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字數:3569 加入書籤
上回說到四個人來到雲霧峰道觀遇見天一道長,坐下寒喧,五個人竟然有了四種心思。還是高文化的話多。也難怪,他是牽頭人,是他把其餘四位拉到一塊兒的,所以他要在中間起橋梁作用。聽了天一道長的話,高文化也笑著說道,來時老耿還提醒我讓我先給你聯係一下,害怕兩位白跑一趟,我說不用,就看緣分。現在看來咱們的緣分真的不淺呢!不僅相見了,而且你還早早地在等候我們了,這是多少年積起來的緣分呢?
天一道長說,那是自然,沒有你小高牽線搭橋,我們就是有再大的緣分也難以見麵呀。你是奇功一件。說著還豎起了大拇指。
高文化見自己設的圈套起作用了,就開心地說,什麽呀?你還真會順杆爬。什麽緣分不緣分的?都是你們這些出家人整出來蒙人的。我現在明白了,你沒出去,是因為大雪封山了,你出不去了。你還在那裏給我裝?看來高文化和天一道長真的是熟得不能再熟了,可以隨便開玩笑,而且忽兒一句話雲裏霧裏,忽兒一句話又落入紅塵。幾個人聽了小高的話又都笑了。心說這小高真會聊天。心下對他都有說不出的喜歡。
天一道長笑過之後,接話道,其實緣不緣的都得有學問。蒙人不蒙人得看別人知道不知道,別人不知道,那叫學問;別人知道了,那就叫蒙人。說畢,大家又是一陣笑。直到現在,天一道長也不清楚幾個人到此來的目的,但也不直接問,所以就瞎聊起來。學問不過是兩個字的事兒,學了不懂自然就要問。問了、懂了、明白了就有興趣了,就更想學了,這是自然規律。對於教育,製定出許多種教育方法、教育措施、教育原則來,有的是必須的,有的則過於繁瑣。甚至有些把一些繁雜的教育規律、教育方法用於中學生、大學生,目的是好的,但效果呢?就不盡如人意了。還是孔老夫子學問大,一部《論語》,與學生一問一答,什麽問題都解決了,還讓後人覺得半部《論語》就可以治理天下。北大教授培養學生也多采用談話法就是這個道理。在課堂上是培養不出高級人才的。蒙童學習故然需要“擊蒙”,但首先更重要的是“發蒙”和“包蒙”。“發”就是“啟發”,“包”就是“包容”,隻有“蒙困”或實在“童蒙”難以化開了,才最後“擊蒙”,這說明了什麽呢?說明了啟蒙的規律、教育的規律。天一道長一邊說還一邊看看周公和孔子,觀察兩人的表情變化。兩人均注意力集中,臉含微笑,並沒有什麽特殊的表現。
都是“易”學中人,天一道長用《周易》卦辭開篇談話,而且說的是“蒙”卦。幾個人一聽就都心領神會了,知道天一道長不知他們的來意,但幾個人又都不言語。這說明什麽呢?高人過招都是點到為止。天一道長並不知曉高文化四個人前來的目的,但也決不問“所來何事?”之類的話,那樣顯得既沒禮貌,也不夠莊重,所以就先要雲天霧地地聊,聊著聊著就聊到正題了。
天一道長見四人像是四尊菩薩,光聽不開口,就繼續往下說。啟蒙如此,大道之理也是如此。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生來生去,世間繁花似錦,都靠陰陽二字維係。陰者體也,陽者升也;故坤為母體,乾為父尊;尊者上也,體者用也。有體思報恩,知上懂禮儀。天下之事皆類此也。若有忤逆之徒皆非類也,必有大患加身,此之為教誨。
天一道長之乎者又說了一通,四人仍是閉口不談,真像是小學生聽課,規規矩矩,一言不發。
除了高文化,其他幾個人其實都在較勁。老耿是做陪,最好不言不語,所以他不開口。周公和孔子是來聽太極的,但沒有話題切入,也隻好默不作聲。天一道長自作自受,想試探四人此行目的,結果就他一人講話,大家都不接話。天一道長看到兩次試探都沒能奏效,隻好另僻蹊徑。他不緊不慢地繼續說道,陰陽所生者,道也;道者,極也;極有太極和無極,也就是有與無。無者空也,當然也可以說是佛家人所講的空。是謂人之至上、至高之境界也。
周公聽到此終於開口言道,至上、至高不敢講,隻想聽聽道長對太極的理解。
