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2.第373章

字數:3901   加入書籤

A+A-


    仔細想想,王修晉都覺得自己活得累, 經曆了三個時代, 王修晉深刻的體會到不管在什麽時候, 人都不可能恣意的活著。總結了兩世的人生,如同小老頭一樣, 在內心發表一番感慨後, 王修晉開始考慮關於建立商會的事, 翻開紙張, 反複思量了許久之後, 王修晉才緩緩下了筆。一氣嗬成的把建立商會的優缺點寫在紙張上,寫完這個, 再想物價的事, 王修晉並沒有寫下, 這事還是和父親先說說,如果可行,交由其他人去做, 他犯不著事事衝在前頭。

    李菻善看著王修晉,從打回來之後, 王修晉坐在桌前, 不是沉思,就是在寫什麽,寫過之後, 還帶著欣賞的目光打量著, 也不知紙上寫的是什麽, 讓他反複的看,時不時的還會長歎口氣,歎氣的樣子,不像是心中有鬱氣,反倒像是……自我滿足後的感慨。李菻善覺得王修晉特別的有意思,相處這麽多年,他仍是時不時的能從王修晉身上看到新鮮的東西,一點兒都不膩煩。

    小床裏的婭佑咿呀的叫個不停,揮舞著有力的手臂,想要引起兩位父親的注意,奈何兩位父親,一位正沉浸在商海的思緒中,而另一位則隻是單純的望著心中人發呆。

    雅昶跑進來的時候,就見父親和小爹兩人之間有著旁人無法加入的氣氛裏,雅昶邁進屋子的腳遲疑了一下後,還是穩穩的踩下,“父親,小爹,我回來了。”站直之後,雅昶向雙親請安,眼神掃向叫得更歡的妹妹,沒有人陪著玩的妹妹真可憐。

    王修晉抬頭看了一眼兒子,點了點頭,然後繼續想著關於物價的事,說服父親,不能隻整虛的,弄個框架給父親,父親絕對隻會回他兩字……不行。想要說服父親,就必須把事情想全麵,應對父親的時候不能有遲疑,若有個遲疑,父親那關便不能過。

    李菻善招呼兒子進屋陪女兒玩,他則起身走到王修晉的身邊,看著王修晉手裏寫的東西,挑了下眉,他隻能看出王修晉想建立一個私下的衙門,可加入的隻有商人,李菻善覺得不太靠譜,“這個,會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麻煩,小心有人給你扣上一頂意圖造反的帽子。”

    王修晉聞言挑眉看向李菻善,他是從哪裏得出的結論?居然說他的商會意圖造反。王修晉快速的把寫的東西從頭到尾的看了一遍,並沒有任何的地方不妥啊!再抬頭看向李菻善,王修晉滿臉的疑惑。

    “內容上沒有問題,有問題的是衙門,還有裏麵加入的人,這個衙門裏全都是富商。”李菻善直接點了其中的重點。見王修晉仍是一臉不解,不由得歎了口氣,平時見王修晉挺聰明的,怎麽現下去想不通他指的涵義。“商人有錢。”李菻善加重了“錢”的力度。

    王修晉似乎懂了,隨即卻有些哭笑不得,錢啊!這玩意多了,也不是什麽好事,他能心甘情願的把錢拿出去,上交國家以表忠心,其他人卻不會如此,除非是到了必須舍錢保一家老小平安的時候,不然讓他們把錢拿出去,估計和要了他們的命沒啥區別。

    歎了口氣,王修晉把關於費了好多腦細胞寫出來的東西燒掉,算了,這事就不用想了。不過物價的事,還是要辦下來,如今的物價還真是混亂,他聽說大家府上買雞蛋是論個按兩買,一兩一個雞蛋算是便宜的,當時他還問過管家,管家說早些年,將軍府也是如此,讓王修晉相當的詫異。若不是管家的頭上沒有“貪”字,王修晉都快覺得管家和人設套圈李家的錢。

    物價的穩定能夠抑製住一些想要投機取巧的人鑽空子,也能讓市場透明話,能夠壓製一些想要抬高價炒貨的奸商,這個的出台,也會讓王修晉得罪一大幫的人,不,應該說一網打盡,把大小商人全都得罪了。王修晉卻不在乎,反正他得罪的人不少,也不差多加上一些,身為皇商,總歸要做些真正的有意於商業發展的事。

