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負石阻兵
字數:4371 加入書籤
張秀低聲咒罵了一句,“這李知古真該死。”說完用力的閉了閉眼,壓抑住心底翻騰的情緒,她數不清自己的恨有多少,自己還能承受多少,但是她必須好好活著,她不甘心。收斂了不受控製的心神,屋裏一時寂靜無聲,沉默了良久,張秀才平靜的說道:“邆賧被破,李知古離我們浪穹也不遠了,不知夫人可有什麽打算?”
施玲兒早已想到這一層,剛舒展開的眉頭又緊皺了起來,“吐蕃先前吃了敗仗,如今正向大唐議和,請求和親,斷不會發兵來救,我們除了自救,再無他法。”
張秀默默的點了點頭,“我聽說月娘在救五郎的時候,發生了怪事,不知夫人可曾聽聞?”
“我也聽說了,說是晴天怪雷,我雖然不相信,可她到底還是個孩子,如何能做傷害她,別說我不忍心,即便是少主也定是不願意的。”施氏糾結了一下,說了句實話。這兩年看著鐸月娘一天比一天活潑,她早把大鬼主的預言拋到了腦海,眼裏心裏隻剩下鐸月娘是她的女兒這一件事。
張秀感激的點頭,“少主和夫人的大恩,張秀銘記在心,月娘就是浪穹的女兒,如今浪穹有難,她沒有逃避的道理,妾會仔細問問她的。”
“可是……”施氏遲疑著開了個頭,再沒說下去,隻是無聲的歎息。
鐸月娘這邊還在為皮羅邆終於肯吃東西而高興,那邊又傳來了李知古大兵壓境的消息。李知古點兵五萬,一路向浪穹攻了過來,前線告急,而他們的先鋒部隊本就駐紮在邆賧,離浪穹不過是二天的路程,急行軍一天便可抵達,祖父豐時無奈,新仇舊恨,索性與李知古撕破臉皮,帶兵死守狹山口,一時寡不敵眾,浪穹傷亡慘重。
隻得慶幸的是,李知古雖然兵多將廣,但是浪穹山高路險,致使李知古大軍行進速度不快,浪穹早在邆賧發生變故之時,便有了準備,如此兩項相抵,兩軍竟然僵持在了狹山口一帶。隻可惜浪穹區區上萬的兵力,先不說人數上的優劣,隻說大唐的軍隊訓練有素,裝備精良,浪穹的軍隊與大唐的軍隊相比,猶如螳臂當車,如果不能巧勝,隻怕邆賧的下場就是浪穹的結局。
三浪的將士視死如歸,一撥一撥被派往了戰場,一個又一個年輕的生命長眠在那片土地上。他們的兒女在家裏守望,他們的親人在企盼。年幼的盼望著戰爭的結束好與家人團聚,年長的祈禱著戰爭能結束,早日得以天下太平。羅時江的水被猩紅的血液浸染,蜿蜒成一條紅色的絲帶,默默的述說著戰爭的殘酷。
前線告急的戰報加急送了進來,時羅鐸緊皺著眉頭,做著最後的努力。鐸月娘陪著皮羅邆吃了東西,兩個人的精神都恢複了一些,隻除了皮羅邆比先前寡言,身體到是並無大礙。
鐸羅望大步的走進了院子,高聲說道:“五弟,月兒,這幾天府裏節約開支,母親關了小廚房,我們一起到母親的院子裏用晚膳,我來接你們過去。”
現在戰事吃緊,大家都在節約糧食送到前線,府裏也節省了開支。這個鐸月娘知道,皮羅邆也早猜到了,皮羅邆站了起來,也不說話便往外走,鐸月娘上前幾步,拉著他的袖子,“五哥,我們一起走!”
皮羅邆轉頭的看了她一眼,微點了下頭,也不說話,自顧的悶頭走路。卻不是向著施氏的院子,而是向著咩羅皮暫居的院子走去。鐸月娘猜到他或許是要去與咩羅皮說一聲,便假裝不知道的跟著。一路上還拉著他的衣服不停的說話,見他提不起興致,隻得討好道:“五哥,我做個布偶送你玩兒可好?”
皮羅邆淡淡的嗯了一聲,也不知道是同意還是不同意。兩人走過回廊,皮羅邆進咩羅皮的屋子問候了幾句。鐸月娘便在廊下候著,不大的功夫,皮羅邆便走了出來,淡淡的說了一句,“走吧!”
等他們到了少夫人施玲兒的院子,院子裏已經擺好了碗筷,見他們進來,施氏吩咐丫頭給他們添了碗筷便自顧的忙去了。
時值冬去春來,正是山茶花綻放的季節,她們坐在滿院的山茶花中吃著施玲兒為他們單獨準備的飯菜,隻有活潑的玉娘還不知道禍事將近,吃得開心,其餘幾人卻是各懷心事。
隻聽玉娘說道:“大哥,過兩天就是我的生辰了,大哥可有禮物要送給我?”
