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赤子還鄉

字數:4453   加入書籤

A+A-




    下午五點,黃安到了鄉政府。

    楊書記叫楊玉清,瘦長條,長方形臉,顯得很有氣派。

    見到黃安後,楊書記很客氣,說縣裏有個會,開過後趕過來的。鄉裏一年到頭不是搞計劃生育就是搞經濟征收,出外的機會少,沒想到我們鄉還出來這麽個大老板,在東莞能站住腳,實屬不易。

    黃安也表示謙虛,說,在東莞打個窮工,算不上大老板,書記太客氣了。

    寒暄過後,楊書記說,飯還沒好,鄉政府院內食堂,手藝差,與東莞比不得,要不打會兒撲克,先娛樂娛樂?

    黃安沒心情打撲克,就說不會。

    楊書記向郭支書看看說,當老板的不會打撲克,誰能相信呢?

    郭支書說,表弟這幾年在外我也不知道情況,不過從前他是不會打撲克的。要不,我陪他到外轉轉,看看家鄉的山水?

    楊書記說,這樣也好,邊看邊介紹吧。

    出了大門,東邊是一座小山,非常秀美,如同一塊碧玉放在鄉政府的東麵。登上小山丘,可以把全鄉大小街道看個清楚。此時,剛好太陽往西邊飛落,紫霞萬道,一抹紅雲,在天際飛飄,罩著這小鎮,顯得靜謐,分外的美。

    往西是一條新開發的街道,兩邊是火柴盒式的小樓,一字排開,仿佛是羊排,街上人煙稀少,早晨逢集時才有人。

    楊書記說,我們家鄉什麽最美?就是山水最美。這水,清澈甘甜,這山,鳥語花香,神仙駐地,聽說已申報綠化先進縣了,還沒批下來。這就叫自然環境好。

    黃安說,這一點就是寶。青山綠水,城市裏哪能比?就說東莞,近年發展比較快,到處煙囪四起,廢水四溢,吃的豬肉都不香,鴨子放在鍋裏,上麵漂起一層黑沫,人吃了,能健康嗎?能長壽嗎?

    楊書記又指向對岸說,你看那邊,那橋,是我們自己修的,也爭取了項目,上麵給了五十萬,我們花了一百八十萬,鄉硬貼一百三十萬。修通了,老百姓方便了。原來因一條河把鄉分成兩半,東西不相往來,市場興不旺,現在好了,街道也繁榮了。

    黃安點頭,嗯著。

    楊書記興奮地說,縣裏要我們建市場,這山區,咋建?在鄉政府駐地,想規劃好,擴大建設,你在外見多識廣,不知有何見解?

    黃安說,見解不敢說,隻是比較一下,我們搞建設,不能學發達城市,要立足本縣,本鄉特長。譬如,這山水美,大城市建公園,修旅遊場所,還造假山,植樹造林,來美化環境。我們這兒有自然優勢,應依山建房,傍水結樓,把山水點綴成自然景觀。

    楊書記說,你這觀點新,我們原說過將這東邊小山推走,造成寬裕場地,建成住宅區,商業區,你這麽一說,讓我茅塞頓開。

    黃安問楊書記,高中辦到我鄉,怎麽樣?

    楊書記說,高中建到我鄉,是一大產業。近年來,我鄉考上的大中專畢業生已達兩千六百餘人,分配工作的,各省都有。這是我鄉的一大優勢。

    要不,咱們到高中看看?

    那好。楊書記回頭跟隨行的辦公室秘書說,打個電話到高中,讓校長介紹介紹情況。

    來到學校,劉校長已做好了接待準備。看了學校環境,有製度,有名人名言,有一個體育場。劉校長說,這幾年,我校名列全區農村高中前列,走了清華生兩名,北大生四名,其他重點院校不計其數。區教育局組織人學習過,在我們這召開了座談會,總結出四個字,即“苦樂同心”。

