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 訴家事

字數:4342   加入書籤

A+A-




    第462章心中的蓮花(下)

    “阿能哥,你在下麵想什麽呢?”梁玉蓮見慧能蹲下身去喝水,這麽久了還沒有起來,不由得在湖麵上問。誰知一不小心,腳下一滑,竟滑落到了平湖之中。

    慧能在沉思中被梁玉蓮的叫聲所喚醒,剛一站起,隻聽到梁玉蓮“哎......”的一聲驚叫,像溜滑梯一樣滑落到湖水中。

    慧能見狀,縱身一躍,跳到湖中去救梁玉蓮。悠忽,出現一大奇觀:半空中出現一道五彩祥雲金光,慧能仿佛看見南海觀世音菩薩,手持淨瓶柳枝,腳踏蓮花飄然而至,停在平湖上空,對著湖麵輕拂柳枝……

    慧能這縱身一躍,剛巧跳到了梁玉蓮浮出湖麵的身上……

    梁玉蓮的倩影像一朵蓮花,盛放在金瓶似的湖麵上,而慧能一如六祖化身,端坐在那朵金蓮之上!構成了一幅驚世的“六祖坐蓮圖”。

    太陽慢慢地透過雲霞,露出了早已脹得通紅的臉龐,像一個害羞的姑娘張望著大地。慧能望著五彩祥雲的雲彩倒映在湖麵中,趕快坐起來,把梁玉蓮抱上了湖邊。

    初經人道的梁玉蓮,被慧能這麽抱著,不知怎地,俏臉卻微微有點紅了,雙臂同時把慧能摟的更緊了。

    慧能清晰地感覺到了梁玉蓮那飽滿而富有彈性的雙峰在他的胸前跳動,心中不住的噗通噗通的跳……

    慧能把梁玉蓮放下平躺著,關切地問:“阿蓮妹,有沒有跌傷?”

    梁玉蓮含情脈脈的媚眼看著慧能,含笑不語。

    慧能被梁玉蓮這麽看著,有點不好意思。

    慧能知道梁玉蓮沒事後,把梁玉蓮扶起來坐著,然後說:“阿蓮妹,剛才你跌下湖裏,真嚇了我一大跳。”

    梁玉蓮“咯咯”地笑著說:“阿能哥,看來你都挺關心人的嘛!

    呀!對了,你剛才蹲下身喝水時,在想什麽呢?想得那麽入神…..”

    慧能道:“看到你的倩影倒映在湖中,我就想到了蓮花……”

    慧能清清楚楚地記得:盧行滔與老郎中李和祥的女兒結婚後,本來他才華橫溢,青年得誌,一心一意想報效朝廷,造福百姓,做個名垂青史的人物。可是官場上的禍變竟使他的心誌也發生了改變。什麽功名事業、名位財寶,在他眼中皆如糞土,日思夜盼隻想早抱兒子,享受天倫之樂。

    盧行瑫在夏蘆村安下家來。這裏水秀山青,林木蓊翳,兩夫妻男耕女織,夫唱婦隨,淡薄功名的盧行瑫在這山野之中日子過得倒是逍遙自在。

    但有一件事令盧行瑫感到煩悶與遺憾:這夫妻倆結婚二十年來,始終沒孩子。

    開始他們沒太著急,覺得自己還年輕,還有很多機會,再加上那時候盧行瑫把自己的大部分精力都用在仕途上。可後來宦海逆風,竟使他對功名事業心灰意冷,一門心思,想早點得兒子接續香煙。可是,盼了這麽多年仍然無後,這對年過四旬的盧行瑫來說能不急嗎?尤其那個年代,男人們都把傳宗接代視為自己的重任,都講究“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作為一個男人,上不能光宗耀祖,下不能延續香煙,那可是非常羞愧的事。

    所以,盧行瑫簡直急紅眼了,他親自畫了一幅送子觀音像供奉家中,還請了一本佛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讓李氏夫人讀誦。因為《普門品》上說,“若有女人,設欲求男,禮拜供養觀世音菩薩,便生福德智慧之男,設欲求女,便生端正有相之女”。所以,夫妻倆是天天跪拜,虔誠讀經。幾年來,夫妻倆把盼兒的迫切希望都寄托在觀世音菩薩身上。

    您別說,如今不知是觀世音菩薩慈悲顯靈了,還是盧行瑫子星高照,或許是好心人總有好報。

    在一個夏夜,李氏做了一個異常奇特的夢:在夢中,見到一朵七彩祥雲從天空飄落庭院,在雲繚霧繞之中,生長出一棵參天菩提樹,丹頂白鶴,繞樹而飛,樹下百花競放,香氣氤氳。

    李氏一覺醒來,覺得喉嚨處有酸水湧起,低頭將酸水吐了一地。隨後,感到肚子裏有東西在躁動,似是妊娠之感覺。

    晨早起來,李氏將這件奇特的事情告訴盧行瑫知道。

    盧行瑫半信半疑,喃喃地說:“世間會有這樣的奇事?”

