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字數:3799 加入書籤
上回說到周公、孔子和高文化在百家岩寺外一邊沐浴著晨光,一邊欣賞著冬日的景致,一邊還興致勃勃地談論著不變的話題。說到興處,隨起一卦。該卦起的有點特別,是三人共同起的一個組合卦,風天小畜卦出現了。周公製禮作樂,堪稱我央央中華的天,孔子儒家思想統領華人意識形態,可謂無空不入的風,更是軟實力,那麽高文化呢?高文化代表著現代人,但意識形態卻是追求理想,預示著將來,所以高文化說的三位數就決定著動爻了。三爻為動,動爻後得風澤中孚卦。這中孚卦又是什麽意思呢?咱還是來看看他們三個怎麽說。
隻聽高文化說道,風澤中孚卦,這是什麽意思呢?
中孚,豚魚吉。利涉大川,利貞。
初九,虞吉,有他不燕。
九二,鳴鶴在陰,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與爾靡之。
六三,得敵,或鼓或罷,或泣或歌。
六四,月幾望,馬匹亡,無咎。
九五,有孚孿如,無咎。
上九,翰音登於天,貞凶。
中孚就是誠信,以誠信臨世,萬事亨通;以誠信處世,吉祥如意呀。兩位老兄看,連豚魚(極小的魚)都吉祥了,還有什麽不吉利呢?真是逢凶化吉,遇難呈祥的好卦呀!
孔子讚歎道,這一卦要感謝小高你的三位數出的好、動爻動的好呀!
周公也不無感慨地說,是呀,我們兩人合而成風天小畜卦,也是一般般,但是有了小高這一動爻情景大變呀。這個風澤中孚其實是放大了的離卦呀,離者麗也,怎麽會不好呢?
孔子也喜笑顏開接話道,是呀,是呀,巽為謙,兌為悅,上謙下悅為治理好國家之意象。下兌為澤,上巽為木,就是澤上有小木舟,要過大河的意思。象征著有利於克服困難,向前進的意象。小高這一動,真不錯。
高文化也開心地笑了,說道,這不是我動的好,跟我有多大關係呢?是時也、勢也、運也!孔兄說的極是,而且“利貞”,就是提醒人們利於正固,要堅守中正之道,才是發展的根本。你們再看看爻辭,更有鼓舞性。首先提出警告,“虞吉,有他不燕”,就是說多加思考是吉利的,誠信也很好,但是一旦沒有了誠信,產生了別的想法,人們就會沒有安全感了。但是這個誠信指的是什麽?是我們傳統意義上的誠信嗎?如果是傳統意義上的誠信,那為什麽我們喊了幾千年卻離誠信越來越遠了呢?所以我覺得這個誠信不是指的傳統意義上的誠信,而是另外一種意思,那就是法律底線。隻有建立在法律底線基礎上的誠信,才是可靠的。隻有這樣才能“鳴鶴在陰,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與爾靡之”,意思就是仙鶴在北山鳴叫,他的同類和孩子們與其聲聲相和,這就是誠信;我有好酒,卻很想和別人共同分享。這是什麽?這不就是和諧社會、世界大同嗎?
周公、公子手拈胡須,不斷微笑點頭。
孔子接過話道,但是即便如此也不等於萬事大吉了,仍然會有衝突,有紛爭。卦上其實已經告訴我們了,“六三,得敵,或鼓或罷,或泣或歌”,就是說有對立麵了,有矛盾和紛爭了,可以針鋒相對,訴以訟事,也可以退避三舍,不訴以訟事。不管是哪一種情況,該哭還是該笑,都是正常的事情。但是如果不予追究,或不訴以訟事呢?那就是“六四,月幾望,馬匹亡,無咎”,告訴人們,這個時候可能會有些損失,但是也沒什麽危害。這不是又和老子的“聖人執左契而不責於人”相通了嗎?和諧社會,人人謙恭納詳,包容有海量,是社會最高形態。你看看,無論是《周易》還是《道德經》,其意相通呀!
