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乞丐也應有休假的權利
字數:4378 加入書籤
最遺憾的事發生了
大仲馬有一次和一位官運亨通的青年政客發生了爭執,兩人誓不兩立,並同意用決鬥來解決問題。
同他倆堅定地各執已見一樣,他倆的槍法又都是出了名的好。在中間人的安排下,他們決定抽簽,輸者必須向自己開槍。結果是大仲馬輸了。他手裏拿著槍,神情嚴肅地走進另一房間裏,隨手關上了門。
在場的同伴們在焦慮中等待著那一槍響,等了好一會兒,槍聲響了。
對手和同伴向房間跑去。打開房門,隻見大仲馬手裏拿著冒煙的槍,失望地對來人說:“先生們,最遺憾的事發生了——我沒有打中。”
統計數字
大仲馬的作品多曲折感人,而大仲馬又多私生子,所以,取笑譏諷他的人,往往把他的作品比作他的私生子。
最使他頭痛的是巴黎統計學會的秘書長李昂納,這人是大仲馬的朋友,每次舉統計數字的例子,總是說大仲馬的情婦和私生子有多少。
有一年該統計學會開年會,大仲馬估計,李昂納又要大放厥詞,說他的壞話了。於是他請求參加年會,獲得了批準,果然不出大仲馬所料,李昂納又舉他的情婦和私生子的便子。
李昂納報告完畢,請大仲馬致詞,一向不願在大庭廣眾之下發表演講的大仲馬,這次卻破例登台說:“所有統計數字都是撒謊的,包括有關本人的數字在內。”聽眾哄堂大笑。
最好的作品
大仲馬曾和一個女栽縫生下一個男孩,他就是《茶花女》的作者小仲馬。
1852年,小仲馬的話劇《茶花女》初演受到熱烈歡迎。他打電報給當時流亡在布魯塞爾的大仲馬說:“巨大,巨大的成功!就像我看到你的一部作品初上演所獲得的成功一樣……”
對於兒子在文學上的巨大成就,大仲馬自愧不如;他既有父親的高興,又有同行的妒忌,他風趣回答說:“我最好的作品就是你,我親愛的孩子!”
拚命寫作
有一天,小仲馬去父親那裏,見父親正在寫作,就問他近況如何?
累得要命”。父親答道。
那就休息一下好了。”
不行,”
為什麽?”
大仲馬拉開桌子的抽屜,指著兩個路易對兒子說:“我來巴黎時身邊有53個法郎,現在手頭卻隻剩下40個法郎。在我沒有掙回那13個法朗之前,我必須寫作!”
沒有秘訣
大仲馬寫作的速度十分驚人,他一生活了68歲,晚年自稱畢生著書1200部。有人問他:“你苦寫了一天,第二天怎麽仍有精神呢?”
他回答說:“我根本沒有苦寫過。”
那你怎麽寫得又多又快呢?”
我不知道,你去問一股泉水它為什麽總是噴湧不盡吧。”
打瞌睡的人
友人約小仲馬(1842—1895年)同去看戲,演出中間人們聚精會神地凝視著舞台。
隻有小仲馬反轉身來,麵向觀眾,嘴裏還不停地嘟嚕著:“一個,兩個,三個……”
親愛的、您這是在幹什麽?”友人問。
您的劇本正在上演,我在算算看,有幾個人正在打磕睡,”小仲馬答。
不久,小仲馬的《茶花女》公演了,兩人又一同去觀看。
這次,那個朋友也不停地回頭尋找打磕睡的人,找來找去,居然也被他找到了一個。
親愛的,您的《茶花女》的觀眾不是也有打磕睡的嗎?”
小仲馬朝他朋友指的地方望了一下,一本正經他說:“怎麽,你不認識這個人嗎?他正是上次看您的戲時睡著的人,想不到他至今還沒有睡醒。”
作家選擇決鬥的武器
喬治·庫特林(1858—1929年),法國知名的劇作家和幽默作家。有一次,一位自命不凡的年輕作者想一鳴驚人,便寫信給庫特林,借三個微不足道的理由向他提出決鬥,但這一封信實在上不了桌麵:字跡潦草,甚至有許多字拚寫錯誤。
庫特林很快給他寫了回信:“親愛的先生,因為我是傷害你的一方,該由我來選擇決鬥武器。我要用‘正字法’來決鬥。在接到這封信之前你就已經失敗了。”
劇本的標題
特裏斯坦·貝爾納(1866—1947年)在法國影劇史上占有特別的地位。他一生創作了大量的小說和劇本,後者尤其出名。他為人嚴肅認真但不刻板,富於幽默並常出奇想。
有一次,一位年輕的劇作者送來一部作品請貝爾納指教。沒過幾天,他就來問貝爾納,劇本的標題是否合適。還沒有看過劇本的貝爾納想了一會兒問:“你劇本裏有沒有喇叭聲?”
沒有。”年輕人疑惑地回答道。
那麽,有沒有鼓聲呢?”
也沒有啊,劇作者更納悶了。
那就好辦了,你幹脆把標題改為《不聞鼓樂》吧。”
權威人士的俏皮話
有一次貝爾納說了句俏皮話,把他的朋友們逗得捧腹大笑。一位非常佩服他才華和為人的人恭維他說:“隻有你才能說得出如此妙不可言的話來。”
可是,貝爾納坦率地告訴他,這句俏皮話是他剛剛從報紙上看來的。
是嗎?可你說得那麽自然,就像是發自你的內心一樣。”
這一點算你說對了,”貝爾納得意地說,“不同的是,我把它權威化了。”
乞丐也應有休假的權利
貝爾納脾氣不好,可心地十分善良。曾有個老乞丐摸透了貝爾納的脾氣,每天在某一時間就守在貝爾納的門口,每次都能如願以償。
貝爾納實在受不了,可又無法拒絕施舍。終於有一天,貝爾納從錢包裏掏出來的不是往常的小額銀幣,而是一張大票麵的鈔票,老乞丐驚喜得不敢相信。
貝爾納把鈔票放到老乞丐的帽子裏,對他說:“我明天去諾曼底,要在那兒耽擱兩個月,這錢是預付給你兩個月用的,你也有休假的權利。”
最佳答案
有一次,法國的一家報紙進行了一次有獎智力競賽,其中有這樣一個題目:如果法國最大的博物館盧浮宮失火了,情況隻允許搶出一幅畫,你會搶哪一幅?
結果在該報收到的成千上萬份答卷中,貝爾納以最佳答案獲得該題的獎金。他的回答是:“我搶離出口最近的那幅畫。”
給自己喝倒彩
喬治·費多(1862—1921年)是法國著名的戲劇家,他成功地創作了許多滑稽,《馬克西姆家的姑娘》一劇曾轟動一時。但在他剛開始創作時也曾受能上能下觀眾的冷遇。在一個瞥腳的首場演出的晚上,費多混在觀眾當中,同他們一起喝倒彩。
你是發瘋了吧!”一個找到他的朋友拉住他說。
這樣我才聽不見別人的罵聲,”他解釋說,“也不會太傷心。”
(本章完)