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曼穀(11)之父女情深

字數:5775   加入書籤

A+A-




    頌猜與阿華的這次聊天依然是話不投機,但無妨後續的交接安排。旅遊市場正發生著悄然的變化,而這些變化和同行的一些個做法,與頌猜的固執想法有衝突,這算是正常情況。在他的心目中,阿華還是一個好小夥,他這也是為公司的生意作想,擔心生意如果清淡了下去,再拉起來就不容易了。

    回家休息吧!騎著小毛驢,吹著暖風的他,回到家裏倒在客廳的躺椅上就睡,一覺睡到了大天黑,快九點鍾了,才被看過外公回到家裏的兒子吵醒。

    這一整天,按照女兒回家以後的話說就是:信息量太大,故事太多,人物關係太複雜了,我接受不了,也消化不來。原來,我們家有這麽多的親戚呀?!

    阿香看望了年邁的老父親,父女情深、相擁而泣不用多說。自從她和丈夫頌猜被驅逐出了旺呐村,在過去的二十三年裏,村子裏確實發生了好多事。這些個事情和人物的關係,在阿香的腦海裏可是理得清清楚楚。

    她和頌猜離開村子之後,父親素察當時就氣暈在家的門口。後來,被繼母和巴裕他們送到清萊的醫院搶救,幾乎就是九死一生。開始的一天還是半暈半醒的,生命體征還算穩定。後來,他就徹底地暈闕了過去,再清萊醫院轉診至清邁醫院。在清邁躺了整整一個月,阿香的父親才被醫生從死神的手上救了回來。再之後,他就戒了煙,終於丟掉了那根與他如影相伴的大煙筒。

    過了一年多,臨近的村子與旺呐村起了爭議,為爭奪村邊的那條小河的控製權,發生了一場激烈的槍戰。繼母不幸被對方挾持,最後被誤傷至死。巴裕帶著自己的保安隊與對方的團丁殊死拚鬥,最後打敗了鄰村的保安團。結果就是,把鄰村的一切從此兼並了過來,成立了大旺呐村。

    再兩年後,經段叔、段嬸還有老廖的撮合,文化班的蔡老師帶著女兒嫁給了父親素察。這樣,素察村長的身邊又有了三個女兒,加上阿香該是四個女兒。所以,蔡老師成了阿香的第二任繼母。

    十年前,也就是一九九六年夏季,旺呐村被政府正式地招了安。他們摒棄了罌粟的栽種和鴉片的加工,改種普通的農作物玉米和大豆。政府為此出資,修通了從清萊通美斯樂,再通旺呐村的公路。同時,水和電都接了過去,還辦起了一個小規模的公立小學。自此,旺呐村與外麵的世界正式地聯通一氣,村子裏的現代化氣息多了一些,但是,村民手頭的銀子並不見多?反正是,罌粟不再允許栽種!

    阿香跟著頌猜離開了村子以後,巴裕有十年一直未娶,直至段叔的大女兒也長大以後,她嫁給了巴裕隊長。目前育有一對兒女,老大十一歲,老二今年剛滿九歲。目前,他們一家四口跟阿香的父親和蔡繼母住一塊兒。

    段叔家的小兒子長大以後,到清邁大學讀了一個技術專科,留在了清邁生活,已經娶妻生子。段叔和段嬸目前跟兒子,在清邁住。

    阿香的二妹長大以後,嫁給了頌猜的好朋友阿登。二妹現在是旺呐村的村長,丈夫阿登在巴裕陪著老村長離開了旺呐村以後,接任了保安隊的隊長,協助妻子的日常管理,也育有了兩兒一女,三個孩子。

    還有一個從小頑皮的三妹,她卻是徹底失蹤了。十七歲那年,她跟著阿爸和蔡老師到美斯樂和清萊辦事,在一個集貿市場上玩耍之後,就再也沒有回家。村裏派人苦苦尋找了五年,最後也放棄了。唯一得到的線索就是:有人看見那麽一個小měi nǚ,跟一位來自中國雲南的帥哥小販玩的火熱,也許……是跟那帥哥去了中國吧?

