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親不親,家鄉人
字數:4325 加入書籤
法慧尼師趕忙把慧能扶起來,仔細打量著慧能,總感到似曾認識,在那裏見過,但一時又想不起來,問:“慧能,你家住何處?你爹尊姓大名?”
慧能說道:“我家在夏盧村,亞爹叫盧行瑫。”
“噢,原來盧大人是你亞爹,真沒看出來,咱們可是鄰居呀?老貧尼未出家前,你爹還教過我們斷文識字呢!”
慧能經法慧尼師這樣一問,才想起已經一天一夜沒回家了,亞娘一定在家焦急死了,他才想起要盡快回家見娘親。
李學儒說:“你尚未痊愈,請先坐下,我叫你大娘去接你娘過去吧。”
李蘭她娘正在廚房裏做夜宵,聽說救了小女的男孩是隔離屋盧家的兒子慧能,放下手中的活出來,深情地注視著慧能,注視著他的舉止,注視著坐在椅子上的小男孩。許久,陳氏像個老太婆似的,不住地囁嚅著:“真……真像……像盧大人……”
慧能從椅子上站起來走過去,跪在陳氏麵前施禮作揖,尊敬地說:“大娘,是我,我是小慧能。”
陳氏顫抖抖地伸出雙手,把慧能扶起來,憐憫地說:“上蒼有眼啊,你娘含辛茹苦養你都這麽大了,還這麽生性、懂事,真是家山有福啊!”陳氏深情地注視著眼前的小慧能,渾濁的雙眼汪滿了模糊的淚水,那張飽經滄桑的麵龐露出了平生難得一見的笑容。
這一刻,小蘭也跟著落淚了。輕輕地,小蘭跪在娘親的身邊,小心地為亞娘拭著那縱橫的淚水……此刻,大廳的油燈紅通通地照著慧能、小蘭和她娘的身上,宛如一幅美妙的畫圖,定格成了一張“親如一家”的生動照片。
許久,陳氏問道:“你娘過得好嗎?你出世時,大娘去探望過你娘呢!記得你比小蘭大二歲,今年該有六歲了吧?”
慧能點了點頭說:“大娘真好記性,我娘說到八月我就滿六歲了。”
“你們瞧,我真是老懵懂,把去叫你娘……”陳氏自責地向著慧能,話還未說完就急急腳去隔離屋見慧能他娘去了。
陳氏氣喘喘地來到隔離屋,見大門打開著,屋裏搖曳的微弱油燈光下,慧能他娘跪在廳堂中觀音菩薩像前上香祈禱。
陳氏見狀,禁不住喉頭梗噎,失聲說道:“盧大嫂,慧能在我家呢!”
李氏自前天叫慧能去田裏摘菜,整天埋頭織布,一心想多織點布拿到市上去賣,存多幾個錢,好供慧能上學堂念書。誰知慧能一去大半天不見回來,開始時,李氏以為小孩偷玩,也就沒有放在心上。但到了太陽快下山了還不見慧能回來,這下李氏急了,放下手裏的活,出去找慧能。
李氏一到田頭,不見兒子蹤影,心急地剛想大聲叫喚慧能,誰知天色已晚,看不清田埂,一腳踩空,摔倒在水田裏,扭傷了腳。
李氏一拐一拐回到家,想換件衣服再出去尋找,怎料雙腳不聽使喚,扭傷的腳又腫又痛,行動不便。幸好她爹李祥和是方沿幾十裏出名的郎中,未嫁盧行瑫前,她跟爹學了一門醫術,家裏備有些閑時不用急時用的中成藥。
李氏忍著痛,找到幾味跌打扭傷的生草藥敷上,跪在救苦救難的觀音菩薩像前祈禱;開著大門,守候兒子歸來。可憐天下父母心!
李氏迷迷糊糊中猛然聽到這一聲,真好似黑夜裏見到了光明,絕望中見到了希望,連忙請陳氏進屋。
陳氏說明情況後,李氏拐著腳,急忙跟隨陳氏去見慧能。
……
突然,一條大黃狗從草垛裏鑽出,“汪汪”地向她母子倆撲來,一下子把她母子倆從過去的回憶中拉了回來。
李氏馬上蹲下。大黃狗跑到她母子倆的身邊,用鼻子聞了聞,辨別出她母子倆是村裏人。大黃狗又圍著她母子倆轉了三圈,好像在告訴她母子倆什麽。大黃狗蹦跳幾下,對她母子倆放行了,然後搖著尾巴返回草窩。
原來這條大黃狗,六年前曾是村裏財主黃雷天(人稱黃霸天)家的一條小黃狗,現在長大了,狗仗人勢地當起村“護衛”來了。
李氏用手揉了揉雙眼,仰視夜空,月牙兒成45度角掛在夏盧村上空,宛若一竹竿高,讓她伸手去摘。也好像代表鄰裏鄉親在跟她打招呼:“從夏盧村走出去的盧慧能母子,歡迎你們返回故裏!”
