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字數:3630   加入書籤

A+A-




    上回說到周公和孔子準備向高文化告別,高文化多次挽留,無奈兩位老祖宗去意已定,高文化也隻好作罷。臨分手時,高文化想給兩位再提供一些情況,不管對他們有沒有用,總算是高文化的一片心意。這就說起了學貫中西、名聲顯赫的易天中教授。

    隻聽高文化說道,易天中是海江大學的一名教授,現在已經退休。雖然他對《周易》不做專門研究,但是他的思想已經遠遠超出了《周易》,涉獵範圍非常廣泛,研究角度十分精巧,問題把握也十分精準。我講一個例子你們就會對他刮目相看了。先秦諸子中,有個叫楊朱的想必二位都不陌生。楊朱何許人也?已經沒人知道他的生平,隻能推測他可能生活在墨子之後、孟子之前,影響力則跟墨子一樣大。當時的思想界,不是讚成楊朱,就是讚同墨子,完全沒孔子什麽事。那麽,楊朱的主張是什麽呢?一毛不拔。

    周公和孔子相互看了看,沒說什麽。繼續聽高文化噴沫。

    什麽叫“一毛不拔”?就是“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一毛不拔的成語,就從這裏來。這確實一語驚人,就連我們現代人初聽此語也會眉毛擰成疙瘩的,更何況先秦時期呢?這一下就受到當時最大顯學墨家人的反對。墨子是為了天下,恨不得把腿上的粗毛細毛都磨光的;楊朱卻是即便有利於天下,也不肯拔一根毫毛。墨子一毛不留,楊朱一毛不拔;墨子毫不利己,楊朱毫不利人,當然針鋒相對,百家爭鳴也就由此而起。易天中教授揭示的正是這樣一個有點匪夷所思的思想。他說,先秦時期楊朱應該是被誤讀的。不僅如此,就連現在也有太多的人對楊朱持反對意見或不理解,這不能怪現代人沒長進。隻能說現代人被儒家理論束縛得太厲害了。

    孔子看看周公,心說,又要向我開炮了。周公會意地點點頭,示意孔子稍安勿躁,且聽小高如何分析。高文化喝了一口咖啡,繼續著他的理論闡釋。

    關於一毛不拔的典故,這裏還有一個小故事。據說挑戰楊朱的,是墨子的學生禽滑釐。禽滑釐問:拔先生一根毫毛,來拯救天下,幹嗎?楊朱說:世道不是一根毫毛就能拯救的。禽滑釐說:如果能,願意嗎?楊朱不再理睬他。禽滑釐出門以後,就把這事告訴了楊朱的學生孟孫陽。孟孫陽說:你們是不懂先生的用心啊!還是讓我來替先生說吧!請問,如果有人提出,痛打你一頓,給你一筆巨款,你幹嗎?禽滑釐說:幹!孟孫陽又問:砍你一條腿,給你一個國家,幹嗎?禽滑釐不說話。於是孟孫陽說:與肌膚相比,毫毛微不足道;與肢體相比,肌膚又微不足道。這道理誰都懂。但,沒有毫毛就沒有肌膚,沒有肌膚就沒有肢體。那麽請問,難道因為毫毛微小,就可以不當回事嗎?禽滑釐表示無話可說。

    事實上,當孟孫陽問他拿一條腿換一個國家行不行時,禽滑釐就已經清楚,後麵等著他的問題必定是:砍掉你的腦袋,給你整個天下,幹不幹?那也能同意嗎?腦袋不能砍,腿就能剁嗎?腿不能剁,肉就能挖嗎?肉不能挖,皮就能撕嗎?皮不能撕,毛就能拔嗎?要能就都能,不能都不能。這就是邏輯。墨家是講邏輯的,所以禽滑釐無話可說。孟孫陽的話,卻意義重大。

    沒錯,整體利益確實大於局部利益。就連孟孫陽,也說“一毛微於肌膚,肌膚微於一節”。但這絕不意味著局部就是可以隨便犧牲的,因為整體不過是局部之和。你不把局部利益當回事,今天犧牲一個,明天犧牲一個,請問那整體利益最後還有嗎?所以,不要說什麽“大河不滿小河幹”。事實是:大江大河都由涓涓細流匯集而成。如果所有的泉水、溪流、小河都幹了,還會有長江、黃河嗎?同樣,如果所有的個人利益都犧牲了,請問,還有集體利益、國家利益、天下大利嗎?因此,別把小民不當人。或者說,不要動不動就以國家、天下的名義,去任意侵犯和剝奪個人的權利。