周公擊掌讚道,你們兩個這不就是“有孚孿如”嗎?都誠心實意交流心得體會,就有了心靈溝通,完全可稱之為心心相印呀,象親兄弟一樣沒有隔閡,結果當然無咎了。你們跟有矛盾、有分歧的人做了個表率,以誠相待,相安無事。如果沒事還想找出點事兒,比如碰磁兒,那就玩完了。如果明知道是碰磁兒缺沒辦法治理那就更可悲了。所以九五的意思再明白不過了,就是要誠如一家,和和睦睦。即便如此,上九也提出了警告,“翰音登於天,貞凶”,說大話說到天上去了,高調說大話、假話“我怎麽怎麽有誠信”,反而是一種不誠信的表現了。盡管說這話的人真的是想這樣也不行。這種現象在現實中不少見呀!何況說大話、說假話能說多長時間?總有被人識破的時候。一旦被人識破,結局“貞凶”就可想而知了。三人你一言我一語把風澤中孚卦闡釋得淋漓盡致。
高文化突然提出了質疑,他問道,孔兄說老子的“聖人執左契而不責於人”與《周易》相通,我起初也是這麽認為的。但是後來我發現“聖人”在這裏起了壞作用。
周公和孔子一聽,不知道這小高又會提出什麽新鮮邏輯。兩人四目相對片刻,然後就都盯著高文化,一臉的詫異。高文化看兩位的樣子,知道這兩位老哥哥不知道自己所指,就坦言道,如果沒有“聖人”二字,或許會是另外一種景象。正是因為加上了“聖人”兩個字,使得“執左契而不責於人”成了一種精神,一種區別於常人的精神。再加上統治者別有用心地刻意渲染,使得這個人人都可以做到的,而且完全由個人決定取舍的行為成了一種高大上的東西,也成了一種導向,結果就是被冠以“聖人”者不得不這樣做,平民百姓則越來越變成隻能望其項背了。這是老子的不該呀!這是**呀!
周公和孔子聽到這裏算是聽明白了。原來小高講的還是獨立和自由的事兒,本來一個平常行為,被人為的加上“聖人”就變成了一種偉大的精神,這不是綁架是什麽?這是意識綁架。“周易”說的“或鼓或罷,或泣或歌”完全由個人選擇決定,到了老子這裏,去掉“鼓”,片麵強調“罷”,反而成了一種高風亮節了。老子樹立起這麽一個標杆算是把後人害殘囉!還有,隱藏在暗處,別有用心者發現了可乘之機,這麽好的借口不用白不用呀!壞了,聖人從此成了束縛百姓的枷鎖,當然,聖人的日子也好過不到哪裏去。這大概應該算是老子沒有預料到的。我們知道《黃帝內經》裏的“聖人”和我們平常所說的“聖人”是兩個概念,但是《道德經》上的“聖人”卻完完全全是我們平常所說的“聖人”。所以高文化聽到孔子談到“聖人執左契而不責於人”時馬上就聯想到了這是一種意識綁架,最起碼從老子開始,世人對《周易》的理解就開始走下坡路了。我們不能不佩服這高文化思維的敏捷。
周公和孔子也馬上聯想到了下山來之前在山洞裏研討的訟卦,隻知道訟卦是六十四卦裏唯一與法律有關的卦,所以就想把訟卦做為首卦來改寫《周易》,當時也並沒有考慮那麽多,而且除了訟卦,真的就沒發現還有別的卦與訟事有關,也沒有比訟卦能更好解決經濟等各類糾紛的卦。現在聽這小高這麽一講,風澤中孚卦裏不僅隱含者訟事內容,而且包含著自由和獨立的種子。這應當是與訟卦交相輝映的。周公首先開口說道,你說的有道理,打不打官司是當事人自己的事,有什麽利害關係也是當事人的事,可以講清道理,說清利害關係,由當事人決定,犯不著把一個決定拿出來強加給某一類人身上,成為其他人的活靶子,這對誰都是不公平的。也許道德楷模由此始吧。周公心裏很沉重。
孔子聽周公這麽一說,臉又紅了,想說這不是我的錯但已經說不出口了,他能體會到周公心裏的感受。他隻好建議道,要不我們再看一看天水訟卦?
高文化一聽,高興地說道,我正想說訟卦呢?孔兄就先說出來了,你反應得好快呀!高文化是一片誠心,但孔子聽了卻像是如芒在背,就像是有千萬根鞭子在無情地抽打著自己,真想找個地縫鑽進去。高文化當然不知道孔子是怎麽想的了,他怎麽會知道周公和孔子的秘密呢?
周公隻好順水推舟地說到,好吧,咱還是先聽聽小高怎麽講吧。
欲知高文化會怎樣理解訟卦,又會有哪些意想不到的新發現,請看下回。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