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5章 六十三品
字數:2985 加入書籤
你看,修行多難,持世菩薩是大菩薩了都分辨不清,以為是天人玉皇大帝來護法了。
持世菩薩批評他,你雖然福報大,是玉皇大帝,不要太驕傲放恣。
古時中國的帝王權力多大,但是隻敢說是天子,祭天時一樣要跪下來,自稱臣,這一套天人觀念看似神話,但它構成了宇宙觀念的製度,所以天人的福報比世間的帝王還要大。
但是,持世菩薩告訴他不要放恣,你看他帶了一萬二千天女,而且又有那麽多音樂,排場不得了。
持世菩薩接著對他說法,他教訓玉皇大帝,你還要進一步修行才行。
我們出家修行的人不敢享受五欲的快樂。五欲是修道人要遠離的。
你又有天女,又聽音樂,又唱歌又跳舞。
五欲福報享完了還是要墮落的,你雖有善報做了玉皇大帝,這個並非究竟,更應進一步修道向善。
向上修就要走禪定的路線,戒定慧的路線。
修道的人要把四大肉身看空,觀身無常。
這個世間的命,欲界的命沒有什麽了不起,分段生死的命非究竟。
就算到了變易生死的命也沒有什麽了不起。這些不是真的命,真的命是悟到菩提證道。
至於財,古代人間皇帝擁有四海,四海之內莫非王土。
當了玉皇大帝,人世間都屬於他的。
人的生命身體是正報,財產物資是依報。
譬如阿彌陀佛在西方極樂世界,那個光壽無量是正報,西方極樂世界國土,琉璃為地,七重行樹等等,是他的依報。
我們世上人有的身體有缺陷,有的特別健康強壯,這是正報。
如果沒有房子沒有錢,那是依報不莊嚴。我們修行人要正報莊嚴、依報莊嚴,就要行一切善、修一切功德才能做到。
有人這一生雖然生得端正,一切很好,就是沒有錢,因為前生不布施的關係。
有人這一生功業大,錢也有,但是身體有缺陷,,一輩子治不好,沒有辦法。這就是前生持戒不清淨所致。
又比方常用花供養佛,可能他生來世會長得莊嚴漂亮,像花一樣好看。
不過你小心,好看也會找來很多麻煩,因果要注意!供養在不要發求好看的願,這個因一不對,果就不對了。
供養花的時候要求一切為眾生的福報,就是使人一見起恭敬心,不要隻為自己。
回過來說,生命是正報,財物是依報。
持世菩薩勸魔王波旬假扮的玉皇大帝,當然他不知道這是魔王,魔王的威力同玉皇大帝一樣的,天人沒辦法消滅魔王,魔王沒辦法消滅天人。
我們這個亂世,在佛經上來說是劫數,這時三界裏天人和魔王在作戰,佛經上描寫開始時天人容易失敗,最後天人反攻,魔王敗了,就帶領了無數的魔兵魔將,躲到蓮藕的一個洞裏。
魔王用他的神通,把蓮藕的一個小洞變成了另外一個三千大千世界,所以天帝就找不到他了。
這蓮藕的洞在哪裏?就在我們心中。我們的心房裏也有個蓮藕的洞,這是表法的道理。
像持世菩薩這樣的大菩薩,事前都看不出來這是魔王,他對魔王扮的玉皇大帝說,你應該看空了,“而修堅法”,堅就是修定,再進步上進,堅固。
假如持世菩薩看出是魔王的話,他會不會還坐得住,會不會起恐怖心,這還是個問題。所以這魔王對他還留了一手,化成帝釋,正麵來誘導。
魔對膽子小的來嚇唬他,對膽子大的,像菩薩境界的嚇不住,他就現出可愛的麵貌。
這持世菩薩對魔王的說法,是正法,講得都很對,是善的一麵。
修行人行善業道,一切清淨放下。
菩薩是菩提薩埵的簡稱,菩提是覺悟,薩埵是有情。
菩薩覺悟什麽?覺悟是悟道,有情是利他,自利利他是為菩薩。
菩提薩埵在中國文化就是道人,有道的人。
菩薩在中國有幾種翻譯名稱,有叫開士、正士、大士。開士是開悟者。觀世音菩薩又稱觀音大士。
魔王化身的玉皇大帝就勸持世菩薩,接受這一萬二千天女作供養,可以幫你掃地啊、燒水啊、抹桌子啊。中國後來送人丫寰說是“可備掃灑”,就是引用自鳩摩羅什翻的《維摩詰經》。
持世菩薩持戒很嚴謹,尤其出家沙門是比丘,修苦行(頭陀行)的比丘衣服不超過三件。
所謂三件不是說天氣冷了,你穿百件不可以,三件是以袈裟為標準,披上袈裟還要露出膀子,在印度天氣熱可以,到了中國,尤其在天冷的地方,你怎麽能隻披一件呢?
所以就有了海青,海青是漢朝衣冠,大袖。頭陀日中一食,零碎的東西都沒有了,隻帶個缽和淨水瓶,淨水瓶的梵文音譯為軍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