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普吉歲月(2)之出家吧

字數:4343   加入書籤

A+A-




    說到這個話題,阿香在長輩的麵前若顯尷尬,隻好答道:“是的,他還沒有正式地入過寺廟呢。”但她的心裏犯上了一點小嘀咕:這不是正操心著丈夫的身體嘛,怎麽會扯上了這件事?寺廟是要去的,但是,目前丈夫這個樣子的身體,到廟裏去生活一段時間,能不能行啊?好像是,在寺廟裏的生活會特別地清苦……

    阿丸爸接過她對頌猜沒有去過寺廟的確認,接著說道:“別說是他自己應該早早地出家為僧,這還沒有出家的就能夠娶上你這樣的好姑娘,也真是一件奇怪的事!”

    你們泰北的有些個地方就是不講究。”

    這話說出來,怎麽覺得是普吉的城裏人看不起泰北鄉下人的感覺?這也怪不得阿丸爸,因為阿香和頌猜他倆,就根本沒有認真地介紹過自己的過去。離開泰北這麽多年,他們已經知道,南方人對北部的鄉村和鄉下人是多有微詞的,更何況他們的老家旺呐村,從事的是那麽一種特別營生,說出來也怕嚇到了別人。

    在旺呐村,還是以晚期的華軍和家屬為主,美斯樂也是如此,所以對男人們出家為僧這事上,要求就沒有那麽嚴格。況且,村子附近也沒有寺廟呀?!說我是個好姑娘,似乎是在表揚我。但頌猜沒有出過家,我嫁給他就很奇怪了嗎?這不又是在貶低我丈夫?阿香如此想著,但確實不知如何回答。她隻好低頭了,雙手合揖地對著阿丸爸做了個請罪的姿勢:“丕……”。意思就是:大伯,我知道了。

    為什麽說阿香的阿爸他們是“晚期的華軍”?因為泰北的華軍是上世紀五十年代初,至八十年代的事情。而普吉島這兒的華僑,可都是兩百多年前,早期錫礦華工的後裔。這又是另話了,當分別討論。

    丸他爸,你說話不要那麽重,行嗎?”阿丸媽在一旁看不下去了。

    你別打岔!我這是為他們好!”倔強的阿丸爸,對著老婆子拂了一把手,覺得今天這個話題說開了吧,說透也無妨。

    他繼續地講道:“咱們泰國的男人,都該去寺廟裏修行一段時間的。本來吧,男人的本性上有桀驁不馴的毛病,不服管教,在外又容易犯事。所以,能夠去寺廟裏清修一段時間,不光是對這片富庶的皇天後土,表達自己的虔誠敬意,同時,通過那些必要的清規戒律也約束一下自己。”

    哎,您說的是。”阿香側著身子坐著,麵對著泊丸畢恭畢敬的。她等著泊丸把這件事講深講透。

    剛剛不是提到了頌猜的身體嗎?如果醫生都沒有了什麽妙方,那去寺廟裏修身養性,興許對身子也會有些直接的好處?清苦一些不可怕,他會慢慢適應的。”

    老人家是過來人,話都說到了這個份上,阿香覺得沒有了拒絕的理由。何況,剛剛過去的這個宋幹節後,女兒也上學了,可能也是個不錯的機會。讓丈夫去走一走這個必要的程序吧?隻是,泊丸說起的“男人……桀驁不馴,不服管教,在外容易犯事”等等,好像跟自己緊隨了十年有多的丈夫,倒也沒有什麽太大關係。頌猜是個好人的!阿香的心裏堅定如此信念。

    還沒來得及回應阿丸爸的勸解,老人家接下來的幾句話,讓阿香徹底地驚呆和臣服了:

    千萬不要以為是什麽走程序,走過場!”

    頌猜是個好孩子。膽大心細,幹活也努力,對你和孩子都好。但是,他的性情不夠開朗,謹小慎微,生性焦慮。身體之上,好像……還帶著一股子血腥味。”

    你不覺得,咱家養的那三條狗跟他都不親近嗎?如果頌猜曾經做過什麽不好的事,還不至於犯法的話……也許,他就該到寺廟裏去住一陣子,讓他真心地去懺悔去贖罪,以祈求佛祖的寬恕。這樣做,對你和孩子都會有好處的。”

    是啊,阿丸的爸媽家裏養了三條狗,一大兩小。那隻大黃,聽說還是條導盲犬的同族,性情特別的溫順,幾乎跟所有的人都特別地親近,但唯獨不敢親近頌猜。見到他,它好像就特別地懼怕,依然是那種退避三舍,跟過去這些年阿香見到過的其它情況一模一樣。

    老人家後麵的這幾句話,算是完完全全地打到了阿香的心坎上。她感覺得渾身上下一陣忽然地發冷,一個哆嗦下來之後,惶恐異常的她從坐凳上騰了起來,匐下身子趴在了地上,頭都不敢再抬,看著泊丸雙膝的下方,夢囈般地說道:“丕,頌猜的這個事情,您就替我們做主吧?!”

