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字數:4957 加入書籤
孔子受周公點化,感慨良久。孔子又提出了一個新的問題。孔子問,既然我們的學說都是來自周易,為什麽又會出現分歧呢?
周公笑笑說,這很簡單,有兩點可以考慮。一是動機不同。你們儒家是要急於做事的,但你們的做事和別人的做事是不一樣的。比如墨家做事是純義務的,是分文不取的。道家也做事,但道家是想做就做,不想做就不做,而且和墨家一樣不要報酬。墨家的不要報酬是原則性的,是斷然不能接受的,沒商量的餘地,而道家的不要報酬是害怕“吃人家的嘴短,拿人家的手軟”,而且也不想受其約束。自由隨性是他的主張,寧肯象一頭混身是泥巴的豬在泥裏打滾也不願意被打扮得光鮮耀眼,擺在供桌上讓人看。這就是本質的區別。而你們儒家急著要去做事的目的,說白了,是急著要去入股,以便能分得一些紅利。雖然你孔丘不是這個心思,是為了天下蒼生少受罪,能過上幸福的生活,但你的後人卻實實在在的是這麽個德行。這就完全不一樣了,這就叫動機不純。剛才你說小多多說你們儒家是偷兒,道家是騙子,是很形象的。
二是境界不同。首先周易裏沒有太極這個詞,是你孔子第一次用在著作裏,你說的有一定道理。就按照你的理解:太極生兩翼,兩翼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如此世界無窮無盡,千變萬化。而老聃卻不這樣說,他是這樣說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老聃是知其生但不知其何以生。所以老聃隻說對了一半,從這一點上來說你要高於老聘。
孔子聽了,有點沾沾自喜的小情緒了,畢竟老祖宗是在表揚自己呀。周公接著說,但是如果再分析,你就不如老聃了。孔子聞聽此言心裏又是一沉。周公不管他,繼續說道,老聃是知其生,更知“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妙處,所以人就更要順其自然了。這才是老聃理論的出處。但是你孔丘卻不這樣,你孔丘自認為太極在我手中,我要如何如何,這很容易膨脹呀小丘,所以就象你自己前麵說的,你是深陷於“有”中而不能自拔,但老聃卻能以“無”為大,隨遇而安,不偏執,不執狂,所以境界稍高你一點。
孔子聽到這兒,才知道老祖宗是先揚後抑呀,不把我孔丘摔服貼了不算完。我們不管孔子的情緒怎樣變,繼續聽周公批講。
至於墨翟在這方麵就沒有可說的了,一句話:太耿直,不講策略直通通,是個可愛的小朋友。但有一點可以肯定,也是值得你儒家學習的,那就是沒有私心雜念,他是以他的實際行動在踐行他的兼愛主張。還有一個就是陰陽學家,也就是鄒衍,雖然太極這個詞最早是你孔丘寫進書裏的,但你也是知道的,有關“太極”、“陰陽”的概念早就口口相傳了,不能說這是你的獨創。但是你也功不可沒。聽說陰陽家最後也入了你儒家的範圍,子孫們不察其道,隻學其術,使封建迷信興於一時,這不是鄒衍的錯誤,更與你儒家無關。周公很會引起學生的注意力,表揚是最好的引起注意的方法。
這樣一說,你們這些所謂的家們的思想其實都是相通的,但又都各有所執,執則偏,偏則狂,簡稱偏狂,結果就是誰也不尿誰那一套,所以現在需要我給你們溝通一下、合一合了。陰陽學家其實就是陰陽對立統一和五行相生相克兩種主要理論。五行的內容包含在八卦裏,隻不過沒有明確相生相克這種內在聯係,所以這一點應該說陰陽家做的是不錯的。老聃的理論應該說也是挑不出毛病的,正是因為挑不出毛病才很少受人關注。儒家比起來可就太外露了,所以容易引起其他門派的反感。