終於到家門口了,慧能從娘親手裏接過鑰匙,走到門前,卻看見大門上簷懸空吊著一個篩子大的蜘蛛網,一對雌雄蜘蛛正在網上發情地吐絲網戀。
他便繞開蜘蛛網用鑰匙開了鎖,使勁將大門一推,大門上簷的蜘蛛網破碎了,灰塵四處飛揚。隻聽見“哐當”兩聲,門上的鎖和兩個鐵環相撞發出了清脆響聲,震顫夜空。
慧能推門而入,戶樞“吱呀”兩聲,大門開了,一瀉銀光見縫插針地順著開門的縫隙由窄變寬,從堂屋的地麵逐漸搖曳到了神堂的神龕上。
神龕上立著一個靈牌,寫著父親的名字,映入他的眼簾。
靈牌前,擺放著香爐、蠟燭、檀香、冥錢和火柴等祭物,上麵都積壓了厚厚一層灰土。這就意味著好久沒有人到屋裏來敬香燒紙了。
李氏見此情景,潸然淚下,哽咽哀慟。
哀慟過後,站在夫君的靈牌前,點燃蠟燭、香,分別插入擺放在靈牌前的香爐中。隨後,她叫慧能跪在蒲團上,把冥錢點燃。
一眨眼,冥錢在空中燃燒起來。此刻,屋內陡然刮起一陣朔風,“沙沙”作響。燃燒過的冥錢變成黑色灰屑,在屋內飄然旋轉,陰森慘淡,好像到了陰槽地府。可慧能沒有懼色,因為他在給爹祭拜,爹會保護他的。
慧能跪在蒲團上,麵對爹的靈牌,行三跪九叩禮後,一邊哭訴他和娘親這幾年離鄉別井的經曆……
哭訴聲在屋裏回響,從大門的縫隙飄蕩出去,回響在夏盧村的夜空。
慧能母子深夜回到夏盧村,盡管在隻是在村子裏走動了一下,可他們還是被人發現了。
鄰屋的李學儒剛準備上床睡覺,忽然從隔離屋處傳來“哐當”兩聲鐵環相撞發出的響聲,開始以為是夜貓捉老鼠撞到了大門上碰響了鐵環,也就沒多留意就上床睡了。蒙蒙朧朧之中,又傳來一陣哽咽哀慟聲,於是,披衣下床出來,看見隔離屋內有火光,想是李氏母子回來了。
李學儒上前拍門喊道:“是盧大嫂回來了嗎?”
李氏聽到門外有喊聲,停住了哽咽哀慟聲,走出來開門,見是隔離的鄰居李學儒,不好意思地說:“好幾年沒見了,你們都好嗎?我們母子剛回來,見夜深了故不敢打擾你們。”
李學儒道:“看你說那裏話,這樣說就見外了。”李學儒望著站在李氏身旁的慧能,向著李氏“這是能兒吧?”
李氏回道:“是能兒。”
慧能上前一步,對李學儒行了個揖禮,恭敬地說:“先生好!”
李學儒痛愛地上前拉著慧能的手,感慨地說:“想不到盧官人的能兒都長這麽高了,你們這麽晚才回到家,還沒有吃飯吧?”
“嗯。”慧能老實地點了點頭。
“先到我那裏弄點吃的吧。”李學儒關切地說。
李氏不好意思地:“大半夜的到您家去打擾,怎麽好意思呢!”
李學儒朗聲道:“不要見外了,快走吧。”
李氏見李學儒款款盛情,兩家又是鄰居,平時弄到有什麽好東西都分一半大家享用,加上能兒自小就深得他們全家人的喜歡,因此,也不好意思推卻了。
夏盧村的鄰裏聽說闊別多年的慧能母子回來了,都紛紛前來問好。
慧能母子順利回到了闊別多年的夏盧村。親不親,家鄉人;熟不熟,故鄉土。有鄉親們的幫助和關照,他們很快便安頓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