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流落街頭(上)
字數:4642 加入書籤
山村裏幾乎所有的鄉親都來送行。慧能的舅舅自然也趕來了。他給小外甥帶來了一些偶然從深山裏摘到的罕見的野生荔枝,果大,肉厚,分外甘甜。慧能不肯獨自享用,就仨仨、倆倆地分給了所有的人。到最後,他手中僅僅剩下了一顆紅紅的荔枝。品嚐過野荔枝的人都回味無窮地咂著舌頭,說是從未吃過這麽鮮美的品種。慧能看了看手中的最後一顆荔枝,略微思考了一下,沒有將它吃到肚子裏,而是要把它種在院子裏。
舅舅說:“傻孩子,荔枝需要壓條才能繁殖,你這樣做是種不出來的。”
慧能問:“舅舅,你種過荔枝麽?”“沒有。我是聽老人們說,荔枝不能播種。”
“你沒試過,如何能肯定荔枝不能長出來?再說,既然這種荔枝很特別,很好吃,它肯定能生長出來。”
舅舅一愣:這個小外甥,腦瓜子裏的想法很玄妙。他看著慧能將荔枝埋進了泥土裏,說道:“慧能,就算這種荔枝能發芽,能長成大樹,能結上果實,你卻就要走了,也吃不上啦。”
慧能笑著說:“我吃不上,你們大家卻能品嚐啊。”
一年之後,小慧能播種的荔枝真的破土而出了。從此,嶺南人知道,荔枝繁殖,除了壓條、扡插之外,還能實生。六十年之後,中國曆史上唯一的女皇武則天頒下詔書,將慧能的故宅敕賜為“國恩寺”,這棵根深葉茂的荔枝樹,為建造寺院的鄉親們撐起了一片綠蔭。一千三百多年之後的今天,六祖慧能親手種植的荔枝樹高達十八米,需三個大人才能合抱。它至今依舊年年碩果累累,澤潤後人……這些都是後話。
慧能母子晝行夜止,風餐露宿,艱辛坎坷,一路跋涉,終於到達了心目中的聖地——廣州。
南海郡治廣州,是嶺南最繁華的大都市,商旅往來,名流雲集。中國的絲綢、瓷器,從這裏漂洋過海,散布到南亞各地;海外的香料、珍寶,也由這裏輸入內地。不僅如此,當年,達摩大師從遙遠的印度泛海來華,就是從這裏踏上了大唐東土大地,播撒下禪的種子。
五羊開泰,白雲山下無雙地;人文薈萃,珠江岸邊第一城。
慧能母子入城之時,已是夕陽西下時分。不夜城的廣州,進入了另一種繁華。珠江之上,暮煙繚繞,夕照迷離,細紋如鱗,微波泛金。江麵上飄遊著一艘艘樓船、畫舫、花艇,小舟魚貫,載來多情公子;桂棹輕搖,送去妖嬈嬌娘。江風微熏,送來笙簫絲竹交奏,時輕時重,若有若無,絲絲縷縷,縹縹緲緲,宛若仙樂飄墜凡間;月色初上,引得舟船華燈齊明,流光溢彩,麗影婀娜,朦朦朧朧,恍恍惚惚,猶如身在天宮……兩岸樓台錯落,千條柳絲掩映,家家張燈結彩,戶戶歡聲笑語。猜拳行令,豪氣衝天,醉中男子——人人都是天下第一好漢;鶯歌燕語,呢呢喃喃,女子情話——世上最動聽的謊言……
金色閶闔,風月桂宮,如此華麗;長安高官,揚州富商,遜其綽闊。
小慧能東張西望,目光迷蒙,愣愣怔怔,似乎一雙眼睛都不夠用。一輛馬車迅急奔馳,直衝慧能而來……
李氏急忙將慧能拉到路邊,馬車帶來的疾風,掀起了他的衣襟。李氏魂飛膽寒,渾身亂顫,又氣又怒,不由得打了慧能一巴掌,教訓他說:“看什麽看,有什麽好看的!你的魂兒呢?被那些妖精們勾走啦?”
小慧能一臉的委屈,噘著嘴說:“娘,我在街道兩邊尋找破廟呢。不然的話,今天晚上咱們又該露宿街頭了。”李氏眼眶發熱,心頭發酸,差點落下眼淚。
慧能沒有察覺到娘的情緒變化,繼續說道:“這地方,有什麽好的?除了大院、店鋪、樓台,連一座破廟都沒有!”
