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字數:4604   加入書籤

A+A-




    上回說到周公、孔子、老耿和高文化四人聊著聊著,天馬行空,亂說一通。沒看出來老耿不僅是位有名的中醫,而且在中國文化史上,甚至《易經》研究上也有獨到見解,今天算是小試鋒芒。孔子看扯得太遠了,就想把話題拉回來,提出讓老耿繼續介紹中醫。

    老耿說到,好吧,咱還回到中醫上。其實人體小宇宙,懂得人體就懂得宇宙,懂得宇宙就更懂得人體,二者可以相互參考。比如:過去社會讚美君子,推崇聖人,結果偽君子多了起來,聖人不見了,為什麽呢?因為人為的太多了,陰陽相生相克,此消彼長,人為多了就打破了它的規律,那就要受到懲罰了。所以人適應規律,適當控製是應該的。就象人,喜歡吃甜的,吃多了身體就會出毛病了;喜歡吃肉,肉吃多了,人體也會出毛病;不喜歡吃酸的,就一點也不吃,久而久之,照樣會生病。現代人都知道了,適當吃些苦的,特別是夏天吃些苦瓜之類的對人體有好處,但是人們都不喜歡吃苦的呀,為什麽還要吃呢?這就是一個平衡問題。社會推崇什麽就象人喜歡吃什麽是一個道理,喜歡固然沒有錯,但過量就不對了,不聽話就得受懲罰。所以要保持一個常態。中醫上隻講究陰陽、正邪、虛實、清濁。扶正祛邪,也就是扶助正氣,祛除邪氣,以達常態。扶正就是使用扶正的藥物或其它方法,以增強體質,提高抗病能力,以達到戰勝疾病、恢複健康的目的。常用的有益氣、養血、滋陰、壯陽等,需要根據不同的病情來定。主要適用於虛症;祛邪就是祛除體內的邪氣,達到邪去正複的目的。有汗法、吐法、下法、清熱、利濕、消導、行氣、活血等不同方法,主要適用於以邪氣為主的疾病。這就是《內經》上“虛則補之,實則瀉之”的運用。這也就告訴我們另一個道理,社會出問題了不可怕,可怕的是找不到有效的解決辦法。就象人體生病了卻找不到病根一樣可怕。比這更可怕的是有病不看,或掩蓋病情,那才是最最可怕的。

    老耿越說越激動,幹脆站起來,一邊走一邊說。從中醫角度講,什麽是正氣,什麽是邪氣?正氣就是指人體形體結構、精微物質及其產生的機能活動、抗病能力、康複能力,以及人體對外界的適應能力、調控能力的總稱。邪氣就是一切可導致人體功能紊亂,內外環境失衡的各種致病因素,如:風寒暑熱,食積勞逸等。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往往會控製不當,導致正氣變成邪氣,比如:飲食。吃飯是人體攝取能量的必須過程,但如果暴飲暴食,日久就會得病,正氣反而轉化成邪氣了。所以人們的正常生活都要有個度,過則不宜。一個五大三粗的人,如果去幹活,一個可以頂三個。但是如果心理扭曲或精神失常,去做壞事,那將比一個正常人的破壞力大幾倍。電腦好不好?互聯網好不好?但是讓少年兒童無節製地看,就變成了損害少年兒童的罪魁禍首。所以看問題一要有正確的角度,二要看事物發展的程度。有這兩個來把握,基本上就大差不差了。

    周公和孔子都一起看向高文化,那意思,你可真行,耿老師都和你不謀而合了。高文化感覺到了,有點不好意思,忙說,別看我,我的號還是老耿幫我起的。

    老耿忙說,怎麽是我幫你起的?是你的號影響的我,如果不是你的名號,我也不會感悟這麽深,我得感謝你呀!高文化趕緊說哪裏哪裏、慚愧慚愧之類的話。

    周公開口說道,你們兩個就別相互謙虛了,都不錯。朋友嗎,就是這樣,相互影響、共同進步。我們兩個這次來也是受益非淺。如果不是“雙度先生”的雅號,我們也不可能見到小高,更不可能認識耿老師。

    孔子也點頭附合了一番。然後轉向高文化說到,後生可畏呀。

    高文化越發的不好意思了,說到,快別這麽說了,你們都是易學前輩,我還有很多地方要向你們討教呢。

    周公問到,說起你的名號,想問一下它的來曆,能講一下嗎?

    高文化笑說,怎麽不能?其實我自己想的很簡單,沒你們理解的那麽複雜。有一段時間一直在學習《周易》,看不懂也要看。台灣的曾仕強先生說,學《易經》要先看《十易》,我偏不看《十易》,要看就光看《周易》,免得《十易》把自己帶溝裏翻車。這裏需要說明一下,我說的《周易》是不含《十易》的《易經》,和平常人們說的“《周易》就是《易經》、《易經》就是《周易》”不是一回事。但是後來又糊塗了。不看《十易》指的是不直接看《十易》,但不能保證不間接看《十易》,因為解釋《周易》的書的作者都是學了《十易》的,從他們那裏再學《周易》,保證不了《周易》的純粹了。那我該怎麽辦?有人就問我,你為什麽不學《十易》?因為都說《十易》是孔子老先生寫的,即便不是孔子一人所為,也是古代大儒們寫的,也就是說《十易》帶有濃重的儒家思想,我不想跟著他們跑,這就是前麵我說到的免得被它帶溝裏翻車的緣故。有人又會問了,儒家思想怎麽就會把我帶溝裏翻車了呢?因為儒家思想籠斷中國兩千多年了,影響了中國、發展了中國、同時也限製了中國。現在不是都說中國要複興嗎?那就是說中國以前曾經厲害過的,或者說曾經很厲害過的,後來咋就不厲害了呢?特別是清朝末年,簡直窩囊透了。我想是不是與儒家思想有些關係。這就是我不想受其影響的原因。也不知道自己這種想法對不對,但是就是想這麽走下去,試著走走看。這麽著就有了看問題的角度問題,此為一度。第二度是受第一度啟發想到的,沒有更多的故事,相反是經常和老耿談天一步步就這麽有了,所以我說我的號是受老耿影響的,真的是受老耿影響才有的。高文化又加重了一下語氣,以表示不是謙虛、禮讓。然後繼續說道,在這裏我還要一並感謝老耿的啟發。