其實完全可以不必相互攻擊,自立山頭,各說各的,各幹各的,多樣統一才是最佳狀態。陰陽相對,但陰滅不了陽,陽也滅不了陰,這你們是知道的,生出滅掉對方的思想是錯誤的根源,所以你們在搶山頭、爭地盤時就已經不知不覺陷入了泥淖,最終不能自拔還遺害無窮。就像子孫們說的,“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一樣。其實本不該分,分是因為偏執偏狂的結果,錯誤的結果才導出了錯誤的規律。法家是你們儒家的變種,墨家是個可愛的小朋友,這就沒什麽可說的了。中華幾千年在意識形態裏分道揚鑣這是很不妥當的。分開時間短的話不明顯,所以秦以後還連續有漢唐盛世的出現,但時間長了就不行了。越走越偏,國力就很難強盛了。一千年的時間不算長,但是再長可就難說了。唐以後就再也沒看到過強盛的時期,倒是藩夷小國如日中天,噌噌噌地往上竄。你弱它就強,這也符合陰長陽消的規律。所以請你大聖人孔老夫子來就為的是幫一幫子孫後代。周公不適時機幽了一默。
孔子趕緊擺手說,不敢當不敢當。老祖宗吩咐,隨叫隨到。為子孫後代著想,責無旁貸。
周公又接著說,這樣一合,就回歸太極本真了,再與時俱進,將周易適當發展,我中華複興之夢就可得以實現了。
孔子聽到這兒,感覺自己的創新精神確實不如周公,自己研究了一輩子,自認為很圓滿了,但是唯獨忘記了創新。隻會附會,附會就未免牽強。就象傳口信一樣,一個人說一個樣,等傳遞過幾個人以後意思就完全不同了,哎,真是不應該呀。看看老祖宗周公,在奴隸社會的時代,勇敢地提出了人道的主張,相當於一下子把奴隸解放了出來,這需要多大的勇氣和魄力呀。而且與之配套又設計了十分周到的禮樂文化,讓國家一路走下去,洋洋灑灑,無限風光。我就是沉醉在這種禮樂文明裏左衝右突,但最終如蠶束繭,難以破繭成蝶,為什麽?原因就在於沒有創新,隻會在故紙堆裏翻翻揀揀,搖頭晃腦,還自鳴得意。服了,真服了。現在老祖宗來點化我,我豈能不快馬加鞭趕上?
孔子想到此眼前一亮,他很為自己的抱殘守舊感到慚愧。就不好意思地問,怎麽發展呢?
周公說,都經濟時代了怎麽還天道呢?天道是什麽?天道是過去對天不了解,高不可攀,神秘莫策,天又產生四季輪回、黑天白晝,且精確無誤,所以才認為天是最公平的;地道是什麽?地太廣大,廣大到看不到邊,走不到頭,同樣也是神秘不可知,但卻能滋生萬物,化腐朽為神奇。這都是受時代的局限。所以最根本的還是人道。現在神十一都快上天了,天地之間也就是個空間概念,再拿天地說事就難以服眾了,所以這思想得改改了。
周公看孔子若有所思,似有慚愧之意,就想寬寬他的心,所以就說,小丘,你也不必太過自責,畢竟你儒家也讓中國走了這麽多年,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沒有苦勞還有疲勞不是?
周公想把氣氛活躍一下,就開了個玩笑。又接著說,我前麵不是說了嗎,儒家迎合了曆史,曆史也選擇了你儒家。世界文明古國都隕落了,唯獨我中華古國一席尚存。再看看曆史上的“文景之治”和“貞觀之治”不能說完全是你儒家的功勞,但誰也不能否認這功勞與你儒家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還有科舉製度,聽說都傳到東南亞了,所以還是有成績的嗎。周公想用功過理論寬慰孔子,畢竟儒家人是重功德的。
孔子一笑說,多謝老祖宗抬愛,其實功不功、勞不勞的都無所謂,更別再提科舉製度了,那整個是被皇家利用的結果呀。我隻是擔心子孫後代的事兒,儒家雖做了些事兒,但其遺害也不小,我是在想啊。剛才你提到“文景之治”和“貞觀之治”,我突然想到,中華曆史五千年,中間有幾個特殊的現象,不知道老祖宗注意了沒有?
