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王侯入宮

字數:4918   加入書籤

A+A-




    雨夜微朦,夜空漸漸亮了起來,昨夜天降大雨,今晨沒有紅黃相間的霞光,有的,隻是慘淡泛白的陰光,在東邊慢慢照來。

    咚~

    咚~

    咚~

    ……足足十二響洪亮而厚重的銅鍾聲,從皇宮裏傳了出來,一時間皇城裏開始喧囂不止,百姓紛紛打開大門,全家老少,匍匐跪地,模樣虔誠,他們在為大周的第二位明君送行。

    昌平十年,天下各地百業俱興,沒有天災人禍,大周的子民們都安居樂業,仿佛早已忘卻數十年前的戰亂,已經沉浸在這太平盛世之中。

    皇城各處城門大開,四處都是鐵甲森森的禁軍,昨夜,他們已經被完全布防在了城牆上,但由於四方要臣諸侯等今日要進皇城,這時也隻能大開城門。

    這幾日皇城的接連封鎖,直到今日皇帝棺槨移駕靈宮,才與外界相通。

    康樂殿,太子梁賢智和秦皇後的身影跪在正中央,身旁是七皇子福王梁賢燁以及八皇子梁賢伯和九皇子梁賢睿,一直在世外隱居的襄王梁俊沅,也連夜趕至皇城,參加祭典。往後一排是後宮往日受皇帝恩寵的嬪妃,梁賢燁的養母寧嬪,便在其中。皇室宗親,除了五皇子梁賢禹遠在南疆還未回來,至親之人,幾乎都在此處。

    這群皇帝的至親,此時個個麵露悲痛,秦皇後以及後宮妃子們掩麵小聲哭泣,太子梁賢智癡癡傻傻,與另外那兩位小皇子一樣,跟著同哭。福王梁賢燁隻是麵露苦色,馬上要麵對群臣,他要保持自己的風範,不過,他時不時地會望一眼那素未謀麵的襄王叔,這位梁家僅存的族叔,聽說他一封王便去隱居了,其中的故事,梁賢燁倒是一點也不清楚。

    殿外則是皇城裏的各級王公大臣,文武百官,太監侍女,全部跪伏在地,圍繞著青石廣場,一列列整齊劃一的禁軍持戟肅立,戰甲翩翩,身旁白旗萬隻,隨風飄飄。

    司禮監主司劉公公,親自在康樂殿外的宮門,迎接來自各地的諸要臣,此時距辰時出殯不到兩個時辰,諸侯臣要,馬上就要入宮了。

    孫文成帶著孫昊,父子二人在皇城正西城門太平門揮身下馬,他們已是連夜趕馬,雖然身心俱疲,但為了給皇帝送行,還是要忍耐下去的。

    太平門下,一位身著紅袍的武官守在門前,這是兵部親派的點認官印的武官,每個城門都有一位這樣的官員,畢竟,一張臉,哪怕是皇帝,也不是人人認識。

    “這位大人,還請出示將印!”那位武官神情嚴肅地朝著孫文成拱手行禮,看著穿著一身禦翎將袍的孫文成,沒有一絲害怕,因為他的任務隻是為了盤查身份。

    孫文成笑嗬嗬地點了點頭,這一個小小的守備武官,竟有這等氣魄,也是難得。於是他從懷中掏出皇帝禦賜的將印,黑金發亮,珍貴之極。

    “見過孫總兵,請!”隨後那武官揮手放行,孫文成微微一笑,和孫昊跨馬進了皇城。

    在他們前麵不遠處,一位騎著白馬的老者,身著暗黃色鬆紋鍛衣,帶著幾個隨從,疾速前進,孫文成定睛看去,對著孫昊道:“昊兒,那人便是廣成侯薑嶽,大周五大侯之一。”

    孫昊在馬背上點頭,一臉敬仰之意,對於父輩那些傳聞,他一直都是極其感興趣的。

    “走吧。”孫文成帶著孫昊,快馬加鞭,追了上去。

    “薑侯爺!”孫文成在後麵大喊一聲,隨即廣成侯薑嶽緊提韁繩,而後向後往來,隻見一老一少,騎著兩匹黑馬,向前趕來。

    孫文成和孫昊,沒有下馬,畢竟馬上還是要趕去皇宮的,於是父子二人隻是在馬背上行禮,“見過薑侯爺。”

    發跡斑白,老臉上遍布皺紋的薑嶽,剛開始有些遲疑,而後嗬嗬一笑,“原來是你孫大總兵!”

    “薑侯爺哪裏話,說起來,數年不見,薑侯爺風采如舊啊。”孫文成笑了笑,這種誇人的事他不常做,但這薑嶽倒是個讓他敬重的人。

    “你這大總兵,什麽時候變得這麽會說話了?”那張看起來確實氣質不凡的臉上,還是掛著一臉笑意,而後薑嶽將身邊的仆人打發去了集朝院,那裏,是專門為這些諸侯大臣們入皇城後歇腳的地方。

    “這位小將軍是?”薑嶽把馬轉了個身,在前麵帶路,不過,他還從來沒見過孫昊,這年紀輕輕倒不像是能做副將之人。

    “昊兒,還不快快見過薑侯爺。”孫文成麵色嚴肅地朝孫昊說了聲,而後孫昊在馬背上再次拱手,“孫昊見過侯爺。”