    幾天後,經過跟頌猜的再次討論和確定,由阿丸爸擇吉日為頌猜主持了一個簡短的剃度儀式。故事的主人公頌猜,就此出家了。

    出行的前一天,這一大家子的成年人,為頌猜該去哪間寺廟,有過一個小小的爭議和討論:

    阿丸的阿哥大嫂跟泊咩一起住的。大哥在討論中,堅決地推薦頌猜去一家大一點的寺廟。因為這間寺廟名氣大,內部的管理也相當規範。寺廟離家不遠,親人們還可以去隨時拜訪。名氣大了,信眾和香客也就比較多,所以,生活不苦的。還有很重要的一條,就是出門化緣也比較容易,信眾們布施的東西味道不錯!

    這個家裏的大兒子有些叛逆,跟別人家裏的兒女性情分布情況有點不一樣?人家的老大通常是老實、憨厚,聽父母的話。

    阿丸爸自然不同意。他說道:“你吧,就是怕吃苦。其實,你當時就該在那兒再多呆幾年。半年的時間對你根本就不夠,完全地沒有開悟!”

    看見公公有些生氣了,老大媳婦在一旁捅了捅丈夫的後背,意思就是:你不要跟你爸再強嘴了。

    老大可不管,繼續地說道:“您當時就不該送我去那兒。像二弟三弟似的,後來去了另外兩間大一些的寺廟,也是半年的時間,你看他倆學得多好?!”

    這一家子,老漢生了四個兒子。目前跟著爸媽住的,在橡膠林裏幹活的是老大,已婚多年還沒有孩子;老二長大以後就在普吉鎮上做警察,已婚育有兩個孩子,住普吉鎮的城區;老三讀了一個商務專科,目前在芭提雅做旅遊生意;老四才是阿丸。他長大以後,自己跑到曼穀打工去了。所以,老大的意思是老二和老三比較好,混得還不錯,並把這種良好的結果,歸功於早年去過了好的寺廟。

    頌猜聽到前麵的介紹和討論,心裏麵做了個小結,那就是:泊丸三十年前,在普吉鎮西北方向的深山小寺裏出家,做了三年的和尚,對那兒有感情,覺得那裏不錯,條件雖然差一些,但那出家為僧,修身養性的重點。而老大在成年以後,被送到了跟老爸同樣的一間寺廟裏出家為僧,半年下來覺得條件太艱苦,而後來二弟三弟去過的好很多。但是,還有一個老四阿丸呢?他們沒有講到自己的好朋友阿丸呀,他去的又是哪一家呢?或者她根本就不用出家為僧?因為,阿丸她已經是女兒性情?

    來到普吉跟阿丸的泊咩、大哥大嫂住了這麽些年,頌猜知道了,阿丸出生以後,就被泊咩(爸媽)當成女兒養,當成姑娘帶。沒有想到的是,他成年以後就把自己當成女人了,還找了一個阿木做自己的男朋友。想到這些,頌猜忽然自己苦笑了一下,覺得這是在走神了。

    看到丈夫忽然苦笑一下,阿香知道他肯定是走神了,也趕緊地捅了一下丈夫的後背。她問道:“你自己呢?你是什麽個意思呀?你看泊丸和大哥都用心地為你在推薦呢。”她心疼地望著自己的丈夫。

    阿香真是很操心:都七年多過去了,腿就這麽瘸著了嗎?能不能再好一些?他的頭怎麽會經常痛呢,有沒有好些的法子,來治療一下這個莫名病。還有他這整體的身體狀況!剛才,大家正討論著他的事呢,自個卻走了神。都不知道他,時不時地在想些什麽?

    哦,我呀……我……可以去泊丸推薦的那一間。”

    不知道是因為長者的堅持,還是由於平日裏覺得,老人家有種特別的造詣和威望,或者是覺得:苦一點怕什麽?既然是出家,去清修去誠意向佛,就無需講究一個熱鬧和舒適的地方。回完上麵的這句,周到的頌猜依然敏銳地給大哥鞠了一個躬,意思就是:大哥不好意思了,多謝您的推薦!我還是選擇了你爸推薦的那一間。

    哪一間呀?阿香沒有太聽懂,什麽在西北方向的深山老林裏麵,從這普吉鎮走過去,有十幾公裏的山路,要走四個小時?!

    那間深山裏麵的無名寺,就沒有一個更正式一點的名字嗎?”阿香疑惑地問道。

    大哥在一旁沒好氣地補了一句:“你叫它‘蝙蝠寺’就是。”

    泊丸在一旁深深地點了一下頭,他同意兒子用的這個名字。本來,知道這間無名寺的人就不多。而去過的人,偶爾地有機會,能夠見過一種特別場景,就會稱它為“蝙蝠寺”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