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瀏陽(5)之小聚道吾人家
字數:5984 加入書籤
頌猜琢磨著兩周之內一定要離開曼穀。
而遠在中國瀏陽方麵的三弟亦兵也加緊著大哥護照的申請手續。他有那麽一種閃念之下的想法,是自己該不該先行再去一趟曼穀?自己有本護照,加緊辦一個簽證即可?但二哥失蹤了那麽久,一定有啥特殊的原因,自己在那邊又沒有什麽朋友和關係,再見到了二哥,我一個人也不一定能把他勸得回來。還是叫上大哥一起去吧,兄弟倆一合力,他再跑都難!
這天的一大早,亦兵就趕到了市公安局見到自己的摯友丁局,簡單招呼之後,就拿著大哥的資料回到了區政府的小樓找到一位副區長幫忙,劈裏啪啦地簽字、蓋章完畢,又回到了丁局的辦公室。
亦兵把大哥的護照申請資料往他的桌上一扔,雙手一拱:“丁局,拜托了!加急!”把個丁局弄得真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小事一樁何足掛齒?但……你這是幹嘛呢?如此的雷急火急。”
“您隻管幫我加急就成,待會兒再跟你匯報我在泰國見到了誰。十二點半在‘道吾人家’便餐,不見不散哈?”說完以後,亦兵轉身便走。
“不會是被皇上親自召見了吧?”丁局挪揄地追了他一句,搖了搖頭笑笑。心裏想著,這個家夥辦事從來如此,總是不按常理出牌。同是當兵出身的丁局,倒也理解自己的這位花炮兄弟。咱們縣上的手續可以幫你加快一點,之後送到了長沙市局,你小子隻怕也要老子打招呼了。
在去賓館的路上,亦兵撥通了一個電話:“中餐三個人,老套路。”“道吾人家”餐廳的老板娘接了電話:“兵哥你回來了?好,三個人。給你留座。”又是一個知道兵哥出門旅遊的人,可見這位亦兵在小縣城的朋友網織得夠密。
他驅車來到賓館,接到了早已在門內大廳裏等候著的泰僑李老,熱情的握手之後,寒暄著套路“我那侄兒昨晚陪得怎樣?”“吃到啥子特色菜沒?”“昨夜休息得好不好?”“賓館的條件還可以吧?”“早餐吃過了瀏陽米粉沒?”
李老的回複也像是機關槍一般的幾個字“很好!”“謝謝!”“好!”“特別好!”“吃過了。”亦兵的節奏有些快,因為他心理琢磨的隻有一件事,弄得李老頻頻地接話。
在領著李老去爆竹花炮工廠的車程中,亦兵的話題繼續圍繞著護照之後的簽證一事。
“李老,您說的商務簽證是怎麽一回事,可以怎麽個快法?”
“就是呀……我在曼穀的公司,給您發一個邀請信,您拿著邀請信,連同護照一起,交給泰國住廣州的領事館即可。如果是旅遊簽證,可能手續會複雜一些,其實我也不是特別清楚。”李老放慢了說話的節奏,看著麵前的這位李總,笑嘻嘻地答道。心裏卻想著這個老板怎麽會如此著急地要再回曼穀,他不是剛剛從泰國回來嗎?顯然不是要跟我做花炮生意那麽簡單。
“那申請遞上去以後,泰國領事館是現場審核批準,還是要寄回泰國的啥商務部或是外交部批準呢?”亦兵已經是忘記了這老人是來看花炮,想做花炮生意的了。
老人露出了猶豫和為難的表情,真誠地說:“這個我就不太清楚了。”
“哦?對不起對不起!我幹嘛這麽急,待會兒吃中飯的時候,再跟您解釋哈。”亦兵好似如夢方醒,覺得自己實在也問得太多了。人家一普通的生意人,對本國對外的簽證程序怎麽可能知道那麽多呢。
來到花炮工廠的樣品陳列室,亦兵今日的產品介紹也失去了慣常的水準。
“您看哈,咱們這瀏陽產的爆竹煙花,曆史久遠、名氣之大就不用介紹了。目前我們廠生產和可以出口的,有噴花類、旋轉類、火箭類、吐珠類、煙霧類……,如果說是大型煙花,又有焰火字幕、禮花彈、火箭、大彩火輪等等。”
看著身邊這位小老鄉的心不在焉,聽到他講出的像是在背書一樣的產品介紹,老華僑憑著自己幾十年閱人無數的經驗開始斷定:這位李總一定是有什麽很重要的私事要回曼穀。這孩子也不像是一個壞人。
“所有的花炮樣品都在這兒了,如果看得中的話,可以每樣挑幾個。對於大型煙花夜晚打到天上以後會是什麽效果,我們可以一起看看視頻。又或者,今天晚上我帶您一起試試放幾個,看看它們的效果?”
