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下)

字數:3422   加入書籤

A+A-




    慧能略一思考,情不自禁地拍案叫好:“書中寫得太好啦,這就是在講佛法,講修行呀!”

    李學儒哭笑不得:“慧能,你沒聽錯吧?我給你念的是儒家經典,《禮記》中的《大學》,不是釋迦牟尼佛講述的佛經。”

    慧能說:“佛也好,儒也好,都是教化人的。就你剛讀的這段吧,所謂大學之道在明明德,明明德就是明心見性、大徹大悟。怎麽明明德呢?你書中說的方法很正確,首先要做到‘止’,知止而後有定。止的功夫修到家之後才會有定,定下來之後才能夠真正靜,靜之後能安、能思慮、能思維,經過思維才能打開智慧的大門,才能夠明明德,也就是明心見性。這些道理,與佛法修行戒、定、慧的過程一模一樣。”

    李學儒驚奇地看著慧能,像不認識他了。

    慧能怕他不明白,更通俗地解釋說:“佛教所說的戒,就像密密的樹林,有了它的阻隔,外麵的風就吹不進來。有了這個保護層,我們的心恰似森林中幽靜的深潭,時時處在水麵波浪不起,水中沉渣不泛的安靜狀態,這就是定。”

    慧能說到這裏,停了停,望了李學儒一下,見他很認真地聽著,又說“在這種定的狀態下,不但水質清澈通透,水中之物一覽無餘,而且水麵平滑如鏡,可以照天照地。天上風雲變幻,空中飛鳥低掠,地上風吹草動,都瞞不過它的慧眼。同時呢,它曆曆分明自身卻湛然不動,絲毫不會被紛雜的外界風波所擾動。這就是由定所生出的慧。這種慧,不是聰明,不是知識,而是人最根本的大智慧!”

    李學儒驚得如呆如癡,半晌,他才回過神來,情不自禁地連連叫好,不知不覺鼓起掌來。

    慧能被他弄得不好意思起來,叫道:“李叔,您這是幹什麽?是在看我演戲嗎?”

    李學儒說:“慧能,你說的比那些名角演得更好。我現在才算真的服你了。我讀了這麽久《禮記.大學》,也沒弄懂怎樣才能明明德。並且,幾乎所有的儒生,僅僅是從字麵上將這些文字當作一種知識、一種大道理理解而已,從未有人想過,它居然是修心的實踐方法!真是‘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請受老夫一拜。”

    李學儒非常認真地施了一禮。

    慧能急忙還禮:“李叔,你太謙虛了。”

    李學儒搖搖頭,認真地說:“不,我決不是客套。雖然你從修佛的角度講,但道理是一樣的。看來佛法無邊,確定是打開人生大智慧的一把鑰匙。”

    兩人越說越投機,不知不覺已月上中天。

    此時,合當慧能與李學儒的妹妹——法慧尼師有一麵之緣。她在寺中聽聞大哥的小女被毒蛇咬傷後,連夜下山趕來,見小蘭已痊愈,雙手合十,連說:“阿彌陀佛,佛祖保佑!”接著問李學儒:“大哥,剛才你們聊什麽聊得如此投緣呢?”

    “我與慧能聊佛經呢?剛才還聊起你,他說有機會去向你請教佛法呢。”

    法慧尼師以誦持《涅槃經》為日常課業,聽她大哥如此一說,徒地來了精神,向著慧能說“《涅槃經》是佛陀圓寂之前所說的最後一部經典,也是佛教最為重要、最深奧的佛經之一。後秦道朗大師說它“蓋是法身之玄堂,正覺之寶稱,眾經之淵鏡,萬流之宗極”。因為它,赤縣曆史上誕生了“道生說法,頑石點頭”的著名典故。從古到今,有許多人窮其一生傾心研究《涅槃經》。

    一說到佛經,法慧尼師自然而然也就說到了《涅槃經》。

    法慧尼師滿臉堆笑,恭謙地對慧能說:“看你年紀輕輕,我大哥這樣敬重你,想必你對佛法很有研究。這《涅槃經》貧尼雖然誦持多年,卻仍有許多地方不甚明白,請小師傅指點迷津。”說著,法慧尼師從懷中拿出那本厚厚的經書遞向慧能。

    慧能搖著手說:“慚愧慚愧,我從來沒有進過學堂,所以不識字,更讀不了經。不過,你若是把經文讀出來,或許我能為您解答其中的意思。”

    法慧尼師臉上燦若蓮花的笑容,瞬間凝結成了濃重的陰雲。她垂下眼簾,以略帶責備的口吻說道:“佛戒妄語。所以,學佛之人,誠實第一。你連字都不識,怎麽能解釋經文之中甚深的道理呢?”

    “佛法真理,與文字無關!”這慧能,真是語不驚人誓不休!

    法慧尼師被他的這句話震驚了:“什麽?神奇玄妙的佛法,與文字沒有關係?那麽,還要這千百萬卷的佛經幹什麽?唐三藏九死一生,到西天取經,不就是為了帶回一些經書嗎?”

    她像審視怪物一樣盯著慧能。慧能卻莫名其妙地吸了吸鼻子,一邊四處尋覓,一邊說道:“哪兒來的花香?”

    這慧能,不但是個“睜眼瞎”,而且真的像瞎子一樣,連法慧尼師剛才拿進來的那些“白花蛇舌草”等專治蛇傷的生草藥和戴在胸前的那朵山花都視而不見。

    法慧尼師用手指著那些生草藥和胸前的那朵山花說:“喏,貧尼每天清晨采野花供佛,總愛戴上一朵。室內的淡淡馨香,就是這些生草藥和這朵山花散發出的。”

    慧能又側著耳朵,傾聽著什麽:“哪裏有人彈琴呢?”

    李學儒說:“屋附近有一道山澗,澗水叮咚,宛若琴聲一般。看,就是那邊。”

    李學儒的手指向屋外。

    慧能的目光沒有順著他的手指指引的方向望去,而是認真打量著他的手指頭。

    李學儒又好氣又好笑,說道:“慧能,你本來是一個十分精明的人,現在怎麽啦?你看我的手指幹什麽?手指也不是澗水,也沒發出聲音!”

    這時,慧能才哈哈大笑著說:“你們看,佛法的真諦,就像美妙的花香,也像動聽的流水;而文字,就猶如你們指給我看的手指。手指能指出花香與流水的所在,但你們的手指本身,並不是馨香的山花,也不是動聽的溪水。而且,看美麗的花朵,聽山澗的流水,並不一定非要通過手指不可。”

    最後,慧能總結說:“諸佛妙理,非關文字。所以,不能對經文產生執著。”

    “天哪,你是活脫脫是一個神童、一尊肉身菩薩啊!阿彌陀佛,觀音菩薩,貧尼何德何能,竟然得遇活菩薩!”

    法慧尼師站立起來,整理好袈裟,向慧能五體投地拜了下去……

    慧能尊老敬幼,無論如何也不肯受她這一拜。可她是一位比丘尼,自己一個男子,又不能用手去攙扶她,他就趕緊搶先跪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