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字數:2195   加入書籤

A+A-




    上回說到高文化大講特講五行陰陽,既說天幹地支,又說十二長生訣,還說六十甲子,由一個草根文化人快變成陰陽仙兒了。不過,中國的文化人和陰陽仙兒本身就是雌雄同體,文化人學而優則仕,學而不優則教私塾。《易經》又是群經之首,為古代文化人必修課,所以文化人不當官就當仙兒本是命中注定的事,也不必大驚小怪。三國裏的諸葛亮,水滸裏的吳用,隋唐演義裏的魏征、徐茂公等等,都是這個樣兒。不過這高文化好像還到不了仙兒的地步,對於高文化講的東東,周公和孔子不能說都知道,但也並不陌生,因為有些東東是戰國以後,甚至漢以後才出現的,就像道教和佛教,不能說周公和孔子聽到後啥都不知道,也不能說對這些他們都十分清楚明白,是什麽不是什麽其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以後需要什麽,該怎麽做,這才是問題的根源,所以還得請親們繼續往下看。

    話說這高文化說過六十甲子後,又說了一些六十進製和十進製的閑話,看兩位老祖宗並沒有接話的意思就順著自己的思路繼續往下說。

    天幹地支組合後在中國曆史上最多的是用來記年、記月、記日、記時,也就是說他實際是用做記時工具的。人們在使用中隻用來記時,有時也會當做小標題做分類用,但是卻忽略了他內部所包含的信息,這些信息的真偽誰也說不清,長期以來被仙兒們顛來倒去地用,這大概就是陰陽五行命運多舛的反映了。該是什麽、不該是什麽全都糊塗弄不清楚,誰也說服不了誰。關於陰陽五行理論方麵的真偽,我也說不太清楚,所以不說也罷。不過我一直在考慮另外一個問題,那就是陰陽五行和《周易》八卦又是什麽關係呢?

    高文化停了停,看著周公,周公說道,長期以來,早就混為一談了,很少有人分得清,也很少有人去分。

    高文化說,是呀,但是我就想把它們的關係搞清楚,所以我自己瞎猜,可能是這樣的。高文化稍頓後說,《周易》本無陰陽,也無五行,隻是單純的六十四卦,隻有象和數。或者也可以說它本身也是避諱陰陽五行的,特別是五行,陰陽又和五行密不可分,所以也避諱陰陽的概念。後代子孫硬是要把它們往一塊兒揉,實在是太不給老祖宗周公麵子了,他們哪裏知道周公是最不願聽什麽陰陽五行的,拍馬屁都拍到馬蹄上了還全然不知,可憐這些個後世大儒呀!他們一心隻想借周公的名字、《周易》的權威,哪裏知道早已誤入了歧途。所謂太極生陰陽,陰陽生四象,四象又生八卦,純屬後繼者發展而來,久而久之《周易》就成了《易經》。實際六十四卦就是卜筮吉凶的象,不太好懂就對了。後人不懂,正說明知識斷代。為什麽會知識斷代呢?《周禮》何其完備?周朝八百年曆史,後朝無一能與其匹敵,但是卻在最最重要的《周易》上出現了斷代,不能不說是中國文化史上的一大憾事。但究其原因無非春秋戰國亂世紛爭影響的結果,加上秦始皇“廢書坑儒”又是中國文化一大災難。“廢書坑儒”目的主要就是針對當時方士的,而方士本身就是《周易》的繼承者和推廣者,所以這一著可以說是對《周易》的致命打擊。正因為此,《周易》沒有被係統地繼承下來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既然是卜筮,目的隻有一個,結果也隻有一個,那就是非吉即凶。從這一點看,對六十四卦的種種解釋就顯得有點多餘,因為商末周初的生活狀況、生活習慣、各地差異誰也說不清楚,僅憑後世人的猜測已經偏離了重心,再加上各家學說的引伸,特別是儒家人的引伸,再參與進一些政治因素,我的天呢!那《周易》還能叫《周易》嗎?隻能叫《易經》了,所以我把《周易》和《易經》嚴格區分開的原因就在這裏。《周易》更貼進原著,也就是後人說的《經》部分;《易經》五花八門,更貼近《傳》部分。但是隨著社會的推移,《易經》又被推為群經之首,所以解釋它、拿它做學問的人也就越來越多,《周易》也就被《易經》化、被複雜化,越複雜、越高深,弄不懂的人也就越多,也就有更多的人陷進去來研究它、挖掘它,並拿它做文章。而自秦或漢以後中國文化曆史又基本上是儒家文化史,所以人們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也就滲透進了越來越多的《易經》思想。現在又反過來被認為是《易經》高深的理由、和人們生活習習相關,所以我覺得這裏麵存在一個邏輯混亂的問題。拿一個假設推出的結果反過來再證明假設的正確性,無論如何邏輯上是說不通的。所以我個人認為目前最重要的是跳出《易經》的思維習慣和邏輯範圍,站到《周易》的開端,重新認識中國文化,不能再鑽進《易經》的囹圄而不能自拔了。那麽《周易》的開端是什麽呢?就是吉凶判斷,就是卜筮,至於其它的都是延伸,隻可參考,不可僵化。

    孔子插話道,我發現了,原來你小高是一刀切呀!你看,儒家思想分先秦儒學和後儒家文化,一刀切了吧?《易經》又分周以前的《周易》和秦以後龐雜的《易經》,這也是一刀切吧?你這樣切來切去圖個啥呢?

    欲知高文化如何回答,請看下回。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