    苦:就是教師苦教,學生苦學。星期天、節假日,教師義務為學生上課,解答問題。

    樂:就是樂於奉獻,主要是黨委政府,每年教師節給教師表彰,年終給物質和精神獎勵,在此基礎上,教師樂於奉獻。

    同:就是講同步,每年選年輕教師,學校出錢,到湖北黃岡、到信高培訓,從知識點上、教學方法上,與時代同步,處在先進。

    心:就是一心想到學生。有次有位學生,得了闌尾炎,半夜在寢室裏哭,我得知後,給背到醫院,守著打吊針,直達天亮。

    像這樣的事在我們學校還有很多。劉校長說,有位學生姓孔,家貧,家中給的學費路上被盜,到校後又不敢跟同學和老師說,整天餓著,班主任胡仁則老師知道後,每天給他買飯票,直到解決困難為止。

    黃安聽後震驚。很感動,想流淚。他想,我們為啥貧窮?是沒人才嗎?有這樣的老師,這樣的學生,這可是家鄉的一筆財富呀。黃安是考不上大學了,也當不成幹部了,甚至很討厭這些。這次回來,在本村的印象改變了,但要想回來幹點事業,還必須在鄉裏縣裏下點工夫,這不,機會來了。黃安又想,自己雖然是紫藤公司的一分子,沒錢,在外也不容易,但再難總比那胡老師強吧?我要從自己的月報酬當中拿出錢來資助他們。雖說掙錢不易,但用在這上麵,值。

    黃安感動地說,劉校長,我這個打窮工的,也沒多少錢,這樣,你每年評出三十位品學兼優、家庭貧困的學生,每年級十位,我資助他們上學,費用一個人一年兩千元,夠了吧?

    劉校長趕忙說,夠了夠了。怎麽能叫黃老板幫貧呢?

    楊書記說,這是黃老板的意思。但你們要公示,把真正需用錢的學生評出來,讓這些錢真正起到作用。

    黃安接著說,頭一次,我回來親自把錢發到學生手裏,以後就讓別人代勞。如扶貧學生當中,有考上大學的,外加獎金一千元。

    楊書記對辦公室人員說,這事要報道。這邊由我跟縣長、書記匯報。劉校長,你們也要向教委匯報。這是好事。千秋大業,是造福一方的好事呀。

    回到鄉裏,吃飯,喝酒。說是自家食堂,招待標準可不低,還上了甲魚。

    黃安坐著,十分感傷,覺得太奢侈了。

    這時,通信員又提了五糧液過來,黃安皺了皺眉頭,站了起來,對楊書記說,書記的好意我黃安心領了,但我有點頭疼,想回去。

    楊書記和在座的人都有點失措,秘書小王走了出來,見到郭支書,搖頭,說,唉,你怎麽領一個這樣的人來呢?完全是“愣頭青”。

    郭支書聽後,跟王秘說,我這表弟不了解家鄉情況。不要緊,我來打圓場。郭支書把黃安拉到外麵說,表弟,你以為鄉裏天天如此嗎?不是的。今天這樣招待你,是對你的尊重。同時,這酒呀,還是楊書記從縣裏帶來的。是他自己家裏的酒。

    黃安說,我難以理解啊,你們以為我們在外就講排場嗎?

    郭支書又回到屋裏,跟楊書記說,表弟中午飲了點酒,身體不適,我看就不喝了?

    幾位陪客的領導都隻搖頭,心想,窮打工的,見世麵少。誰知,楊書記卻大笑。他把黃安叫了進來,拍著他的肩膀說,黃經理呀,你這人真好,還是你理解鄉裏。把手一揮說,通信員,把酒拿走,換小米酒來。菜就不要上了,炒點素菜吧。隨後,又豎起了大拇指,說,好樣的,兄弟,在外混富了,還沒變,這樣就更難得了。

    黃安這才舒暢起來。

    入了席,楊書記說,聽郭支書說,你這次回來,有重要事?

    黃安說,事不大,在東莞打工時,向別人介紹家鄉好,東莞市邱副市長說,你家鄉那麽好,我要去考察一下,說不定還能搞個什麽項目呢。

    楊書記眼睛睜得老大,說,真的?

    黃安說,我就為這事回來的,那還能有假?

    楊書記說,這可是大事,是接見領導,地縣主要領導都應該參加。不知黃老弟有何安排?

    黃安說,安排倒沒有想好。邱副市長隻要來,在商城,咱大別山,他還能有不滿意的地方?

    楊書記說,縣裏聯係了嗎?

    黃安說,哪夠得上?

    楊書記說,那不行,,縣裏由我聯係,你就別操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