鐸羅望溫和一笑,到底還是疼惜這個妹妹,順口答道:“玉兒喜歡什麽,大哥給你準備。”
鐸月娘實在提不起精神說這些,她的身體本來就不好,吃不了太多,她唯一想做的不過就是陪著皮羅邆,安慰他受傷的心而已。鐸月娘不知道這樣的安寧還能有多久,狹山口的戰事一直牽引著她的心,如果祖父一旦失守,她們的命運又將會被推向何方,想到這裏更是沒了說話的心思。
玉娘卻說道:“哎,大哥沒有誠意,既然要送我禮物,自然是不能來問我的,那樣才有驚喜。”如今也隻有玉娘這個丫頭還能無憂無慮了吧。
皮羅邆沉默的坐在一邊,偶爾吃兩口月娘夾給他的菜。玉娘眼珠一轉,嘻嘻笑道:“大哥給我們講個故事吧,昨天我看到楊淩給你講故事了。他讀書比我們早,會認很多大唐的字,肯定看了不少故事。”
鐸羅望無奈的搖頭,“他沒有與我說故事,他與我說了下前方的戰事,很是頭疼呢。”
玉娘不依,拉著他的手臂搖晃著,“我不管,我就要聽哥哥講故事。”
鐸羅望拗不過,隻好說道:“好,我說個負石阻兵的故事。”
“負石阻兵?”鐸月娘一愣,順口接了一句,“哥哥是要說菩薩的故事嗎?”話剛出口鐸月娘就後悔了,佛教早在南北朝時期就已經傳入中原,這裏是西南夷,應該接觸的更早才是,她怎麽忘了這茬了,差點就鬧了笑話。
“月兒你知道?”鐸羅望疑惑的看著鐸月娘。
“啊,我知道什麽?大哥快講故事,我也想聽呢。”鐸月娘幹笑兩聲,裝傻充楞的轉移了話題,玉娘也起哄道:“大哥快說,我也等著聽呢。”
“負石阻兵,”鐸羅望頓了下和她們說起了故事:“據說漢時,外族的強悍敵兵駐紮在葉榆,正準備大舉進攻白子國。觀音菩薩巡天來至白國上空,見白國百姓就要遭到屠殺,美麗的國土就要變成廢墟,觀音即施法顯神,變成一個八十多歲的老嫗,用草繩背著一塊大岩石,邁著輕鬆的步子朝敵兵走去。敵兵首領見此情形,嚇了一跳,急忙問道:”你這老婦,來此作甚,如何背動如此大的岩石?“
老嫗滿不在乎地說:”人老了,不中用了。比起在我後麵的年輕人差多了。我聽說你們要來攻打白國王府,心裏好奇你們有多大本領,能不能打得過我後麵的年輕人。“
首領有些不相信,又追問一句,”後麵的年輕人有多大本事?莫不是你這老婦在扯大話嚇唬我等。“
老嫗答:”他們的本事不算大,就我背的大岩石,他們一隻手就能輕鬆舉起來,隨便一扔就能扔出百丈遠。每個人還隨身佩戴著一把百斤重的大刀,殺人如同砍瓜切菜!“
一番半真半假的話,敵兵聽了,個個嚇得麵如土色,早沒了鬥誌,隻得退兵。白國兵馬借助神力,乘勢追殺,打得敵兵大敗而逃。老嫗見戰事已平,把岩石丟在路邊的水塘裏,顯身為觀音,回到天上。從此,敵兵知道白國有神仙相助,再不敢來攻打白國。”
“阿哥,這事真的假的呀,聽著好玄乎?”鐸玉娘懷疑的問,隻覺得這故事太離奇,讓人有些不敢置信。
“真的假的我不知道,我隻知道那石頭高約兩丈,長有一丈八尺,寬一丈二尺,後人為了紀念菩薩的功德,在大石上建了庵,就叫大石庵。”鐸羅望回答道,前年我隨父親去太和城參加觀音誕,聽法師講經說法,還特意繞過去看了一眼。
“大石庵?大石庵?”這名字怎麽聽著耳熟呢,鐸月娘突然就反應了過來,“大石庵不就是觀音塘嘛!”難怪故事熟悉,名字也熟悉,原來早在一千三百多年前,就有了傳說。
“嗯?你在說什麽?”鐸羅望疑惑的看向鐸月娘,聽她仿佛在嘀咕什麽,卻又聽不太真切,便疑惑的問了一句。
“哦,沒什麽,就是覺得這故事挺有意思的。如今浪穹危在旦夕,若真有菩薩搭救,該多好。”鐸月娘幹笑著說道。
“我也聽著有意思,隻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有菩薩,如果有,我就求他把李知古殺了,為大祖父報仇。”玉娘說道這裏,這才後知後覺的發現皮羅邆表情不對,急忙閉上了嘴。
“總有一天,我定要拿他的屍體祭奠祖父。”沉默了半天的皮羅邆也恨恨的說了句,握在手裏的象牙筷被他折做兩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