕭舉人,莫要行此大禮,真是折煞我也。”

    蕭如晦站起身子,與杜知府一起坐下說話,“蕭某日間得令愛所救,又得知府收留,真是感激不盡,待日後春闈一過,定當重謝之。”

    “蕭舉人不必如此多禮,且不說,你是有才之人,又遭此大難,定當幫你。再者,那山匪在我管轄的境內,竟做出如此行徑,我作為一方知府,也是要負一定責任的。”杜知府搖頭歎息片刻,語氣中頗有無奈。

    蕭如晦一聽知府大人要剿匪,立刻誠懇地說道:“蕭某不才,若是您想將這夥盜匪徹底清繳,我自當助之。實不相瞞,我對兵法略知一二,應能為您出謀劃策,以報答您的收留之恩。”

    “如此一來,有蕭舉人相助,此事成功的機會更大,我定當竭力剿匪,還此間一個太平,也讓百姓安居樂業。”杜知府略一思考,覺得此法可行,遂與蕭如晦先行商議,明日再和衙門公差一起討論剿匪事宜。

    蕭如晦從正堂出來,沿著小徑往後院客房行去,遠遠地便看到一行人正往他這邊走來,當先一人正是杜妙菱。他快步迎上去,恭敬說道:“見過杜小姐,小生有禮了,還要再次感謝小姐救命之恩及收留之德。”

    杜妙菱略微打量了蕭如晦一番,此時他已將血衣換去,臉也露出原有容貌。一襲月白長衫,腰係一條茶褐鑾帶,發間一支青玉發簪,青絲如瀑,生得眉清目秀,清俊溫雅,端的是好樣貌。

    杜妙菱微微一笑,臉頰略紅,柔聲說道:“蕭公子不必多禮,小女子也是舉手之勞。想必父親已經跟你見過麵,以後你就安心住下,有什麽短缺的,可找林同說。”

    蕭如晦抬起頭,見她已換了一身淡黃衣裙,外罩白色披風,此時兩手捏著香妃色手帕,似有些害羞,微低著頭,越發顯得楚楚動人。他退到小路一邊,拱手說道:“小生記下了,多謝小姐安排周到。那小生就不打擾了,這就回後院客房了。”

    杜妙菱略一點頭,然後在丫鬟的簇擁下往正堂走去。

    離得近了,一陣幽幽檀香鑽入鼻尖,蕭如晦隻覺瞬間神智空茫,呆呆站在小徑邊,眼睛看著杜妙菱離去的方向。直到她的背影消失在盡頭,方轉過頭去,黑眸幽深冰冷,不知在思索什麽。

    第二日用過早飯,蕭如晦便與杜知府一起前往衙門辦事。

    兩人到時,裏間已經坐了幾個人,見到杜知府過來,紛紛站起行禮。

    杜知府點了點頭,又將雙方互相介紹了一下,寒暄幾句,便開始討論剿匪事宜。待到日頭居中,方議事完畢,“好,就用蕭舉人的這條計謀剿匪,其他人緊密配合,爭取裏應外合,一舉擊滅這幫山匪,為民除害。”杜知府說完此話,便遣散眾人,責令其回去好生準備,明日便去山上剿匪。

    蕭如晦回到府中,看到桌上放置的幾件新衣和鞋襪,嘴角輕勾,這個知府小姐倒真是個妙人,長得美,心地善良,還體貼入微。他走到桌前,上麵亦放著幾本書,這是之前他讓林同幫忙去買的,春闈在即,每日必須按時溫書。

    待剿匪事了,已是幾日後了。

    此次剿匪大獲全勝,山匪都被官府鎮壓,收繳的財物也用於民生工程,自不必表。

    經過此事,杜知府對蕭如晦更是另眼相看,果然是個有才之人。此前剿匪多次,均未成功,不成想他剛出一計,就徹底解決了此患,百姓以後出門再不用提心吊膽,因此對其更是關懷備至。

    這日,蕭如晦溫書完畢,想要休息片刻,走到園中,剛出一片花圃,便見遠處涼亭中有一紅衣女子,正在撫琴而歌。

    泠泠的琴音聽起來格外清晰,絲絲縷縷,如泣如訴,如琢如磨,如高山流水,沁入人心。女子的歌聲更是如林間黃鶯,與琴聲相和,配合的天衣無縫,傳到耳中,無端更叫人添了一種說不出的情思。

    蕭如晦立足佇聽片刻,待歌聲與琴聲停止,方才走過去。

    今日,杜妙菱穿了一件大紅色曳地長裙,項上戴著赤金盤螭瓔珞圈,比相見那日,豔麗了許多。唇不點而紅,眉不畫而翠,臉上還洋溢著笑,當真是顧盼神飛,文彩精華,見之忘俗。

    待走得近了,蕭如晦才發現涼亭中居然還有一個男人!

    那人著一襲寬大月白長衫,墨發如瀑傾瀉,長眉斜飛入鬢,眸中波光瀲灩,容顏傾世,氣質卓絕。說不出的風流倜儻,此時正坐在杜妙菱旁邊,對著她小聲說著什麽。

    蕭如晦心中疑惑,此前不曾聽說杜妙菱已有婚配,這是何人?

    杜妙菱正凝神靜聽先生的講解,忽而聲音戛然而止,她抬頭看向先生,發現他正盯著涼亭外。

    杜妙菱順著視線看過去,便見到正緩步而來的蕭如晦,一襲淡藍長衫,青玉發簪將他的墨發半束起來,光華流轉。

    蕭如晦行至亭內,朝兩人略微行禮,開口問道:“杜小姐,剛剛在遠處聽到你的琴聲,實在是如天籟一般,便忍不住來到涼亭,還望恕小生無禮,不請自來。不知這位先生是?之前在府中好像並未見過。”

    ------題外話------

    第一卷修改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