李氏說:“找不到就算啦,今天晚上,咱們娘倆住店。”
慧能說:“不用,娘,住店太費錢啦。就是睡在街邊也挺好,能看流星。真的,我一點也不害怕。”
李氏說:“今天晚上的店錢,卻無論如何也不能再省了。這些天,咱們娘倆住山洞、宿破廟,風刮雨淋,出汗沾塵,從未認認真真洗過臉,更未洗過澡,身上又酸又臭,和叫花子差不多。這副模樣,明天如何能到衙門裏去拜見文龍大人呢!今天晚上咱們一定要到客棧裏好好洗一洗。”
“娘,”慧能叫了一聲,卻忽然又沒了下文。
李氏問:“能兒,又什麽事?”
慧能張了張嘴,欲言又止。李氏道:“你這孩子,從小就心事重!你究竟想說什麽?”
慧能想了想,無不憂慮地說:“文龍伯伯,是個比縣官還要大的官,他,他真的不嫌棄咱們鄉下人?他真的會對咱們娘倆好嗎?萬一……”
李氏抬頭望著天空,緩緩說道:“文龍老爺與你父親一樣,都是知書達理的人,他與你父親是莫逆至交,肯定會像親生兒子一樣對待你,培養你。兒呀,你可得好好用功讀書,一則,千萬別辜負了文龍老爺的好心;二來,你們盧家世代書香門第,你可不能給祖宗丟人。”
小慧能鄭重地點點頭,臉上流露出十分堅毅的神態:“娘,你放心。”
李氏欣慰地一笑,說:“娘當然放心啦。你是觀音菩薩送來的孩子,觀音菩薩還說,你會流芳百世,千年萬代受人們的敬仰。”
小慧能問:“娘,怎樣才能世代受人敬仰?”
李氏說:“我一個鄉下婦女,哪裏知道?等你將來讀了書,明了理,大概就明白了。像孔聖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前五百年,後五百年,無所不知。”
慧能說:“像諸葛亮、關公那樣,算不算名垂千古?”
“算,當然算!能兒,你若是能當上諸葛亮那樣的宰相、關公那樣的忠臣,娘就燒高香了……”
李氏無限向往,臉上洋溢著一種聖潔的神采。
慧能母子在一家簡陋的小客棧住了下來。第二天晨起,他們將行李暫時寄存在小客棧,早早來到了州衙。州衙裏像是要舉行什麽重大活動,威嚴的大門粉刷一新,門前高高的旗杆上彩旗飄揚,清水灑街,黃土墊道,帶刀的兵丁沿著街道排開,似乎等待迎接什麽尊貴人物的到來。
李氏拉著慧能,貼著牆邊,小心翼翼地走向衙門口。
“幹什麽的,你們?”
一位衙役擋在了他們娘倆麵前。
李氏渾身哆嗦,囁囁嚅嚅,剛想解釋什麽,州衙門口高高的台階上,一位正在了望的師爺模樣的人聞聲轉過頭來,嗬斥道:“去去去,難怪你天生的叫花子命呢,連討飯也不看個時間、地點,這衙門,豈是你們乞討的地方!”
慧能一挺小胸脯:“俺們不是要飯的!”
師爺不耐煩地揮揮手:“不是叫花子,就是來打官司的。走吧、走吧,今天衙門裏有重大事情,不受理案子。”
李氏連連雙手合十、作揖,陪著笑臉說:“這位爺,麻煩您給我們通報一聲,就說盧行瑫的家人到啦。”
“盧行瑫?什麽盧行瑫?盧行瑫是什麽東西?”
慧能向前跨了一步,說:“你才是什麽東西呢!不許你罵我爹。”師爺眯著小眼睛說:“好好好,你爹不是個東西行不行?現在,你雙手抱頭變成球——馬上給我滾蛋!”
師爺給衙役下令:“立刻將他們趕走!”
慧能推開衙役的手,嚷嚷道:“俺們是你們刺史大人請來的客人,你憑什麽不讓俺們進去?”
師爺聞聽此言,不禁哈哈大笑:“這年頭,什麽稀罕事都有。刺史大人尚未到任,冒充親友的騙子就找上門來了!”
李氏一愣,追問:“你說什麽?刺史大人還未上任?”
“今天這麽大排場,就是為了迎接顧使君上任。”
“顧使君?”李氏一臉的茫然。
“顧使君就是顧刺史。有教養的人,稱刺史為‘使君’。”
李氏焦急萬分:“既然顧刺史來上任,那麽,文刺史呢?被罷官免職了嗎?”
師爺的嘴角抽搐了幾下,冷冷說道:“若是能被免職,那還是好下場!”
“難道,文老爺也被流放了嗎?”
“這裏已經是嶺南了,再往哪裏流放?他是被閻王爺流放的——流放到鬼門關裏去了——一命嗚呼啦。”
“什麽,文龍大人死啦?”李氏但願自己聽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