    沒錯,相對於國家和天下,個人或許有如毫毛。然而毫毛也是命,小民也是人。誰要把我等小民不當回事,隨隨便便就拔了,對不起,不幹!這就是一毛不拔的意義。但,如果拔一根毫毛就能拯救天下,也不幹嗎?當然幹。隻不過,得問清楚三個問題。首先,拔一毛真能救天下嗎?好像不能,因為“世固非一毛之所濟”。既然不能,為什麽要拔?其次,誰來拔?如果是自己,那叫自我犧牲,無私奉獻,應該尊敬;如果是別人,是集體,是國家,是公權力部門,那就要問他們憑什麽?這個問題不能不問。要知道,國家權力是公民讓渡的。公民讓渡權利之總和,即國家權力。那麽請問,我們讓渡了生命權嗎?沒有。除去法定必須繳納的稅款,讓渡了其他財產權嗎?也沒有。那麽請問,憑什麽拔我們的毛?

    當然,軍人、刑警、消防隊員等等,是讓渡了生命權的。參軍入伍,即是簽訂讓渡協議。但他們沒有讓渡財產權。他們的生命,也不是用來揮霍的。這就必須問第三個問題:拔下毫毛幹什麽?在當時的情況下,也隻能用於滿足大小統治者的驕奢淫逸。這是一種剝削,甚至掠奪。隻不過,這種剝削和掠奪打著“大公無私,利國利民”的旗號。所謂“拔一毛而利天下”,則不過圈套和陷阱:先哄騙我們獻出毫毛,再哄騙我們獻出肢體,最後哄騙我們獻出生命。因此,對付的辦法,就是幹脆把話說到底:別說要我的命,就算隻要一根毫毛,也不給!這就是楊朱寥寥數語背後的思想邏輯。這樣看,一毛不拔有錯嗎?沒錯。於是楊朱的思想,便成了中國曆史上,甚至世界曆史上的第一份“人權宣言”。

    孔子聽到這裏終於忍不住了,他打斷高文化插話道,自古隻有臣民、子民,頂多也就是人民,公民是個泊來品,泊來的就好嗎?為什麽你這麽喜歡泊來品?很有崇洋媚外之嫌呢!我們的家國天下,其樂也融融;外國的三權分立,鬧鬧哄哄,成何體統?

    高文化一愣,這孔兄說的也有道理,看來這位孔兄不光是一味地尊崇儒家思想,也很有國際眼光和全局思維嗎!不再是一提對儒家不利的話題就青筋暴突、脾氣大發了。這就有商量的餘地了。

    高文化接過孔子的話說道,那咱們就說說公民和臣民、子民以及人民的優與劣。臣民和子民是典型的帝製時代的產品,是家國天下的留毒。家國天下好不好?理論上是好的,實際上呢?不言而喻吧!關於國家體製的優劣,易天中教授也做有詳細的分析和論述,他正在編撰中華曆史,已經出版好多本了,可以找來看一下。我想對二位可能會有幫助的。

    周公說道,你說的這位易天中教授我們也是知道的,他的名聲真的是大的很,隻是考慮到他不屬於易學中人,所以就沒做過多的考慮。咱們暫且不說這個話題,還說一毛不拔,也就是楊朱。我覺得,楊朱提出的具有現代意識的思想不僅不被看好,反而被嘲笑、諷刺,直至被扼殺,隻是因為它誕生在聖人崇拜的年代。聖人治世,豈容懷疑?民眾隻能唯唯喏喏,山呼萬歲。別說取一毛,就是要你的命都得謝主龍恩,所以就沒有了它的市場。客觀一點講,楊朱的思想也隻是代表一家之言。我也舉個例子,最近微信上有個新杞人憂天的故事,是從外國人的角度來說的。說是麵對大自然環境一天天惡化,天空一直被霧霾籠罩,人類難以找到有效解決的辦法,外國人想到了中國的一句成語,對,就是杞人憂天。說,中國人真厲害,兩千多年前就有了環保意識。這當然是戲說杞人憂天了,這樣移花接木也不能說沒有道理。正因為杞人憂天的主人公是一般平民百姓,所以也就是說說,當笑話聽了。楊朱是個大學問家,把他翻出來說事,當然就上升到學術討論的高度了。不管怎麽說,我們的古人曾經有過這樣的思想火花,是應該慶幸和欣喜的,這是樂觀派;如果隻會遺憾和抱怨,那就成悲觀派了,於現在和將來都沒有什麽好處。

    高文化聽了高興地插話道,就好比買彩票,看出來的號沒買,中獎的還就是這個號,不能光後悔對吧?還應該高興,必竟離中獎更進了一步。

    周公和孔子也都開心地笑了起來。

    高文化看到三個人思想又統一了,就接著往下說。高文化還要介紹什麽新理論,請看下回。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