一直是李總一個人講話一個人不間斷地介紹著產品,聽到他要再留自己一晚看夜裏的煙花,老華僑趕緊說道:“不用不用的!謝謝您了!我今天下午一定要去長沙,還約了其它朋友呢。就在這兒看看視頻就好。”老先生趕緊回絕了李總的邀約。
看過大型煙花的實放視頻,接過李總送的視頻碟片,李老在感歎老家煙花品種的眼花繚亂和打到夜空中的絢麗多彩之餘,他心裏打定了一個主意:生意可以慢慢做,這孩子的私事,我可能可以幫幫他。
李老主動地說回了對方關切的話題:“待會兒再去一趟你公司的辦公室吧,我給我兒子打個電話,讓他今天就準備邀請信。除了傳真件發過來以外,原件可以快遞給廣州的領事館。另外……我妻弟退休前在泰國外交部工作,看看他能不能幫幫忙。”
“……”
“啊?謝謝謝謝!太謝謝您啦!”這可是大大的驚喜呀!亦兵之前光顧得詢問簽證的手續會是怎麽樣,卻忘掉了凡事都需一步步地做起來。就好像請丁局幫忙辦護照一樣,動起來則快,光想管個屁用!真沒估計到這老華僑對我這樁私事的關切走到了我的前麵。他居然在泰國外交部還有關係?!亦兵對著老華僑深深地一鞠躬,表達著內心的感激。
“這屋裏的樣品您要是看中了,隨便拿,全部免費!我來出運費,把它們送到您在泰國的府上。”亦兵激動之後,恨不能把所有的樣品都立刻地送到老先生的府上,以換取明天可能就有的簽證。
“不能這樣!還是慢慢來吧,我這次也隻是先考察一下,說不定我兒子還會來一次,屆時你們再慢慢談。”老先生跟中國人打過了半輩子的交道,眼前的這位李總如此這般地客氣,反倒弄得他又有些心裏的忐忑。世上從來就沒有免費的午餐,真希望他待會兒的午餐中會給我一個合理的解釋。否則,我剛剛把妻弟的這層關係都抬給了這位第一次見麵的小李子,是不是有點過啦?
正午十二點二十五分,亦兵領著老華僑來到了“道吾人家”,他自己的小食堂。老板娘看見他們進來:“兵哥來了?老座位。”並對著兵哥的客人淺淺地一鞠躬,表示歡迎。兵哥不介紹,自己自然也不便多問。
“還差一位?”老板娘想起兵哥是說三個人吃飯。
“不用管。五分鍾內準到!可以上菜了。”他利索地跟老板娘回道。
一張靠窗的小圓桌,茶已經備好。燙過小杯,亦兵為李老斟好了茶。這時,門口傳來了老板娘的聲音:“喲,丁局來了。”“對對對!老板娘生意可好呀?”“好好好,托您的福。兵哥他們倆人已經就坐。”
“兩人?”丁局走了進來,狐疑地看著坐在裏麵上座的老先生。通常,丁局也就是跟亦兵兄弟出來吃個便飯,別人想請都不肯“賞光”的。因為局裏有嚴格的外出請客吃飯的相關規定,不敢隨意踐踏,弄不好會丟了烏紗帽呢。特別是在大一點的飯館餐廳,大門口和內庭已經裝上幾隻攝像頭,把那些害怕又貪吃的家夥都趕去了鄉下的土菜館。
“我來介紹一下,這位是咱們瀏陽老鄉泰國的華僑李老。這位是丁局長。”也不用太多的介紹,因為是兄弟關係,跟局長在哪個局子裏工作沒有關係。
人剛坐定一會兒,幾個菜就陸續地端了上來。分別是芋荷牛絲、小炒雞雜、番茄蛋湯、青菜,最後上來的是三臘合蒸和剁椒魚頭。五菜一湯,全是小份,品種豐富且分量適中,再加一人一碗蒸缽子的白米飯。
“嗬嗬,看來李總是這兒的熟客,菜都不用點,就上得這麽周到?”老華僑讚歎了一句。
“是啊,這‘道吾人家’我是常常來。口味地道,老板娘配菜也合理,吃好了也不浪費。”亦兵笑著回應著李老。
