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挺進京城

字數:2309   加入書籤

A+A-




    梁飛漢在禪宗六祖惠能故鄉這個充滿靈氣之地,和無數六祖故鄉兒女一樣,懷揣夢想,身上充滿著與生俱來的走出去幹一番事業的基因,骨子裏散發著“事業無疆,崇尚感恩,開拓創新,自信自強”的蓮塘人精神。

    機遇來自一次梁飛漢在鳳都酒店接待從省裏來的農業專家組一行。

    酒過三巡,人更興奮。當專家們了解到梁飛漢養雞有限公司以獨特的“公司+農戶”的經營模式取得顯著成效,擁有掛鉤養雞戶10萬戶,年上市銷售三黃雞100萬隻,建立起其鳳都養雞王國時,於是,來自華農大的博士生導師陳日遠借著酒興,站起來說:“梁總,你現在可算是運籌帷幄於百萬大雞之中,決勝於千裏市場之外的集團雞司令了。哈哈!有點意思,這可真有點像我黨當年在農村鬧革命,從井岡山的星星之火,到成為包圍大城市的燎原之勢啦!”陳日遠邊說邊向梁飛漢這邊走過來敬酒。

    “梁總,今天借您的酒,我敬您三杯。第一杯,為您的事業幹得紅紅火火;第二杯,為鳳都優質黃雞銷遍大江南北;第三杯,願梁總的分公司設到首都bj去。”陳日遠一說完,一口氣把滿滿三大杯酒倒下了肚。

    陳日遠的這番話,讓梁飛漢怦然心動。

    窗外一彎家鄉月,桌上一杯家鄉茶。梁飛漢懷著一種躍躍欲試把分公司開到bj去的心情,從bj等地調研回到家鄉。在半個多月的市場調研之中發現了一個令人值得深思的現象:1982年,在當時的******的倡導下,bj市畜牧局、中牧集團等共同投資興建了bj華都肉雞聯營公司,由此拉開了中國肉雞事業發展的序幕。本著在國內推廣肉雞生產,豐富首都市民菜籃子的初衷,bj市政府向華都肉雞公司提出了“年屠宰加工肉雞1000萬隻,讓首都市民每人每年吃上一隻雞“的宏偉計劃。但是,這一宏偉計劃還遠遠未能實現。

    古人雲:“無雞不成宴”。這說明雞肉自古就深受人們的喜愛,在食品業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我國是世界第二大禽肉生產國,讓首都市民每人每年才吃上一隻雞,這顯然是遠遠不夠的。在京調研中,王玉華為bj市場送鮮雞的事例堅定了石飛漢把分公司開到bj去的自信心。

    王玉華是bj市平穀縣大興莊鄉魯各莊村的一位普通農村婦女。1987年剛到而立之年的王玉華,看到bj市場肉雞供不應求,便產生了為bj市場送鮮雞的想法。她在自家院中支起了一個不足40平米的簡陋房子養雞,這與他開始養雞有著相似的經曆。

    很顯然,一、兩個養雞公司,一、兩個養雞大戶,是遠遠未能滿足bj市民吃雞需求的。

    如何轉型升級在bj區域打造一個良好的養雞、供應產業鏈?如何改變bj市民一年才能吃上一隻雞的局麵?一個產業綜合體的概念在梁飛漢頭腦裏慢慢形成:圍繞養雞產業的價值鏈,從孵化雞苗、藥物、飼料的提供到產成品(肉雞)的銷售,金融結算以及在這過程中所涉及的倉儲、運輸、分銷、配送、商檢等多種功能整合起來形成完整的一個產業鏈,並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從而為溫樹漢養雞有限公司產業構建綠色生態圈,真正促進養雞實現產業化經營的轉型升級。

    突破,跨越,梁飛漢已經等不及了!

    開拓者的腳步堅定而匆忙,梁飛漢率隊展開了調研選址之旅,最後駐足bj市cp區小湯山土溝村。素有“bj小湯山之稱的bj市cp區小湯山土溝村,張開雙臂熱情擁抱了這位來自gd新興天堂蓮塘村的養雞司令。梁飛漢高瞻遠矚,氣度非凡,開拓進取,順應潮流,以“延攬八麵來風”之胸懷,將在長江之畔演繹出一曲“當驚世界殊”的奮鬥之歌……

    三百裏新興江曲曲彎彎,日夜北流,順著群山萬壑,一路衝關奪隘、奔湧而來!梁飛漢的拓疆和養雞產業鏈工業就像這衝關奪隘的新興江水,頑強拚搏、撞開山門,去際匯大都市的波濤。他們懷揣蓮塘村人“說盡千言萬語、踏遍千山萬水、想盡千方百計、吃盡千辛萬苦”的創業“四千”精神,勇敢挺進京城,去推介蓮塘村、去拓展養雞產業鏈、去擂響這場大戰的戰鼓。

    蓮塘村養雞產業鏈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如雨後春筍,茁壯成長。鳳都水產養殖、飼料加工廠、瘦肉型豬養殖等一批一體化項目相繼落戶鳳都養殖園區。三黃雞、瘦肉型豬等特優產品遠銷rb韓國及東南亞地區。據統計,八十年代中後期,在蓮塘村鳳都這塊投資熱土上落地項目已達10多個,引入資金超億元。所有這些成就,無不浸透著蓮塘村人的心血,閃耀著創業者的風采。

    創造中國現代養雞業曆史,開啟養雞實現產業化經營的轉型升級產業鏈未來,梁飛漢已經開始了令世人矚目的陸地起飛!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手機用戶請到m.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