    年及四旬的李氏夫人竟身心異常,惡心嘔吐,喜吃酸物,還陣陣的有種奇香撲鼻。她結婚這麽多年,從來沒有過這種情況。

    盧行瑫一看,非常高興,急忙請了一位老郎中為李氏夫人診脈。老郎中按住李氏夫人的脈搏仔細切判了一會兒,捋須大笑:“盧老弟,老朽先給你道喜了,尊夫人是酸梅報春,身懷六甲,老弟家中要添貴子了!”

    “什麽?”盧行瑫似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可是老郎中之言他又聽得清清楚楚。

    他站在一旁張著大嘴,兩眼直勾勾地望著老郎中,一言不發,他都樂傻了。

    李氏夫人雖然也是高興,聽說自己懷孕了,能不高興嗎?可是她總比丈夫鎮定,總不至於樂呆了。她心裏高興,手上行動,急忙包了個紅喜包,謝過這位老郎中。老郎中得銀走後,盧行瑫喜得手舞足蹈,眉開眼笑,猶如孩提一般。

    這盧行瑫都樂蒙了,生男生女他夫人哪有決定權?他還以為他夫人說了算,高興得語無倫次,頭不清醒。一會感激蒼天,一會感激觀世音菩薩,再一會兒又感激他的祖先,都不知道到底該感激誰了。

    他喜出望外,急不可耐,屋裡屋外直徘徊,很想做事,可又啥事做不來。

    李氏夫人一看,心中暗笑:“夫君,你年過四旬才有子兆,自然欣喜異常,可夫君別忘了保重身體,控製情緒!”一句話提醒了盧行瑫,他這才勉強使自己安定下來。

    他拉著李氏夫人來到家中設置的佛堂前,向著送子觀音像直磕響頭。

    他是先感激後請求,感激觀世音菩薩慈悲,給他們希望,請求觀世音菩薩慈悲保佑他們能如願得子。

    從此後,夫妻倆晨昏禮拜更加虔誠和勤奮。就在大唐貞觀十二年,戊戌歲二月初八半夜子時,茅屋內異香撲鼻,毫光滿室,李氏夫人終於分娩,產生一子,真是天隨人願。盧行瑫多年盼子,今朝得嚐心願,這種心情是可想而知。

    人都說人生最大的喜事莫過於“久旱逢甘雨,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可是盧行瑫此時此刻比當年大登科金榜題名、小登科洞房花燭的時候還要高興百倍。

    他簡直經受不住這種喜悅的衝擊了,他站在地上,兩眼直勾勾地望著這個盼了多年的寶貝兒子。真好似如貧得寶,如暗得燈,如饑得食,如旱得雨,欣喜激動的淚水奪眶而出。

    這是一種說不出的笑,一種無可形容的內心喜悅。此時此刻,隻覺得世間什麽名利尊榮都萬萬不及有一個兒子的可貴,當真是驚喜交集。

    他望著這個寶貝兒子,心想,我盧行瑫四十多歲得子,實在不易,我得給兒子起個好名字,讓我兒將來也能千古流芳,美名傳世。

    天下的父母都望子成龍,此時此刻盧行瑫表現得尤為迫切。

    他心想,我這個兒子純屬老天的恩賜,觀世音菩薩的慈悲,讓我圓了多年的夢想,幹脆就叫天賜。不好聽。叫夢圓?又太俗氣。該叫個什麽名字?這名正則言順,言順則義明,我非給兒子起個佳名雅號不可。

    盧行瑫夜得貴子,驚喜異常,還沒等到天亮,他就忙著為他這個寶貝兒子起名字。

    他絞盡腦汁,折騰到五更天,他寶貝兒子的名諱也沒起成。把盧行瑫氣得真想狠狠搧自己兩嘴巴。心裏話,我盧行瑫乃金榜題名、才思敏捷之人,今天這滿腹經綸都跑哪去了?哪怕你平時笨點,現在得聰明,姓名就是受賜於父母、長輩,有別於芸芸眾生,我不給起誰給起?不行,今個兒我非給兒子起出個好名字不可。

    他還來勁。其實大道至簡,大音希聲。一個真正的好名字,總是以最簡練的語言來表達最深刻、最廣漠幽眇的意境。像盧行瑫此時這種驚喜異常、焦急的心態,那是絕對起不出這種好名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