“老先生會不會要喝點酒?本地的瀏陽河大曲。”丁局做廣告了,他自己上班時間不喝酒,但看到亦兵的這位客人,該是蠻尊貴的。
“今天不喝了!茶水就好。我這次回老家,村子裏的親戚還送了我兩瓶瀏陽河大曲,我帶回曼穀喝。”看來,這位老先生還是能喝一點的。湖南的男人們喝酒時有股子北方人的豪氣,瀏陽人自然不會差。今天算了,老先生一人喝也不對呀?亦兵還開著車。
“那我就不客氣了哈。今天以茶代酒,首先歡迎李老來到咱瀏陽市,希望您這趟來得開心,回得順利。您的兒子下次來瀏陽,我負責全程陪同,咱們把煙花生意做起來!”亦兵端起杯子,與倆位輕磕之後,小抿一口熱茶,然後,他提起筷子夾著一塊臘魚放到了李老的碗裏:“李老,這在異國他鄉的,難得吃上這家鄉的臘肉臘魚吧?”
“謝謝!是啊,出門在外,最最想念的就是家鄉的臘肉。”
“丁局,你也吃吧。跟我就不用客氣吧?”亦兵朝著丁局說道。
“跟你有啥客氣?讓李老先吃,嚐嚐家鄉的味道。”丁局爽氣地說完,也啟動了筷子。
便席過半,亦工壓低著嗓音講起了自家的這個快要被忘卻的故事。
他說起了三十年前,自己才十一歲時的那個正月初四的早晨,自己被床邊的奶奶推醒,聽到了母親、滿舅和大哥著急地呼喊著二哥的聲音,後來怎麽樣滿村子找、全瀏陽縣城的尋,在後麵的幾年裏找遍了十裏八鄉的就是不見二哥的人影。還有奶奶於第二年在哭哭啼啼的悲傷之中去世,以及母親在二哥失蹤的十年以後,把眼睛都哭瞎了的往事。
最後,他激動地講起了這回出國旅遊的時候,在離開曼穀前的那輛小巴上,見到了自己二哥的細節,還有臨別之前兄弟倆雙目的對視情景,和相互默認之後的心裏震撼。
聽得同桌的兩位客人都停下了手中的筷子。丁局感歎了:“奇聞奇聞!你確定你見到的就是你二哥?”丁局與亦兵朋友多年,也聽說過他早年丟失二哥的故事。
“確定。那個旅遊公司的老板肯定就是我那失蹤三十年的二哥。”亦兵堅定地說。
丁局摸起桌上的電話,給辦公室撥了一個電話:“小楊,徐付今天下午什麽時間回來?……哦……啊……知道了。是這樣,你把那份李亦農護照申請的資料準備好,待會兒我回局裏親自簽字。”原來,縣公安局裏的主管副局長老徐這會兒不在局裏,還不能確定什麽時間能回,所以,丁局打算親自簽字,加快亦兵大哥的護照申請手續。
老華僑聽完亦兵的故事,在感覺到些許震撼的同時,也想起了自己這一輩老華僑們早年下南洋經商、打工、遷徙的往事。可以說是件件精彩,個個淌淚。隻是不知道這李總的二哥能夠跑到那麽遠的泰國曼穀,是否跟自己的經曆有點類似呢?
他關切地問道:“那,要不要我派人去你說的那家旅行社去打聽打聽?”
“暫時不用!”亦兵肯定地說。“想必我二哥當時會跑到泰國一定有他的特殊背景,如果這會兒驚動了他,他可能逃得更快,我媽就永遠也見不到她這個工伢子了!”偵察兵出身的亦兵對此事有著自己敏銳而又固執的打算,能夠讓母親能夠活著再見上二哥一麵,成了他目前最大的願望。所以,不能“打草驚蛇”,他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截住可能再次失蹤的二哥。
“叮鈴鈴……”,大哥亦農的電話打進來。亦兵拿起了電話:“哥,怎麽了?”
電話的那頭傳來了著急的聲音:“三弟,你快回吧。媽媽暈倒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