    物價衙門的事,王修晉想了三天,之後才去尋的父親,兩人在書房裏坐了一下午,待王修晉出來的時候如同霜打的茄子,而王大人則捋著胡子一臉的笑意。

    兒子帶著孫子和孫女離開後,王夫人才進了書房,“幺兒尋你做什麽,離開時臉色可不怎麽好看。”王夫人擔心小兒子是不是遇到了什麽事。

    “他啊!腦子閑不住,總想一些得罪人的事,然後自己不出麵,搞出爛攤子推給別人,偏偏他的爛攤子,還實拍吸引人,讓人不得不去替他收拾幹淨。”王大人接過夫人遞上來的茶,輕泯了一口,“他啊,就會坑爹。”

    “誰讓老爺有這個能力,若是沒有能力,修晉便是想坑,也沒處坑去。”王夫人是不會問兒子又弄出什麽亂攤了,她隻會站在兒子那邊,在她看來老爺子就是欠兒子,兩兒子打小也沒受過他的教導,如今有這般的成就,著實不易。都說大兒子是沾了老爺的光才會做到知府的位置,要她說,王家有現如今的地位,都是沾了小兒子的光,若是沒有小兒子,老爺就算再有才,這會兒估計也是在村裏麵窩著,搞不好兩兒子連親事都說不上,而女兒……怕是也不會有如今這樣的好親事。

    王大人無奈的笑了,就知道夫人偏疼小兒子,覺得對不起小兒子,其實他內心何嚐不是這麽想,兒子的腦子極其靈活,想出來的事一出一出的,還都是讓他特別心動的,奈何他不是謀臣,再好的良策,最後也隻能便宜了他人,小兒子不在意這些,可,他心裏特別的堵得慌,如果沒有先帝糊塗的指婚,小兒便能參加科舉,現在說不定成為皇上的幾位謀臣中的一位,微不可見的歎了口氣,替皇帝,替兒子,也替自己。

    物價的事,王修晉心中沒啥譜,那日父親沒說行,也沒說不行,讓他七上八下的,覺得特別的不淡定。可,要忙的事,仍是要繼續,比如說秋收。王掌櫃帶著糧鋪的掌櫃和其他幾家糧行的管事坐下來,把東家的意思說了下,其他人互相看了一眼,降價不是不行,隻要收上來的價低了,他們自然不會死抗著價不動。

    幾位專門收糧的供貨商表示,他們走訪了一些村子,村民並不想降價賣糧,源頭上不降價,他們總不能賠錢賣。其他糧行的人點頭,他們都不是開善堂的,賠不起。跟著王修晉時間長了,王掌櫃的看著這些直哭窮的商戶,除了冷笑,再無其他的表情,就好像他不知道糧行裏賺有多大似的,還賠不起,他又不是外行,不懂裏麵的道道,“幾位是否當在下是行外之輩?”

    在坐的幾位管事臉上表情一僵,他們差點忘記王掌櫃以前是什麽出身了,這位以前便是糧鋪的掌櫃,怎麽可能會不了解,如今糧行生意好做,也不會愁糧會壓成陳米賣不出去,百姓手裏有錢了,就沒有買糙米的,全都是精米,以前哪會想到。糙米返倒成了稀罕物,價格比起以前還有了一點點的提升。放在以前誰會想到,在沒災沒難的時候,糙米的價格還會看漲。除了百姓手裏的錢多了之外,每年朝廷也會補一些錢,每賣出去一定數量的糧,就會補錢給鋪子,雖說數量不大,卻也是以前不曾有過的事。細數下來,當著王掌櫃的麵哭窮,著實尷尬。

    幾位管事臉上尷尬的表情看起來有些滑稽,不好接王掌櫃的話,卻也硬著頭皮,不能開口說降價,這事他們當真是做不了主,他們不像王掌櫃,東家放了很多權給他,可以讓他做主。他們很是羨慕王掌櫃跟了位好東家,卻忘記起初的時候,他們中的不少人,對王掌櫃跟著一位少年東家,沒少背後笑他傻,現在卻是拍大.腿後悔,當初怎麽挑中的不是他們。

    王掌櫃與這些人周旋了幾次,最終定了下來,每家都會降些,至於降多少,都沒有表態,但有了降價的說法,就讓王掌櫃鬆口氣。東家說的直接放話,若是東家來表態,沒有問題,但這話他卻是不能說的,他若要這麽說了,就是給東家找事。

    對於其他糧行表示會降價的決定,王修晉隻是點了點頭,他這會兒有了更頭疼的事,原本準備動用關係讓大哥進京為官,卻不想出了岔子,秋後出使海外的幾位官員中,大哥的名字赫然在列,王修晉都不知道自己該做出什麽表情了。

    王大人也接到了消息,相比王修晉臉上滿滿奇怪的表情,王大人反倒淡定了許多,找人問明出使海外何時出發,要準備的東西,能帶上幾人。反複確認之後,王大人便開始準備,首先是陪同的人選,其次是要帶的東西,還有就是讓兒媳婦帶著幾個孩子回京等等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