    老耿接過話頭說,可以說咱兩個是相互影響了,我的想法正而八經也是受你的號的啟發才有的。緣份呀緣份!

    高文化和老耿在這裏又是一通相互謙讓,孔子卻十分地別扭。周公看出來了,但老耿和高文化卻一無所知,他們做夢也不會想到麵前坐著的是周公和孔子兩位老祖宗。周公也理解了為什麽昨天下午在高文化家裏談論,會引得孔子不高興,根兒就在這裏,高文化從思想根源上對儒家思想持懷疑態度,難怪他會說出諸如“《周易》的不幸、《十翼》的罪過”之類的話。

    周公想到此,說道,你們發現了沒有,“雙度先生”此號誠如小高所講,來曆雖簡單,但意境深遠,內含豐富……

    高文化更不好意思了,就打斷了周公的話說道,我真受不了了,你們饒了我吧。然後舉起雙手做投降狀。

    周公擺擺手,我不是奉承你,你聽我說完。小高一直在陰陽問題上糾纏——其實說糾纏不太恰當,說耿耿於懷吧也不合適,幹脆叫打轉吧——說明小高的這個號在起作用。周公說罷,停頓了一下,故意賣了個關子,看三個人的反應。

    孔子恍然大悟似的叫了一聲,噢,你是說陰陽又暗合了雙度?

    周公點點頭,就是這個意思。你們看,陰陽相互依存,合二為一為太極;小高、雙度:角度、程度,相得益彰顯神彩。這簡直是天作之合!當然了,“雙度”可以相得益彰,讓人思考力倍增,判斷力提升。但是“太極”這個詞我到想聽聽諸位有何高見?

    周公提出這個話題是有緣由的,在座的三人中除了孔子知道周公所指外,老耿和高文化並不了解其真實意圖。因為“太極”這個詞,周公那時還沒有,也就是說《周易》裏是找不到“太極”這個詞的。太極這個詞最早出現在《易傳?係辭上》裏。所以,如果說《易傳》是孔子所作,那就正好又撞到孔子的槍口上了。我們暫且就認為是孔子所作吧。但是也有人說太極一詞最早出自《尚書》,《尚書》是儒家經典,又是孔老夫子整理、編撰的。所以不管從哪講跟孔子都是有千絲萬縷的聯係。但是孔子並不急著開口,他想聽聽老耿和小高的理解。當然也可以理解為周公、孔子人家兩個是一塊兒來的,周公提出來就是想聽聽老耿和小高他們倆的解釋。

    老耿和高文化聽了都撓撓頭。這個問題太簡單了,但也太難以解釋了。他們兩人的理解是,做為研究易學的人提出這個問題絕不是簡單的、平常人的理解,一定有更深遠的涵義所指。所以兩個人都含笑不答,一時無人言語。剛才還熱火朝天談東論西,現在卻鴉雀無聲。一旁水壺燒開的“咕嘟咕嘟”聲,顯得格外地響。最後老耿一邊起身假裝倒水,一邊說,我是個醫生,還是聽聽小高的吧。

    老耿“老奸巨滑”把皮球踢給了高文化,高文化沒了退路,再次撓撓頭,十分謙虛地開口說道,我的理解也不深,隨便說一下吧。太極就是一,伏羲一畫開天,生陰陽兩翼,才有天地萬物。太極之初,世界一片混沌,那麽混沌之初呢?則是無極。所以道家說無極生太極,也就是無為無所不為的理論根據。要更深地理解太極,還得要學習道家思想呀。這樣吧,我有個想法,咱們的雲台山本是藏道聚仙之地,周兄和孔兄本來就是來我們雲台山旅遊觀光的,何不和兩位老兄一塊兒到山裏訪賢問仙?正好山裏有我一位道家朋友,可以和他一起切磋、交流,如何?

    四人相顧,都覺不錯,商量好今日養精蓄銳,明日動身,結伴仿賢。老耿提出,此次出遊,一應花費耿某人全包。高文化一聽,大喜,開玩笑道,誰說老耿摳呀,老耿最不摳,該出手時就出手,風風火火交朋友。

    老耿也笑著說,你算了吧,好話賴話都讓你一個人說了。我也順便到山裏采些藥材。你得跟我當搬運工,我是雇了個不要錢的夥計。

    四個人一起開心地哈哈大笑起來,隻等明天結伴同行。這真是:

    周公、孔子兩聖賢,

    雲台山裏問因緣。

    訪得雙度話養生,

    再進山裏尋淵源。

    欲知後事如何,請接著往下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