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4章 布施回向一切智
字數:1707 加入書籤
無盡意菩薩曰:布施回向一切智為二。布施性即是回向一切智性。如是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回向一切智為二。
智慧性即是回向一切智性,於其中入一相者,是為入不二法門。
無盡是無量無邊,在凡夫,意是第六意識,成佛了也用意,不過意識這麽一轉,轉凡夫的妄念為菩提。
根據唯識,意在凡夫是分別心,轉識成智之後,第六意識就轉成妙觀察智。
無盡意菩薩報告的內容是六度,就是大乘修行的六個次序: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梵文叫六波羅蜜。
波羅蜜的原義就是由這裏到那裏,人如何超脫人世的苦海,到達清涼自在的那一邊。
中文翻譯是翻義,就用了一個字:度。佛教常說要度人,如何叫度?就是使人能夠解脫,能夠大徹大悟才叫度,不是說叫人信佛就算度了。
根據教理,六度的前五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是修福德資糧;般若是修智慧資糧。福德和智慧圓滿了,就可以成佛。這是從修行次第(就是層次)而說的,是漸修。
《維摩詰經》上所講的六度,不是講漸修的次序,是講頓悟的。
頓悟什麽呢?一乘道。沒有差別的。換句話說,六度所有的修持,乃至小乘大乘所有的修持,就是為了一件事,為了得一切智而成佛。
不過要注意,一切智是教理的名稱,或者稱為根本智,是見到本性,也是禪宗所說的開悟,明心見性。
無盡意菩薩怎麽講六度呢?他先用第一條舉例,修布施就是為了回向一切智。普通把布施和回向一切智分成兩邊,事實上布施這個行為的自性,就是回向一切智。《維摩詰經》這裏所講的,是對形而上道第一義而講,不是第二義的境界。
教理上講布施有外布施、內布施、無畏布施三種,我在前麵都介紹過了。布施的時候要“三輪體空”,施者、受者、施事都空了,做了就放下。這就是學佛人的正修行,不是隻有打坐才算修行,你下座穿鞋子時,讓一步路給人家先走都是布施。
中原文化也講“施恩不望報”,給人家好處不希望人家回報。但是反過來是要“受惠不忘德”,那怕受了人家一點點幫助,永遠不要忘記。
所以佛教傳入中國,很快就被接受,因為它同我們本位文化完全一樣。
有位讀書人,在一次赴考中,考官出了個題目:“一人二心,有心無心”。這位考生的答案可以代表了中原文化的精神。
這位考生的答案就是:“有心為善,雖善不賞。無心為惡,雖惡不罰”。
所以,中原人做好事叫積陰德,做了不說的叫陰德。無犯意而作錯了事,可能良心上過不去,但是不用處罰。
布施的道理,就是為善不求人知,這是學佛的人應該有的心理。
布施就是舍,是學佛的第一步,因此學佛的人要萬緣放下,名利一切都放下。(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