    老邁的廖叔身體依然很好,住在旺呐村裏養老,沒事的時候常到公立小學校裏做做顧問。他那住在清邁的女兒每年都會去旺呐村看望老父親的,而在新加坡工作和定居了的兒子,兩至三年一次地,會回泰北看望一下老父親。

    蔡老師的親生女兒長大以後,到曼穀讀了個大學,後來留在曼穀工作和生活,已經結婚生子。其實,阿香的父親幾年前南下遷徙到素攀武裏住,跟蔡老師的女兒在曼穀生活不無關係。另外,政府對旺呐村進行招安的時候,特批了一個額外的補貼:就是在曼穀北麵兩百公裏的素攀武裏,給了他們一片農地和一個小莊園,登記在村長素察的名下,作為大旺呐村的lìng lèi財產。名義上是,如果這些泰北的村民有人南下曼穀的時候,可以在這個小莊園裏落腳。七八年過去了,這個莊園一直無人打理,經蔡老師女兒、阿香的幺妹地再三勸說,村長他們才舉大家子搬遷南下。

    其實,村長素察南下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因為心裏麵惦記著大女兒阿香。

    所有的這些個故事的裏麵,還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就是:阿香和頌猜離開泰北兩年多以後,那次巴裕帶著三人南下曼穀出任務,辦完正事以後,他們找到了阿香和頌猜時下居住的郎溪鎮。本來,巴裕還在猶豫該如何麵對和教訓一下頌猜,因為他對巴裕的背叛,和曾經帶給巴裕難以忍受的羞辱。沒曾想,心裏有仇的阿育,未經請示就下了毒手,打斷了頌猜的腿。他們一行四人回到泰北還沒進村,巴裕就在林子裏麵斃掉了阿育。

    後來,村子請巴裕自行離開村子,但他不願意走。最後,他通過自殘的方式留了下來,那就是打斷了自己的一條腿。一則,因為他是個孤兒,也無處可去;二則,村長是他的恩人,巴裕希望報答他並永遠地跟隨;最重要的一則,還是他把恩人家正懷著孕的大公主的夫君的腿給打斷了,怎麽辦?槍斃一個阿育都不夠的,自殘謝罪吧。這樣,也可以永遠地跟隨和服侍著老村長素察了。

    所以,這時的巴裕也是一個瘸子,瘸得比頌猜明顯許多。但是,巴裕他依然是肌肉滿滿的,一身的力氣,雖然已經年過五十。這一天,他一直帶著頌猜的小兒子騎那兩匹高頭大馬,逗得孩子開心異常。

    還有一個曾經讓阿香有過醋意的溫嫂。她的母親已經過世,兒子長大以後,一直跟在母親的身邊,後來娶了一個乖巧的泰北媳婦,但夫妻倆一直沒有生孩子。他們一家三口,也跟著村長一大家子南下至素攀武裏,這個大家廚房裏的活,目前主要是溫嫂領著媳婦在操持著。

    所以說,阿香的女兒一下子見到這麽多的親人,她是真糊塗了。內心激動的她,把過去二十年來沒有長一輩人的心裏陰影一掃而光。同時,在來去素攀武裏約四個多小時的車程裏,阿媽還跟她講起了父親頌猜的故事,弄得她數度落淚。

    三人回到曼穀的家裏,女兒攙扶著母親慢慢地踏進門檻,而小兒子就直接爬到了頌猜的身上,還唧唧哇哇的“啟馬(騎馬)……啟馬……”。看來他今天還沒有玩夠。

    頌猜揉了揉睡眼惺忪的眯眯眼,醒來以後就把兒子橫著抱在了懷裏。他疑惑地看著身旁的妻子,問道:“今天兒子這麽亢奮?”。

    阿香還沒有說話,女兒就搶著答道:“今天巴裕大伯帶他騎馬了!”“阿布家裏養了兩匹高頭大馬!”女兒興奮的同時,鼻子卻一陣陣地發酸,阿爸的那些個故事還在她的耳旁回響。

    阿香在一旁笑著點點頭。頌猜看得出來,妻子阿香和女兒的雙眼都是哭過的了,紅泡泡腫的。阿香流淚,是因為見到了老父親,暢敘了一番父女離別和互相掛念之情,都二十三年沒見麵了,誰人不落淚?本來,巴裕他們要送他們娘仨回曼穀的,被阿香製止住了,她說道:“爸,蔡老師,巴裕大哥,你們不用送。女兒開車還不錯的,來的時候就很順利。回到曼穀,我還得跟頌猜他先說一說,免得他緊張兮兮接受不來這麽多的事情。他吧,一緊張一累的,頭就會痛,可是沒有巴裕大哥這麽好的身體。”