天一道長心下想到,果然不出所料,來者果然是道中之人,與佛並不粘邊。我們可以分析一下天一道長說出此三段話的思路過程。從見到四人開始,天一道長就把重點放到了周公和孔子的身上,知道兩個本地人都是做陪。但周公和孔子的底細又不清楚,也不便問,但憑麵相和談吐猜測應是同道中人,即便這樣也得有所佐證才行。所以就雲天霧地地說,看他倆接什麽樣的話。所以就先談教育,請出孔子和北大教授,一古一今,見沒有反應,就轉而說道,中間又提及佛學。果然周公繞開佛隻問道,天一道長對周公和孔子的了解也就七七八八了。他見周公問太極,就說道,太極是中國哲學思想史上的一個重要概念,最早見於《易傳》,“易有太極,是生兩易。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講的是宇宙本休論。其中的“太極”,即為天地未開、混沌未分陰陽之前的狀態,後來稱為“有”、“始”或“太極”。太極之“有”內含陰陽兩儀,兩儀生四象,四相再生八卦,八卦又推演出六十四卦,也就是世間萬物,或稱為世間萬象。這是《易經》上的解釋。
高文化插話道,剛才你不是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生來生去,世間繁花似錦”嗎?現在又說,“太極之‘有’內含陰陽兩儀,兩儀生四象,四相再生八卦,八卦又推演出六十四卦,也就是世間萬物,或稱為世間萬象。”這兩種說法有什麽不同呢?
天一道長很欣賞地看看高文化說,小高你很動腦筋呀,有這種想法很正常,目前“儒、道、佛三教合一”很流行,這也算是它的一個具體體現吧。“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是道家的說法,“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是儒家的說法。後來儒道合流,與此不無關係。我認為,道就是一,也就是太極,這說明起源相同;“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說的是現象,沒有講“生”的原因。“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講的是“生”的本質原因。所以兩者說法不同,側重點不同,但講的其實是一回事。而且我認為“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這種說法更本源。
幾個人聽後頻頻點頭。高文化口稱,領教、領教。
周公聽後心下思考,原來是這麽回事呀。我的父親在監牢裏撰寫六十四卦的卦辭和爻辭,隻是想讓人們思考判斷吉凶禍福,以便更好地趨利避害,讓人們向前看。當然裏麵也包含了很多人事、社會、規律之類的東東,沒想到後人的研究方向卻是反其道而行之,去研究世界的本源,想返璞歸真了。我們是出於看將來、顧眼前的思考,他們可到好,不僅想知道將來,還想知道原來,也就是從哪裏來,然後到哪裏去,有點吃飽了撐的感覺。可能是子孫們生活都衣食無憂了吧,也不打仗了,那現在他們都幹什麽呢?周公心下這樣考慮著,隻聽天一道長又說道,其實太極的本義與柔弱、剛強、陰陽關係、難得糊塗等不無關係。但是空洞地講一些理論對太極的概念仍然是一個不著邊際的印象,我舉個例子來說吧,太極拳,你們都很熟悉吧?雖然太極拳是從太極派生出來的一種有形有質的東西,它不能代表太極,但我們可以從太極拳上來幫助我們理解太極的概念。從太極拳裏也可以悟出一些太極的要義。不妨咱們到外麵一邊練拳一邊談如何?
四人聽後都說好,雖然周公和孔子不知太極拳為何物,但因為與太極有關當然也是極力讚成。
五人相跟著來到一處空地,前有熙熙攘攘之遊客,後有清幽佳境之場地,居高臨下,漫山遍野皆在腳下,偶有鳥鳴空穀清吟,真有說不盡的心情舒暢,與遊客之嘈雜相比,也算是一陰一陽了。孔子心中喑歎,好一個天一道長,看來法號就是在此獲得靈感而起的吧。
四人要在高山之巔通過練習太極拳說太極,對太極之意的理解能否令周公滿意,請看下回。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