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蝸牛都穿上了侍者的衣服
字數:3913 加入書籤
我沒關係
馬克·吐溫在著名畫家惠斯勒的畫室參觀時,伸手去摸了一摸一幅油畫。惠斯勒裝著生氣地喊道:“當心!難道你看不出這幅畫還沒幹嗎?”
“啊,沒關係,反正我戴著手套。”馬克·吐溫答道。
最好的寫作方式
在一個宴會上,著名的美國作家埃內斯特·海明威(1899—1961年)正在苦苦思索著他的一篇中的某個情節,在他旁邊坐著的一個令人討厭的富翁卻老在打岔,想同海明威攀談。他說:“到底哪一種寫作方式是最好的呢?”
海明威雙手一攤,說:“從左到右!”
秘訣
有個記者向海明威求教:“你作品中的語言如此簡潔,請問有何秘訣?”
“有時我餓著寫,肚子餓得咕咕直叫;有時我站著寫,而且隻用一隻腳踮著地;有時我在寒冬故意隻穿一件單衣,我邊寫邊凍得瑟瑟發抖。這些非常不愉快的感覺使我不得不盡量少寫些多餘的話!”
領帶與
美國有家服飾公司,為了招攬生意,一次給海明威送去一條領帶,並附一封短信:“我公司出品的領帶,深受顧客歡迎。現奉上樣品一條,請您試用,並望寄回成本費2元。”
過了幾天,公司收到海明威的回信,外附一冊,信裏寫著:“我的深受讀者歡迎,現附信奉上一冊,請你們一讀。此書價值2元8角,也就是說,你們還欠我8角錢。”
一字一金
一個妒嫉的人寫了封諷刺信給海明威:“我知道你現在的身價是一字一金。現在附上一元美金,請你寄個樣品來看看。”
海明威收下那元錢,回答了一個“謝”字。
郵購釣魚杆
1932年,海明威來到西班牙的一條小河邊釣魚。一天,他又為郵購的事從馬德裏給紐約的梅西商店寫信,向他們催要三個月前訂購的釣魚杆。信中說:“11個星期以前,我向你們訂購了一副釣魚杆,並將款子如數寄去。你們有我的地址,為什麽既收下我的款子又占有了我的魚杆?告訴我,你們打算用我的魚杆去釣魚嗎?如果是這樣的話,請給我寄魚來,因為這魚是用海明威的魚杆釣的……”
半個月後,梅西商店沒有把魚寄去。“不過你如把你的住址不斷地寄給我,我會高興在每個星期寄給你一條魚。”
海明威回信說:“親愛的威爾斯先生:我要給你寄去一桶魚餌。”
情書和遺囑
海明威住在美國某州時,適逢這個州競選州長。有一個參加竟選的議員知道海明威很有聲望,想請海明威替他寫一篇頌揚文章,幫他多拉一些選票;當他向海明威提出這一要求時,海明威一口答應翌日將派人送去。
第二天清早,議員高興地收到了海明威送來的一封信,拆開來一看。裏麵套著的是海明威的太太寫給海明威的一封信。
議員以為是海明威匆忙弄錯了,便把原件退回,順便又寫了一張便條請海明威幫忙。
不一會兒,海明威又送來第二封信,議員打開一看,竟是一張遺囑。
於是,他就親自找海明威想問一問究竟。
海明威無可奈何地說:“我家裏除了情書以外.隻有遺囑了,你還能叫我拿什麽東西給你呢?”
大多數作家是編輯
有一次,美國出版商羅伯特·吉羅克斯問詩人艾略特(1888—1965年)是不是讚同一種普遍的觀點;大多數編輯是失敗的作家。
艾略特沉思了一會兒,說:“是的,我認為有些編輯是失敗了的作家——但是,大多數作家都是編輯。”
愛情的公式
美國作家傑克·倫敦(1876—1916年)收到一位貴族小姐的求愛信:
“親愛的傑克·倫敦,用你的美名加上我的高貴地位,再乘上萬能的黃金。足以使我們建立起一個天堂所不能比擬的美滿家庭。”
傑克·倫敦在回信中說:“你列出的那道愛情公式,我看開平方才有意義,而我們兩個的心就是它們的平方根;可是很遺憾,這個平方根開出來的卻是負數。”
蝸牛侍者
一天,美國家歐文·肖(1913—1984年),走進一家法國餐館。點過菜後,靜靜地等了很長的時間,直到十分不耐煩時,餐廳侍者總管才認出了他,挨近作家身邊,向他介紹說這家餐館的蝸牛很不錯,要不要來
一份。
歐文·肖點了點頭說:“我早已知道了,瞧,你們讓蝸牛都穿上了侍者的衣服。”
回敬政治家
安妮·蘭德斯(1918年出生)是美國《太陽時報》的專欄女作家。在一次大使館的招待會上,一位相當體麵的參議員向她走來,開玩笑說:“你就是作家安妮·蘭德斯吧,給我說個笑話吧!”
安妮小姐毫不遲疑地答道:“那好,你是政治家,給我說個謊吧!”
時間差
亨利·蓋伊·卡爾頓(1856—1910年),美國劇作家,他創作的劇本和他的口吃一樣為眾人知曉。他患有口吃,可他並不為此憂慮,並有特殊的解決方法。有一次,他對朋友,也是喜劇演員的納特·古德溫打招呼:“古、古、古德溫先生,我、我、我能占、占用您一、一、一刻鍾嗎?”
“當然可以,您有什麽事?”
“我、我、我想與、與您談、談、談5分鍾的話。”
電影廣告
喬治·考夫曼(1889—1961年)是美國著名劇作家、導演。有一次。一位電影製版商請喬治·考夫曼改編雅克·德沃爾寫的法國笑劇《屋子裏的人》。劇本改寫得很成功,但因為演員欠佳,加之全城當時在流行感冒,劇場賣座率很低,最後終於停演。
為了爭取觀眾,考夫曼提出了一條廣告宣傳口號:“如果希望避免擁擠,請到尼克博克電影院觀看《屋子裏的人》。點播沉默
喬治·考夫曼晚年身體虛弱,長期臥病不起,靠聽收音機解悶。一天晚上,電台的點播節目隻放了被點播樂曲中的幾小節就停止了。劇作家很惱火。於是拿起身邊的電話簡,按照節目主持人報給聽眾的電話號碼。給電台掛了個電話。他說明自己是喬治·考夫曼後,主持人大為高興,因為有這樣的名人在收聽自己主持的節目。
“先生,你想點播什麽?我會立刻安排的。”
“沉默,我點播的是5分鍾的沉默。”考夫曼對主持人和千千萬萬的聽眾說。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