    小兒子把父親給弄醒了,頌猜還沒有從躺椅上起身呢,女兒把母親攙進了廚房後,也蹲在了父親的雙膝旁,用小臉貼在父親的大腿上,流淚忍不住地奪眶而出,一副難得的,乖巧懂事之態。

    阿香看著丈夫的不解,說道:“我把你的故事跟她說了一下。”

    “嗚嗚……嗚嗚……”阿香正解釋著,女兒趴在父親的大腿上都哭出了聲。

    “哎哎,這是怎麽啦?”父親頌猜問道:“我們家如此頑劣而又堅強的大公主,今天怎麽也會哭了?”確實,這個女兒從出生到現在,哭得就不多。以淘氣和喜歡跟父母、老師頂嘴見長。好在智商還不差,她在學校裏讀書一直無需爸媽太操心。在普吉的時候,她的老師常常會說她太淘氣,有點子男孩子的性格,跟同齡的女孩子們比,欠成熟、欠溫柔。

    女兒接過母親遞過來的紙巾,擦拭了一把眼淚,仰著頭看著父親問道:“泊(爸),您的經曆好驚險哦?!”

    頌猜跟妻子對視了一下,意思就是:你這做媽的又多嘴了,都跟女兒講過些什麽?

    “好苦難,好豐富哦!”女兒的華文表達,已經用到了最高水平。

    “沒有啥。我們這一輩子,人人都是這個樣,條件跟你們的今天不能比。”頌猜回應著女兒,同時也自省了一下:除了小時候偶有吃不飽飯以外,其它方麵,都還好吧?

    女兒的情緒似乎還陶醉著,難以自拔,她又感歎道:“如果我也能夠經曆一下子你那些苦難,哪怕是一半也好呀,我可能就徹底地長大了?就豐富啦?”

    奇怪的想法!頌猜立刻糾正道:“瞎說!誰還期待著去經曆什麽苦難的呀?我們那是沒有辦法,想躲也躲不開不是?”

    “好了好了,別哭了。你們還沒吃飯吧?我來做飯。”頌猜準備親自下廚。

    “我們吃過了,也給你買了點吃的。我還有兩件事呢。”女兒按住父親不讓他起身。這時,小弟弟已經從父親的身上掙脫了下來,自己去到廳房裏開電視。

    “那你說。”頌猜說著,妻子已經把兩個小碟弄好,端到了一旁的餐桌上。她們今天回家的路上,已經給頌猜打好了兩個塑料擰袋:煉乳糯米飯,加新鮮的芒果條。一種簡潔好吃的泰國速食,滿大街都有的,頌猜也喜歡這種味道。

    “聽說,我有個叔叔要來泰國找你呀?”女兒聽到母親講起這次要搬家的原因。

    聽到這個話題,頌猜的眉頭一皺。他知道,妻子阿香依計劃,已經向女兒解釋了這次為什麽要搬家的原因。女兒也大了,家裏有這麽重大的事情,也該讓她知道一下。但是,頌猜不願意多討論此事,故此說道:“你咩已經告訴你了就行。我們不談論這個,你說第二件事。”

    “我明天就搬家了,會有三個同學一起過來幫忙。我想要用您的車哈?”女兒今天開父親的車,開上了癮,想明天接著開。這樣,就不用去租什麽皮卡車搬家了。

    “開我的車幹嘛?不是說讓你自己去買嗎?”頌猜回道。

    “啊……我明天就可以去買車呀?”女兒有些驚訝地看著父親。

    “是啊,你們去瞧嘛。看中了什麽車型,把車況、年份和公裏數跟我打個diàn huà講一下。然後,你找你咩(媽)拿錢就是?”有點點像頌猜辦事的風格,但是,他在這種花大錢的事情上也從來沒有如此瀟灑過?

    女兒的兩隻眼睛睜得又圓又大,小嘴也因為驚呆了而微微地張開。

    “怎麽啦?又不想買啦?不買也罷!”頌猜老爸調侃了一下,也瞪大了眼睛看回女兒。

    女兒趕緊地回複道:“買、買、買,我明天就去買!怎麽能不買呢?”如夢方醒的她,有點不相信老爸剛剛講過的話。原來的他,可不是這樣子的呀?在普吉的歲月裏,在女兒的印象當中:自己長到十歲以前,家裏的經濟條件還是慘兮兮的。直到阿爸從寺廟裏修行回家,重新就業以後,一家人的生活狀況才慢慢地改觀了許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