    “哦?你這兒子長這麽大了?”薑嶽麵帶驚色地朝著孫昊仔細打量,而後連連點頭道:“模樣不錯,有你孫家忠良的風範。”

    孫文成陪著薑嶽充滿豪情地笑了幾聲,孫昊在一旁,心底也是喜悅無比,而後也沒多做寒暄,三人三馬,朝著皇宮奔去。

    康樂殿外的青石廣場,此刻各地大員陸續趕來,劉公公站在宮門口,一一接待,而後派人將這些身份極高的人帶到青石廣場的最前端,麵對天子靈柩,依舊是要跪伏在地。

    一位身著黑錦金紋長袍的老者,身材圓潤,而身軀不到七尺,須發斑白,大肚腩上掛著一枚雪白通透的玉佩,闊步朝著青石廣場走來。

    “見過侯爺。”劉公公躬身行禮,不料卻被此人直接無視,須眉一挑,輕哼一聲,自顧自地向廣場前端走去,因為他看到了一個熟悉的身影。

    劉公公站在原地,什麽也沒說,默默轉身,等待著下一位的到來。

    “喲,你這老東西還沒隨追隨皇上去呢?”那位身材圓滾的侯爺,笑著向前開口道,聲音極大,完全視身邊的文武百官如無物。

    這一番魯莽至極的舉動,讓跪在地上的文官們,心中顫栗不已,但每次麵對這些諸侯,他們便會不由自主地心生忌憚。

    “我哪有您老忠心呐?要去也是你平涼侯先去吧。”站在廣場前端的一位老者,身材高大,一副國字臉,下巴上一撮山羊胡,目光一眼看去便知年輕時是那麽的威風凜凜,看見這位平涼侯走來,哈哈大笑地回話。此人便是大周西川侯,古權冀。

    “你這老頑童,還是這副德行。”平涼侯白了一眼,轉身向後看去,邊看邊道。

    “怎麽,那老郭頭子和老薑頭子都追隨皇上了?趙家那小子,也還沒來?”身材圓滾的平涼侯,說話也是大大咧咧,這時候發現五大侯竟隻來了兩個,開著眼在這青石廣場上胡亂眺望,向後看去,全是一群跪在地上的文官,戰戰兢兢。平涼侯毫不在意地向後轉過來,發現西川侯這老頭子的臉上有些不對勁。

    當年大周定國後,梁俊盛分封功臣諸將,總共有六員心腹武臣,除了副領軍葉昭榮被封為國公,其餘五人都被分到大周各方鎮守疆土,也便成了天下一帝一公五大侯的格局。孫家歸降後,未被封侯,但卻據守在河陽腹地,也算是一方不弱於諸侯的勢力,還有一位秦皇後的兄長,名為秦高圳,此人是寧安總兵,與孫文成一北一南,掌管皇城直屬軍務。至於其他一些小小的諸侯和各級勳爵,隻是依附在這些人的身份上罷了。

    五侯排位第一的,便是海陽侯郭子仁,其後分別是北燕侯趙家趙濟才、平涼侯鄭家鄭澤、廣成侯薑家薑嶽、和這西川侯古家古權翼。五侯軍力人馬,功勳等級,照此而列,都是大周一方不可撼動的勢力。

    不過五侯中的趙家北燕侯,老侯在太祖皇帝駕崩後五年去世,現在掌權的正是世子小北燕侯趙煜,此時他還未到,倒是讓平涼侯鄭澤也是有些驚奇。

    “怎麽了你?”平涼侯眉眼微挑,有些疑惑地望著西川侯。

    “葉老帥,也不在…”西川侯古權翼,麵帶焦慮地回平涼侯的話。

    “是啊,這葉老帥怎麽也不在?”平涼侯大眼緊緊凝聚著,這時候聲音放輕,小聲嘀咕著,有些不解地望向康樂殿的方向。

    其後以內閣及六部為首的諸官員,都是心底一怔,原來葉家被鏟除的消息,他們還不知道!

    一身雪絨長袍披掛在後,內身是金邊鑲嵌著白綢的錦衣,身材修長,不算太過壯實的身軀,但看起來卻很有精神,眉眼如鋒,五官標致,發髻纏在正頭頂上,皮膚算不上太白,但總體看上去,卻貴氣十足。

    這位年輕人,便是北燕世子趙煜,也是現在的北燕侯。

    “見過而二位叔長!”趙煜拱手向前,向另外兩位老侯爺行禮,聲音清澈,倒是和那身打扮很相配,有些文弱書生的樣子。

    “好小子,總算來了。”平涼侯鄭澤看見趙煜走來,踮起腳到趙煜的肩上拍了拍,而後道:“你現在可是越來越不像你爹了啊!”

    “叔長別拿晚輩開玩笑了。”趙煜麵色有些尷尬之色,苦笑道,不過這種對話的禮節語氣,倒是讓平涼侯和西川侯麵露慰色。

    “怎麽不見其他幾位叔伯長輩?”趙煜也是帶著些許驚訝地看了看,不過那兩位老侯爺無奈的眼神,已經告訴他了,他們也在等。

    “快看,那老薑頭子來了!”平涼侯鄭澤喜出望外,有些期待地望著趨步走來的廣成侯薑嶽,發現其後,還跟著一老一少,身著將袍的兩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