周公道,不妨說說看。
孔子說,你看啊老祖宗,我們那時候禮壞樂崩,我是費盡心機想倡導回歸你老那時的禮樂文明時代,但是我再怎麽努力也回不去呀!後來戰國時代又打的一塌糊塗,紛亂了許多年。後來秦王嬴政統一天下,製定了許多新製度,但是因為過於苛刻,子孫們說他是****,所以到秦二世就完蛋了,總共才十五年的光景。大漢王朝卻曆經四百五十一年,這是多大的差別呀,盡管中間也是有些小災小難,但都挺過去了。最值得一提的是出現過“文景之治”,為社會長治久安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後來的三國兩晉南北朝也是合合分分。值得一提的是再後來的隋朝統一天下之後,也是苛政暴斂,民不聊生,隻延續了三十七年就一命嗚呼了。後來的唐朝卻走了二百八十九年之多,並且與“文景之治”相類似的是出現過“貞觀之治”,國力十分強勝。所以子孫們都驕傲地稱之為“漢唐盛世”,其意可明啊。因此也就有人總結出了“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現象。再往後看,經過宋、元、明、清以後,曆史大變革,幾千年的帝製沒有了,這我是想都不敢想的啊,新思潮澎澎勃勃發展起來。也就是從那時候起,我的耳朵開始發熱了。再後來軍閥混戰,民不聊生,又是亂了些年,民國建立了,不可思議的是也是隻維持了三十七年,就讓新中國代替了。子孫們說那時是苛捐雜稅太多,這不還是橫征暴斂嗎?所以我在想,新中國誕生後的路是什麽樣子的?畢竟還未發生,丘不改亂講。
周公一聽就笑了,問,你是不是想為其占上一卦,以觀其前景?你看聖人多隨和,說說正事,再聊點別的,生活多有情趣,是不是再泡壺茶也說不準。大概至聖先賢都這樣吧。
孔子臉紅了,不好意思地說,丘怎敢在祖宗麵前亂講?雖說是“善易者不卜”,但經過剛才的分析,其實已經可以看出新中國起碼也要二三百年的光景,或者更長。
周公笑笑說,不用瞞我了,我知道你心中已經有了,隻是想賣個關子,不妨事的,你說就是了。
孔子也隻好笑了,說,剛才丘也隻簡單用兒孫們的簡易方法,起了一個數字卦,分別為159、614、876,得水山蹇卦,六爻動得風山漸卦。也正好應驗了上麵的推測,讓老祖宗見笑了。所以老祖宗喚丘來,正當時也。
你說的對,雖說新中國風山漸,還要走數百年,但目前是水山蹇,正當危難之時,故你我要助其一臂之力方好。另外更重要的是,讓百家合和,就是不讓再有“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歪理出現。所以要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我們不必局限於曆史上的案例,唐朝可以做為一個參考,但最根本的還是要找到長治久安的法寶。何止二三百年?上千年敢不敢想?剛才說過了,你們幾家不能再分,要多樣統一。這是第一。第二呢,就是《周易》發展的問題,幹脆說《易經》吧,現在都不太分了。三千年了還是那一套,應該變一變了,變則通,通則久嗎。我是這麽想的。
然後周公就把首卦改訟卦那一套又說給了孔子。孔子聞聽是大喜過望,真不愧是周公呀,有魄力,有創新,我自愧不如呀。然後兩人又商量了許久。更詳細的咱就不說了,說了咱也不懂,咱也不夠格去聽,所以此處省去一萬字吧。
孔子得到周公的首肯,滿臉的精氣神,又聽到這宏大的前景,便興高采烈地說,老祖宗吩咐,丘定當不辭。你看看,這孔夫子的酸勁一得意就露餡,完全沒有周公的隨合和平易近人。這才有了:倆聖賢尋訪名士架金橋,發展易經通古今。
欲知後事如何,請看下回。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